椰子油凉拌月桂紫山药怎么做才好吃?
椰子油凉拌月桂紫山药做法
一、材料
紫山药 1颗,青葱 1根,大蒜 1颗,辣椒 1支,有机酱油 2大匙,初榨冷萃有机椰子油 1大
二、做法
1、调味酱:将青葱、辣椒以及大蒜切小块。
2、将以上调味酱混在一起并加上酱油以及初榨冷萃有机椰子油。
3、将紫山药去皮后切成薄片放置盘中。
4、淋上调味酱即可。
椰子,是棕榈科椰子属植物。
椰,是常绿乔木。树干挺直,高15至30m,单项树冠,整齐。叶羽状全裂,长4至6m,裂片多数,革质,线状披针形,长65至100cm,宽3至5cm先端渐尖;叶柄粗壮,长超过1m。佛焰花序腋生,长1.5至2m,多分枝,雄花聚生于分枝上部,雌花散生于下部;雄花具萼片3,鳞片状,长3至4mm,花瓣3,革质,卵状长圆形,长1至1.5cm;雄蕊6;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萼片革质,圆形,宽约2.5cm,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坚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顶端微具三棱,长15至25cm,内果皮骨质,近基部有3个萌发孔,种子1粒;胚乳内有1富含液汁的空腔。
椰子为热带喜光作物,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要求年平均温度在24至25℃以上,温差小,全年无霜,椰子才能正常开花结果,最适生长温度为26至27℃。一年中若有一个月的平均温度为18℃,其产量则明显下降,若平均温度低于15℃,就会引起落花、落果和叶片变黄。水分条件应为年降雨量1500至2000mm以上,而且分布均匀,但在地下水源较丰富或能进行灌溉的地区,年降雨量为600至800mm也能良好生长;干旱对椰子产量的影响长达2至3年,长期积水也会影响椰于的长势和产量。
椰子为古老的栽培作物,原产地说法不一,有说产在南美洲,有说在亚洲热带岛屿,但大多数认为起源于马来群岛。现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的热带滨海及内陆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 之间,尤以赤道滨海地区分布最多。其次在南北纬20°至23.5°范围内也有大面积分布。我国种植椰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主要集中分布于海南各地,广东雷州半岛,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保山、河口等地也有少量分布,但主产于海南省,“海南省百万亩椰子产业工程实施计划”中提出,到2005年,海南椰子生产面积达到13.3 万h㎡,比当前种植面积3.3 万h㎡ 翻两番,当前海南全省椰子种植面积、产量和质量均居其他椰子产区之冠。
椰肉和椰子水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同时含有种类和含量均很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请介绍下椰子油凉拌月桂紫山药怎么做才好吃?
主料
紫山药
250克
辅料
糖桂花
适量
步骤
1.紫山药
2.去皮切片
3.隔水蒸15分钟
4.压成紫山药泥
5.准备好梅花模具
6.准备糖桂花
7.将糖桂花浇到压成梅花形状的紫山药,营养丰富的糖桂花紫山药制作完成
山药的凉拌正确的方法
一、准备食材
山药两根、一些小米椒、一些青线椒、蒜、生抽、白糖、醋、食用盐、香油。
二、制作步骤
1.用削皮刀将山药的皮去掉,削皮的时候尽量带一个塑料手套吧,因为就像文章开头,小编提到,山药里面的黏液会造成皮肤的瘙痒,带手套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2.将削了皮的山药用清水洗干净,这个过程也要带上手套;
3.将山药切成两寸左右的段状;
4.火上做一个蒸锅,将山药放锅里蒸,直到山药蒸熟,一般就是十五分钟左右就熟透了,为了确定山药蒸熟了,你可以用筷子扎一下山药,如果能够轻松扎透,说明就是熟了;
5.将准备好的小米椒和青线椒切成小圈圈的形状;
6.将蒜切成末备用;
7.将小米椒、青线椒和蒜末放入一个碗中,加入少许生抽、适量的糖、醋、香油,搅拌均匀,这样,酱汁就调好了;
8.山药蒸好之后,将山药整齐的摆放到盘子里面,然后把做好的酱汁,均匀浇到山药上就可以了;
9.吃的时候,要用 山药蘸着酱汁吃才过瘾。
山药的吃法有很多,比如说炒着吃,炖着吃,或者是煮火锅里面吃,都是可以的。凉拌山药可以说是一款比较清淡的吃法了。但是,有的人不仅仅是对山药的黏液过敏,即使是熟了的山药也有可能会不舒服的,所以大家在吃山药的时候,还是要多加小心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6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