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海水养殖的中国养殖

按养殖方式分为单养、混养和间养(如海带与贝类间养)等。中国海水养殖历史较悠久,如珍珠贝养殖最先始于中国,合浦、北海、东兴被誉为“珍珠故乡”,而湛江则被誉为“南珠的故乡”。世界海水养殖业目前基础仍较薄弱,但发展潜力巨大,如海涂、港湾、内海、浅海等均可发展人工增养殖(如放流、人工鱼礁、外海大型网箱养殖)。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传统近海渔业资源出现衰退,许多沿海国家相继宣布实施200海里经济区和专属渔区,促使海水养殖业的发展,1980年产量达300万吨,尤以日、俄、美、挪等国为突出。中国近三十年来海水养殖业取得显著发展。

海水养殖的中国养殖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海水养殖发达的国家,无论从养殖面积(1579千公顷,2008年)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粮农组织(FAO)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海水养殖业总产量1955年仅10万吨,此后逐步提高。近三十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1990年超过300万吨,2008年上升到1340万吨,占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的51.6%,约占世界海水养殖总产量的2/3。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大发展主要得益于浅海贝类和藻类养殖的兴起,如在2008年的海水养殖产量中贝类产量(1008万吨)约占总产量的75%,大型藻类(138万吨)约占10.3%,二者相加占了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85%以上,而鱼类(74万吨)和虾蟹类(94万吨)约占5.5--7%。可见,我国海水养殖业还是一个以贝藻养殖为主行业,在品种上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海水养殖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从事海产经济动植物、海珍品及海洋药

物生物的生产、研究和经营管理的高级渔业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掌握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物学、生

态生理学基本理论、苗种培育、增养殖技术。能胜任海产经济动

植物的苗种生产增养殖技术、病害防治及相应的管理、研究和开

发等方面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海产动植物生理、 生态和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

术;

2.海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和海藻栽培;

3.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病害防治;

4.海水(或半咸水)池塘、浅海、滩涂的渔业调查、规划、

增养殖工艺设计和利用。

主干学科:水生生物学、海产动物增养殖、海藻栽培学。

主要课程:海洋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海藻学、养殖水

化学、组织胚胎学、海藻生物技术、水产饲料学、饵料生物培养、

海产动物增养殖、海藻栽培学、海产动植物病害防洽。

修业年限:四年。

毕业生适宜在沿海各省、市、区水产、农业、农垦、水利和

水环境监测保护系统等各部门从事水产增养殖的生产,技术行政

管理,学校的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各级水产研究所科学研究和技

术推广站的工作等。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相近专业:淡水渔业。

现状和前景:

深层海水,是指海洋深处的水。它富含营养物质,温度较低且稳定,一般在1-9℃,水质清洁,病原菌少。这是因为海洋深处几乎没有太阳光射入,有机物分解的速度远远高于合成的速度。而在有机物大量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极为丰富的含氮和磷的营养成分。在距陆地5公里的范围内,离海面200-300米以下的地方藏有大量的这种深层海水。这些深层海水若加以开发利用,未来将会使人类受益无穷。

日本近年开发研制了一系列深层海水食品,如深层海水豆腐、酱油、果汁、酒类、瓶装水、豆浆、果冻、糕点以及天然盐等产品陆续登场。由于深层海水清洁少菌,且所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几乎已到均衡状态,因而用深层海水生产的食品日益受到欢迎。

深层海水还可用于制造药物和保健品。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起就用深层海水成功地研制出抗癌药物,甚至将深层海水去涩去盐处理作为保健饮料。日本除了利用深层海水大量培养微细藻类作为健康食品的原料外,还建造了许多深层海水浴室,进行深层海水浴疗,吸引了不少观光游客。

深层海水用于水产养殖业,也是独特优势。日本抽取深层海水用以人工饲养某些鱼虾类,大大提高了鱼虾成活率。除了用深层海水大量生产龙虾和虾苗,还养殖名贵的鳟鱼、鲆鱼和海豚等,已取得了良好成效。

此外,日本科学家还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利用深层海水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深层海水富含养分,把它抽上来可当作海洋农牧场的肥料,促进海洋表层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繁茂,可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缓解地球上恼人的温室效应。目前仅日本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达3亿吨,其中30%来自火力发电厂的废气。据称,日本有家电力公司就把发电厂的废气作为首攻目标。他们把这种废气排放到有微细藻类的深层海水中,通过海藻的光合作用来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7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