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阿拉伯地区饲养猪吗
古代阿拉伯地区是曾经把饲养猪当作普通行为的。
古代中东最早期,部落与民族均无明显的饮食禁忌,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下游沿岸最早的聚落遗址中,便有家猪的陶制模型。在埃什南纳(今伊拉克泰勒·艾斯迈尔)出土的兽骨中,大约有30%是猪骨。古巴比伦时代中东大部分民众都是吃猪肉的。
到了公元前1900年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家猪种群规模已极为有限,而且不久后它们就从两河流域的考古与历史记录中完全消失了。为啥?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越来越恶劣,养猪需要粮食和水源降温,当2个条件不再满足时家猪数量就开始减少。至于宗教禁令原因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程岭黑山猪猪种距今有多久的历史
东北民猪与重庆荣昌猪、中原太湖猪并称为中国三大地方优质猪种,并入选世界8大优质猪种。然而,在世界地方猪种保护名录中位列第四位的民猪近年来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在中国“民猪之乡”黑龙江,由于民猪瘦肉率低、增肉速度慢,一度难以满足人们对猪肉数量的要求。而随着杜洛克、大白猪等外来“洋猪”大量进口中国,民猪被挤出了养殖市场。
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冲击一度达到顶峰,民猪母猪数量急剧下降,最少时种猪仅余100头左右,猪种处于濒临丢失的边缘。
世界上唯一的民猪保种场黑龙江省兰西县种猪场,建场40多年来一直担负着民猪的保种、选育和科研等任务,但民猪市场长期低迷,保种呈现明显的“负效益”。为探索保种的新途径,兰西县种猪场通过建立一定规模的保种区、采取适当留种方式和延长世代间隔等方式,使濒危的民猪缓慢增加。
在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民猪的诸多优势引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截至2010年底,仅在兰西县,民猪养殖专业村、屯已发展到22个,专业大户发展到2124户,民猪肉类产品不仅获得了无公害产品、产地的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而且以连锁经营模式相继在北京、哈尔滨、大庆、绥化、绥芬河等地建立了民猪肉类连锁、餐饮店32家。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内的多国专家学者近年来都曾到兰西考察过民猪,并有意用民猪来改善“洋猪”的性状。
程岭黑山猪猪种距今,据说有2200年历史。
程岭黑山猪就是安庆六白猪。原名太湖六白猪,俗称六花猪。主产地和原产地均在安庆市太湖县,因其特征为全身黑色,额部、尾端、四肢下部为白色而得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太湖地区就开始饲养这一猪种。
安庆六白猪具有抗病力强,耐青粗饲料等特性。安庆六白猪望江县现代保种场是原产于安徽省的唯一一家生猪国家级保种场,属于珍稀保护猪种。
随着工业化的加剧,农村基本无人圈养生猪,导致品种十几年前到了濒危的境况,但近年来随着望江县现代良种养殖有限公司安庆六白猪保种场的大力保种扩繁,数量慢慢增大。但总体数量仍处于低水平。历史典故火烧赤壁利用的助燃剂用的就有安庆六白猪的猪油。
品种来源:
据调查,六白猪产于华北型和华中型猪交接混杂之处。猪种来源复杂,北部受湖北圻春、英山的黑猪,西部受湖北黄梅的眉花猪,南部受江西彭泽、鄱阳花猪的影响。
历史上就有购买北部的黑猪与鄱阳花猪进行杂交的习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精心饲养管理和严格选择而育成具有六白特征的耐青粗饲料、抗病力强的优良地方猪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