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有益有害,哪些鸟是益鸟,哪些鸟害鸟?
一,燕子(益鸟)
学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二,啄木鸟(益鸟)
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鸟,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以外,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蝽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1500条左右。
三,猫头鹰(益鸟)
该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俗称猫头鹰。猫头鹰也叫枭,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四,文鸟(害鸟)
文鸟是若干侏形雀 与梅花雀(waxbill)等似雀类的通称,原产亚洲。在原产地曾经危及当地的农作物,被视为害鸟。常与麻雀混杂,群飞农田啄食谷粒,且为害期相当长,有害农业。
五,欧洲椋鸟(害鸟)
欧洲椋鸟:身长22cm ,翼展39cm ,体重85 g 。雌、雄鸟相似,迁移鸟。无所不在的欧洲椋鸟不仅仅是噪音的制造者,而且还对美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吃害虫的益鸟有哪些
秧鸡是保护动物,不可以养殖。
秧鸡科:普通秧鸡、蓝胸秧鸡、红腿斑秧鸡、白喉斑秧鸡、小田鸡、斑胸田鸡、红胸田鸡、斑胁田鸡、红脚苦恶鸟、白胸苦恶鸟、董鸡、黑水鸡、紫水鸡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秧鸡体长约30厘米。头小:嘴比头长,基部赤色,先端淡黑。颈长;上体羽毛暗灰褐色,带黑色斑纹,头部斑纹尤为显著。两翼表面大半灰褐,下体褐色,两腋具白斑;肛周和尾下覆羽黑白相间,羽端白色。脚带赤褐色,前趾颇长,约与嘴等长,趾无蹼。
扩展资料
秧鸡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非和中东 ,部分种群向南迁徙到中东和亚洲西南部过冬。黄斑秧鸡分布于菲律宾、苏拉威西、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太平洋群岛。栗头侏秧鸡分布于赤道至津巴布韦北部等非洲热带地区。长脚秧鸡分布于欧洲和中亚,冬季迁至地中海一带及非洲过冬。
许多种是为人爱猎的鸟类,受惊时勉强起飞,飞一个短距离,又落到地面。细瘦身体使它便于穿过芦苇和沼泽草丛。体羽主要为暗灰褐色。许多种类具有隐晦的横斑。
百度百科-秧鸡
益鸟有燕子、杜鹃、猫头鹰等,害虫有苍蝇、蚊子、蟑螂等。
1、燕子
燕子,学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
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每产3?7卵。
2、杜鹃
杜鹃属共有10种鸟类,体型变化较大,一般在24-37厘米之间。都有一个长尾巴和强健的腿爪。中国最常见种为四声杜鹃和大杜鹃。
常隐栖树林间,平时不易见到。叫声格外洪亮,每隔2-3秒钟一叫,有时彻夜不停。杂食性,啄食松毛虫、金龟甲及其他昆虫,也吃植物种子。不营巢,在苇莺、黑卷尾等的鸟巢中产卵,卵与寄主卵的外形相似。
3、猫头鹰
鸮形目中的鸟被叫做猫头鹰,总数超过130余种。在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大部分的种为夜行性肉食性动物,食物以鼠类为主, 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
该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俗称猫头鹰。别名神猫鹰。
4、苍蝇
在生物学上,苍蝇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 3个龄期)、前蛹、蛹、成虫。苍蝇的寿命虽然只有1个月左右,一只雌蝇可产卵500-1000个。70年代末统计,全世界已定名的苍蝇大约有4200种,我国已知有大约500种。
苍蝇的寿命虽然只有1个月左右,但其繁殖能力之强却很惊人。据统计,一只雌蝇可产卵500-1000个,一对苍蝇的后代共合约1.9亿只之多,数量惊人,由此可见苍蝇的危害之大。
苍蝇能够传播50种疾病,对畜禽养殖有影响的重要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瘟、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禽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
在疾病爆发时可加速流行性疫病的传播畜禽舍内的大量苍蝇,对禽而言,可导致禽群烦躁不安,污染蛋壳;粪便中蛆的活动可导致禽舍内的氨气含量升高;
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对家畜可导致其精神不安,畜群身体相互磨擦,相互撕咬等造成外表的损伤,降低了肉用等级畜禽的精神状态不安和过多的运动降低肉料比,增加了饲养成本,降低受益另外,苍蝇还可以传播多种人类的传染疾病,从而威胁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5、蚊子
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
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其中,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