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中国黄鳝之都的养殖历史

十四年摸索 硕果累累

中国黄鳝之都的养殖历史

1997年,该市陈场、张沟等镇率先试行稻田网箱掩土进行黄鳝人工养殖,经过两年的试行养殖,由于养殖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加上对黄鳝生态习性的认识不足,养殖效益不佳。2000年,张沟镇先锋村支部书记陈江启带领党员干部在本村养殖池塘中悬挂网箱60口,试行无土网箱养殖。到年底,养殖效果明显,黄鳝增长了2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01年该村网箱养殖黄鳝面积扩大到200亩,网箱2000口。2009年,该村养鳝面积达到3000亩,养鳝网箱3.5万口,参与农户达98%以上。年产黄鳝1400吨,产值7280万元,纯利润2100万元,人平纯收入11670元,每口网箱(6平方米)平均纯收入600元。近几年来,该村先后被评为全省村级经济综合实力500强明星村、全市村级党组织十面红旗、农产品流通先进单位、全市信用村、全国小康示范村等。

经过十四年的发展,目前全市黄鳝养殖面积达到12万亩,网箱黄鳝养殖240万口,形成张沟、西流河、陈场、杨林尾、郭河等黄鳝养殖专业镇。新建黄鳝交易市场12个、黄鳝苗种繁育中心1个、黄鳝出口备案基地2个,已经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的产业发展链。全市2010年黄鳝产量达到5万吨,产值过15亿元,为该市农民人均年增收800元。

网箱养殖 技术成熟

仙桃市黄鳝 养殖模式为池塘网箱养殖,主要为一年养殖和两年段养殖。一年养殖是每年6月中下旬进苗,经过3—4个月养殖,再上市销售,黄鳝增长倍数为3—4倍。两年段养殖是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进苗,经过两个月暂养,再到第二年4月下旬开始分箱饲养,养殖时间达到6—7个月,黄鳝增长倍数可达到8—10倍。

网箱一般以单排或多排并列,每列相隔2米,网箱间距1米,网箱上沿高出水面40—50厘米。池塘等小水体为固定式,四周用毛竹架固定或用铁丝拉在岸上固定;大水面采用升降式,便于网箱随水位进行升降、清洗。网箱在池塘设置密度一般占水面积60%左右。

仙桃市网箱养鳝池塘面积一般为5—10亩,水深1.6米左右,每亩水面设20口网箱,亩产黄鳝840公斤,亩产值5.6万元,亩纯收2.81万元。亩产值和亩收入是常规鱼养殖的8—10倍。黄鳝养殖在仙桃市技术成熟、经济效益良好,为渔业结构调整、渔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动作用,已成为渔民致富的好品种、好模式。

养殖黄鳝基地在哪里

周边有鱼苗,不用担心,现在就有人在养,环境很好,气候温和多雨,投资应该不是问题,几万块也就勉强可以了。销路这一块我不了解,你动一下脑筋,腾冲现在发展很好,但本地人不太喜欢吃黄鳝,但可以找一家出名的饭店做几个好吃的样式菜,使之传播开来,也不是不可以。

养殖黄鳝基地在湖北省仙桃市。

湖北省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湖北省渔业大市。

黄鳝养殖技术成熟,养殖规范标准完善,形成了成熟的养殖技术,对黄鳝养殖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出口备案基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产业链基本完整,经济效益良好。

湖北省仙桃市的黄鳝远销全国各地,“沔阳”、“先锋”等品牌还外销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

仙桃市黄鳝产业是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符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全国特色水产品之乡命名管理办法》的评审条件和要求,同意授予“中国黄鳝之都”称号。

条件优越,黄鳝之都

一、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仙桃地处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渔业大市。从2007年渔业养殖结构调整以来,形成了多个水产品养殖板块。

二、黄鳝养殖技术成熟,养殖规范标准完善

仙桃市开始黄鳝人工养殖已有14年,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成熟的养殖技术,并在全市推广了池塘网箱养殖模式,还制定了养殖、饲料、病害防治、种苗培育等地方标准及规范。

同时对黄鳝养殖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出口备案基地,大力发展规范化、标准化养殖,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