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虫一年繁殖几次
蛀虫一年繁殖一次,在每年的十月至二月繁殖。
竹蜂竹虫是竹蜂的幼虫,而竹蜂是一种危害竹林的蚜虫。它在嫩竹内下蛋孵化,幼虫靠吸食竹内壁之肉质和水分发育,一旦被其危害,嫩竹即无法发育成材。
竹虫呈惨白,形状似虫草,人群把竹虫拿来用开水氽后用油煎炸香后食用,十分香脆可口。成群寄生于巨竹属竹类的早年生竹笋上,竹虫的食用虫态为幼虫,幼虫年年10月至次年2月出现。
竹虫主要以竹子为食,养殖竹虫时,需要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且土质深厚的地方建立竹园,可以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和复合肥料作为基肥,再将长势良好的健壮竹子移栽至竹园里,为竹虫提供栖息地。
形态特征
体形竹节状者,前胸短小,中、后胸极长;叶状者则中、后胸不特别伸长。前翅短,皮革质,鳞片状,为覆翅,发达或有时退化或全缺,后翅膜质,宽大,臀域大,呈扇状褶迭。温带种类常无翅,而热带种类前后翅常发达,也有退化或无翅者。
雌雄异型,体形竹节状的,雌虫多短翅或无翅,雄虫相反;而体形如竹叶状者却相反,雌虫覆翅发达,成叶片状,后翅退化,雄虫前翅退化,后翅发达。足细长,或扁宽,跗节5节,少数3或4节。
栽培环境。孔雀竹芋喜高温多湿环境,耐阴性强,光照度以30%~40%为宜。在室内散射光下生长良好,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培养。春、秋两季可置于室内光线明亮处养护,夏季应置于半阴处养护,过强的光照会使叶片变黄枯焦,影响其观赏价值。冬季光线强度下降,可将花盆移到南窗附近培养,此时生长环境不宜过于阴蔽。若长期放置于光线暗淡处,孔雀竹芋的叶片就会失去其特有的光泽。
2.生长温度、适度。①温度。孔雀竹芋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2℃左右,夏季温度高于35℃时,不仅植株生长停滞且叶色变黄而失去观赏价值。冬季温度低于15℃时植株生长变缓,低于10℃叶片易卷缩,低于5℃易受冻害,严重时将导致全株死亡。故冬季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温,室温应保持在13℃以上。②湿度。孔雀竹芋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0%~75%,发新叶时湿度要求更高,因此生长季节应充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夏季每天向叶面上喷水2~3次,并向周围地面洒水,增湿降温,以利其生长。冬季应控制浇水,盆土微湿即可。北方冬季室内空气干燥,除白天中午前后可用与室温相近的清水喷洗叶面外,夜间最好套上塑料薄膜罩保温保湿。为保持叶色清新整洁、光彩照人,可每隔半个月用清水轻轻擦洗叶片。
3.选盆、施肥。①选盆。孔雀竹芋为浅根性植物,栽培容器宜选用大口浅盆,以利于根系伸长舒展。盆土需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可选用泥炭土(或腐叶土)6份、园土和沙土各2份混匀配制。也可用无土基质,如用珍珠岩、蛭石各半混合配制。一般在春、夏之交结合分株繁殖时换盆,每2年换盆1次。②施肥。孔雀竹芋生长旺季应每半个月施1次稀薄液肥,施肥时要注意氮肥不能施用过多,以免出现叶片斑纹退色、叶片增厚、叶柄柔软等生育不良现象。一般氮、磷、钾三种肥料的施用比例应为1∶1∶1。采用无土栽培的,在生长期间每月浇1~2次全元素的无机营养液即可。
4.繁殖。孔雀竹芋多采用分株繁殖,在春季4~5月结合换盆、换土进行。分株过早、温度过低,伤口愈合慢,易引起腐烂,降低成活率。分株时将母株从盆内扣出,除去宿土,用利刀每3~4个芽切为1株,切口处涂木炭粉防腐,切后立即上盆,并浇透水,置半阴处缓苗,5~7天后可转入正常管理。分株时以3~5株栽一盆为好。如每盆只栽一株需保留5枚以上叶片和带上较多的根,否则影响植株成活及成活后的生长发育。
5.病虫害防治。孔雀竹芋一般很少有病虫害,但要注意通风透气,以防介壳虫危害。中国有机农业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