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女生在川藏线骑行需要注意什么?

川藏线对很多人来说充满了故事和挑战。你将很难在大自然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和行走,以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尤其是柔弱的女生,在骑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事情。下面是川藏线女生骑行需要注意的事项。

女生在川藏线骑行需要注意什么?

女生在川藏线骑行需要注意什么?

1.生理期、防晒、骑伤;

二是体力不支,体力不支导致下坡时过度放松,导致大脑松懈,从而引发骑行事故;

三、骑行技巧

四、女子骑行装备

动词(verb的缩写)长途骑行期间的住宿

第一种情况:生理期和防晒

这是女生骑行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尤其是长途骑行。在日常生活中,女生生理期是不骑行的,所以我主要解释一下女生长途骑行要注意的事项:

1、主动与团队成员沟通;能一起骑长途,一定关系很好。不要害羞和尴尬,主动去解释这个问题。

徒步旅行愉快,318

2.很多长途骑行的女生,即使遇到生理期,也还是生了。我妈还是负重前行,我妈是女汉子!请注意,不要这样做。当你向队友说明情况时,你让他们帮你承担主要的自行车载荷,你只需要带上自己的生活用品。

3.遇到生理期,体力和心情都会受到影响。落后很正常,不落后就不正常了。但是如果你落后了呢?是领导陪你走完还是其他队友陪你走完,你需要自己思考,然后主动和队友沟通。记住,如果你不告诉我,自行车上的粗人是不会等你的,如图:

4.必要的女性用品和药品

女生肯定比我清楚,我就不说了。

防晒:

女生骑行很注意防晒,但是都忽略了一个部分,就是脸,尤其是长途骑行的时候!

为什么女生长途骑行不知道带遮阳帽?

你可能会说,头盔是安全的!是的,但是骑上坡的时候,女孩骑得很慢,时间很长。如果骑上坡带太阳帽,下坡换头盔,女生的面部皮肤会不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其次,护臂和防晒不在列,女生都知道。

骑马受伤:

骑马受伤是最常见的,屁股痛和膝盖痛。

屁股疼:骑行引起屁股疼很正常。请记住这很正常。骑了一天不会屁股疼?肯定!

我该怎么办?要缓解疼痛,穿骑行裤,坐垫高度不要太高,合理调整休息频率。不要一口气骑超过一个小时。综合调整可以缓解痛苦。如果还疼,我也无能为力。

膝盖痛:膝盖痛有两种。一是坐垫太高,导致骑行姿势不对。理想的缓冲高度是脚后跟踩在脚上,脚刚好伸直。二、错误的蹬车方式,大力蹬车,导致膝盖受伤。方法见下面骑行技巧。

解决膝盖疼痛的方法:1。降低骑行强度;2.运动前后拉伸压腿;3、热敷或膏药,推荐云南白药或红花油。

第二种情况:体力不支,体力不支导致下坡时过度放松,导致大脑放松,从而导致骑行事故;

不知道各位姐妹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骑行时,自己体力较弱,导致“鹤尾”。看来你得努力赶上队伍了。他们已经休息了20分钟,然后你也要休息几分钟。队伍又要出发了,你只能继续“鹤尾”。

好的,但是如果之后是下坡路呢?也许你会觉得身体疲惫不堪,出现紧急情况时,根本来不及反应!

解决方法:当你通过体力衰竭到达山顶时,请休息5-10分钟,保持大脑清醒,然后下山。记得在到达山顶之前先下山!到不了山顶记得下山!到不了山顶记得下山!

同时下坡前检查刹车和变速!如果可以的话

骑行技巧浓缩成一段话:平路平稳踩踏,上坡合理变速,下坡控制速度,学会紧急情况下如何刹车。

道路稳定践踏:

这就是老司机所说的踩频。

新手骑行时,认为自己踩得越用力,自行车就会走得越快,然后选择暴力蹬车,导致膝盖疼痛,体力过早耗尽。因此,他需要学习踩踏频率。

踩踏频率,顾名思义,就是你的脚每分钟旋转的次数。根据自己的肌肉放松程度和输出心率,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踩踏次数,然后稳步发力。该频率用rpm表示。

简单来说:不在乎踩的力度,在乎的是踏板转动的次数,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最佳的踩踏频率在33转到80转之间,爬坡的时候通常不会那么高。爬山的时候有七八十就不错了。大多数职业自行车手选择90转/分至110转/分之间的蹬踏频率。

合理的上坡变速:“你可以不骑上坡,但也不能冲下坡”,这是妹子骑行的主要表现。上坡骑行除了体力,主要还是变速的问题。前面说过,女生上坡的时候,也需要通过合理的变速来调整前后齿轮比,以保持踩踏频率。并且这种速度变化需要是渐进的。不要一次换两档。你需要完成一档,保持一段时间再换。记住:上坡骑行是前变速小盘,后变速大盘,也就是“小盘乘大飞”。

控制速度下坡,学会紧急刹车:下坡很简单。“不要急着下坡”是指大部分谨慎的车友都有简单的刹车技巧:先捏后刹车,减速后再捏前刹车;如果直接捏前刹车,惯性会导致人飞出去了。

四、女性运动装备除了骑行裤和运动上衣,就是背心内衣,

5.长途骑行期间的住宿。因为很多时候,长途骑行是很多人在青年旅社的住宿。所以姐姐才会关心被子的卫生!很简单,用睡袋衬里,

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在户外遇见你。

骑行川藏线有哪些危险?川藏线骑行攻略2018

川藏线,一直以来承载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它的神秘、美妙,吸引着人们去一探究竟。其终点所在地西藏拉萨是佛教圣地,纯净而高远,有人说,去了西藏,也许就不想再回来。

川藏线,是指连接四川与西藏的公路,几乎囊括了藏地所有类型的美景,从湛蓝的高原湖泊、丰饶的藏南谷地、苍翠的原始森林、牛羊与野花遍布的湿地草原、被誉为“东方阿尔卑斯”的然乌地区,到三江汇流处险峻的峡谷地带、昌都康巴藏地浓郁的宗教氛围和邦达草原的牧区风光……在川藏线上,每天都可欣赏到截然不同的美景。因此,川藏线也被称为“天堂之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川藏线,去领略属于那里独特的美,同时,这里也成为了骑行爱好者的天堂,他们用车轮,丈量了这段中国著名的绝美公路。

赤峰市的骑行爱好者邱永玲,也成为了众多骑行爱好者中,成功骑行过川藏线的人之一。

热爱运动,结缘骑行

邱永玲是一位美业从业者,似乎与 体育 完全不搭边,殊不知,其实她是一位“运动健将”。游泳,爬山,跑步,这些都是她的心头好,甚至连“铁人三项”也不在话下。游泳2000米,跑步5公里,这样的习惯,邱永玲几乎每天都在坚持。这样的一个人,爱上骑行,想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当时身边的朋友有骑自行车的,他们都夜骑机场路,突然觉得我也想买个自行车,就这么简单。而且我也挺喜欢户外活动的,所以就觉得,可以买个自行车,然后就开始骑行了。”就这样,2013年,邱永玲开始了她的骑行生涯。

每位骑行者,都有一个“川藏梦”

和所有的骑行爱好者一样,邱永玲在开始骑行后,也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骑行川藏线。

不出所料,当她说出自己的梦想时,家人、朋友都不同意。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太过危险,车多,路又危险,还会涉及高原反应,每年都会出现骑行川藏线的人死亡的事件,所以这件事似乎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个梦想在邱永玲的心里装了两年之久,她不想轻易放弃,于是便开始了与家人,尤其是与丈夫之间的“博弈”。

邱永玲向丈夫承诺,自己一定会平安回来,一定做到让自己不受伤,不发生意外。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邱永玲深刻知道,这些是没办法保证的。“因为有些东西毕竟叫意外,你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自己是没办法控制的。他还找了我两个闺蜜来劝我,但是我一直没动摇。”也许是被邱永玲的执着所打动,也许是怕自己的阻拦会造成妻子一辈子的遗憾,邱永玲的丈夫总算同意了她骑川藏线的决定。

没想到的是,临出发前,邱永玲又差点与这个梦想失之交臂。“家里人确实很担心,我当时差一点走不了,机票都订好了,我老公突然又反悔了,又不同意了。他说,你还是别去了,又给我做工作。当时我俩好几天吃饭的时候都没话说,不说话,一说这个话题就僵在那了。他那么劝,我也没停下,我就一直在坚持,做准备工作。临出发三天左右的时间,我老公又同意了,要不然我都觉得我走不了了。”

“他也知道这个一直是我的梦想,虽然担心我的安全,但是不让我去骑的话,又怕我实现不了梦想,成为我的遗憾,所以就还是同意了。”

谈到这个问题,邱永玲多次提到,“觉得自己挺自私的”。“我走的时候,我妈和我婆婆她们都不知道,没敢告诉老人。只有我老公知道,孩子知道。有时候想想是不是挺自私的,如果我真出什么事回不来了,我老公怎么向家里人交代,怎么向我妈、我婆婆交代。”在与丈夫“博弈”的过程中,也许自己心里的两个想法也在“博弈”,但是最终,邱永玲还是选择了踏上这段“梦想之路”,而这,都来源于她对自己的信心。“我从骑自行车到现在都没有摔过车。我是个胆大心细的人。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摔过,摔得挺严重的,锁骨骨折、盆骨骨折这种的很多,我骑这么多年一次也没摔过。”

就这样,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就真真切切地摆在了眼前,骑车去西藏,真的要开始了!

邱永玲所骑行的川藏线南线

充分准备,踏上旅程

万事未雨绸缪,总是让人安心的。骑行川藏线并非易事,出发之前,邱永玲为此做了许多准备工作。

首先就是负重训练。骑行的时候所有的用品都要放在自行车上带着,比如洗漱用品、衣服等,有20斤左右,但是高原和平原骑行的感觉不同,高原上本身缺氧,负重10斤,在平原就是10斤,到了高原上,可能就是100斤的感觉,所以必须进行高强度训练。邱永玲在自行车的驮包两侧,每侧放15瓶矿泉水,也就是30斤的负重,骑行赤峰的红山、南山、马鞍山等山脉,一口气骑到山顶再下来,来回往返,每天训练。

另一个重要准备就是掌握修车技能。在川藏线上,“自给自足”显得格外重要,是真正的“技多不压身”。出发之前,邱永玲特意去和技师学了粘车胎。“因为山地车和咱们家里的普通小车还不一样,那个链子拆掉以后要会上才行,你得保证上完之后,车子的零件是上到位的,否则就会出现哪块松了、掉了的情况,就会摔车,所以这是个技术活,我是特意去学的。”

除此之外,邱永玲还会每天坚持跑步,增强自己的体能和腿部力量。

充分的准备之后,2017年5月,邱永玲先从赤峰坐飞机到了成都,在那里她见到了许多全国各地的驴友,和几个人组建了属于自己的队伍。2017年5月10号,他们正式从川藏线的起点出发,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

在骑行川藏线的整段路程中,要翻过14座大山,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其中一座山,海拔超过了5000米。这一路,邱永玲被川藏线上的绝美风景深深地吸引,蓝天,白云,纯净的空气,这里的一切都让她心旷神怡,这条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的公路,来一趟,值了!然而,正如她预料的一样,这一段旅程,必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在等着她。虽然提前做了攻略,但是到了实际之中,困难之大,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来到这里,首先要对抗的就是高原反应,无论严重与否,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最难的时候就是头疼,头特别疼,像要炸开一样,呼吸也困难。过了海拔4000多米的时候,能够适应一些,不那么难受了,最起码头不疼了,但是喘还是难免的,因为会缺氧嘛。”同时,到了下坡的时候又会出现“醉氧”的情况,海拔越低氧气含量越高,醉氧的情况就会越严重,最明显的症状还是头晕。

此外就是高度疲劳。谈到这里的时候,邱永玲感慨道:“特别特别累,那太累了。当时就想,自己究竟是为了啥呢。骑到第七八天的时候,会有一个疲劳期,那时候疲劳的感觉似乎到了顶峰。当时还想过,要不然回去吧,这么累这是为啥呢。自行车的座包是硬的,连续的骑行,屁股磨得都出血了。当时觉得特别难”。即便如此,放弃也只是一瞬间的想法,一闪而过之后,邱永玲依然坚定着信念继续前行。

穿过没有灯的隧道,可以说成为了骑行者们的“老大难”。这一路上,这样的隧道特别多,也是骑行者的事故高发点。让邱永玲最害怕的,并不是爬上海拔几千米的高山,而是穿隧道。“在隧道里面会有车开过去,声音特别大,在里面骑车什么都听不见。车过来的时候能给你照亮,它一走眼前就会一片漆黑,特别害怕。”

有一次穿越隧道的时候,邱永玲落了单,也许是上天眷顾,这次落单反而让邱永玲避免看到了“惊险的一幕”。当时她自己一个人在没有灯的隧道里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出了隧道以后与大家汇合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隧道里有一只被车撞到的小狗,已经血肉模糊,正因为漆黑一片,所以她没有看见,想来仍然心有余悸。

骑行川藏线的时候,驴友们总结了一句话,“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眼前的景色美不胜收,但身体也是实实在在的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还携带着生活用品,二三十斤的负重,让本来就像灌了铅一样的身体,变得更加吃不消。所以川藏线上流行着这样一句玩笑话,“我把我的银行卡扔了,因为太沉了!”虽然是玩笑,却将骑行者的疲惫和旅途的艰辛反映得淋漓尽致。

除了身体上的疲惫之外,对于心理的调节也至关重要。这一路上,邱永玲遇到了很多同样来骑行的人,大家一起聊天,就会知道彼此的状态,也会听说有很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放弃了骑行。“有一位安徽的驴友,他的高原反应非常严重,嘴唇和脸都是紫色的,直接被接回了成都。看着他我也很害怕。还有好多人都放弃了,有的都不认识,到了客栈,遇到其他的队伍才知道,噢,他们队有个队友不去了,这样的。有的是高反严重的,有的是摔车的,就退出了。”这些事情对邱永玲的心理产生了影响,她一直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时不要紧张。

在高原上,如果感冒就会引起高原反应,所以为了不让自己感冒,邱永玲和队友们在骑行的前几天都没有洗过澡。“在高原感冒,如果一咳嗽,马上就会肺水肿、喉头水肿,非常危险,没得救。所以我们前十天都不能洗澡,每天出汗,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最长的时候我将近十天没洗过头发,不敢洗。到八九天的时候,我没洗澡,洗了个头发,吹完以后不敢出屋,就怕感冒。”

邱永玲说出这些经历的时候轻描淡写,即便如此,经历之时的个中滋味可想而知。时过境迁,邱永玲感慨,“困难是真的挺多的,但可能人到那个时候,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了。”

折多山的“下马威”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这也是邱永玲在川藏线上翻过的第一座大山。“折”为藏语,是“弯”的意思,折多山意为“弯很多的山”。

折多山

在距离崖口,也就是山的最高点最后的3公里,邱永玲竟然走了2个多小时。“根本骑不动了,一点都骑不动,那腿像灌了铅一样。走的过程中没哭,就是一直坚持,我就想队友们都上去了,那我也得上去,只有上到山顶才能下坡,下去就轻快了。”到了山顶,邱永玲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也许是激动,更多的也许是委屈,给丈夫打电话,开始大哭起来。“我老公特别害怕,就问我,怎么了媳妇,你摔着了?我说,没有,我终于到山顶了。”

伴随着这种复杂的感情,邱永玲开始有点自我怀疑。这才第一座山,就这样难,下面还有十三座,我真的可以吗?我是不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我能坚持下来吗?一连串的疑问在邱永玲的脑海中袭来,突然发觉,原来在家里骑行的红山、南山,与这相比,简直是小菜一碟。

缓和了情绪之后,邱永玲赶紧拍了几张照片,穿上了厚衣服和雨衣开始下山。不管怎么说,总算没有在第一座山的“下马威”前败下阵来。

“爬不完的觉巴山”

川藏公路上的觉巴山盘山路,有着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是川藏线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有着“爬不完的觉巴山”之称,也是在这座山上,邱永玲经历了自己最绝望的一段旅程。

在骑行觉巴山的时候,爱拍照的邱永玲落了单,当时已经下午三点多了,邱永玲已经看见了最高点,心里开始不那么紧张,想着到了那就可以了。继续前进的路上,邱永玲看到几位军人在清理路面,就问到距离山顶还有多远,军人说:“哎呀,那远了,你就抓紧走吧。”等到真的骑到那个“最高点”的时候,邱永玲心里咯噔一下,原来那个自己认为的“最高点”,其实只是一个拐点,离山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当时瞬间就崩溃了。

觉巴山

“那段距离最少还要走两三个小时,太远了。队友们在那条路上骑着,当时一直微信联系着,他们就告诉我他们在哪,他们说,没关系,我们等着你,能追上我们,慢点骑。但那个时候太绝望了,因为心里以为到终点了,可其实还有三分之一。到了拐点,我看到那边有一个建筑,才知道那里才是山顶。而且要到当晚住的地方,东达山服务中心,还要从山顶再下去。

觉巴山

这个时候,邱永玲别无他法,只能努力让自己从崩溃的情绪中走出来,继续前进。山上全是森林,不可能在那里过夜,只能坚持走到服务中心。还剩最后五公里的时候,邱永玲意外地看到了曙光:有人来接她了,是队长!“当时见到他我觉得我哭了,我以为他们会在那等我,不会有人来接我,队长说,大家看你还没上来,我就来接你了,他们都在收拾衣服,我就过来接接你。他已经很累了,又下来接我一段,我就特别感动。”到了服务中心后,大家都出来帮邱永玲拿东西,彼此之间的照顾,为这段旅程增添了无比温暖的回忆。

觉巴山上盛开的花朵

说不出再见

2017年6月5号,邱永玲来到了川藏线的终点——布达拉宫。

这一天,邱永玲和队友们整整骑了180多公里。快要到终点了,心中的激动自然是不用多说,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在胜利即将到来之时,大家心里的伤感也油然而生。这一路上,一直盼着能够早点到终点,到了终点梦想就实现了,然而真的到了这一刻,情绪反而有点低落,心中满是怀念与不舍。

邱永玲与当地孩子合影

到了拉萨,见到了神圣的布达拉宫,合影留念,这段川藏线的骑行之旅彻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23天,2160公里,邱永玲“骑行川藏线”的梦想经历了重重挑战,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得以实现。这一段旅程上,美妙的风景,壮观的大山,纯净的空气,朴实的藏民,都成为了最美好的回忆。

骑行川藏线,到底有什么意义,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对于邱永玲来说,她的西藏之行,可以说改变了她遇到困难时的心境。“这个说得好像有点像鸡汤了,但是也是事实。我就觉得这次骑行之后,好像没有什么特别难的事了,再难还能难过骑自行车去西藏嘛,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这样安慰我自己。”

“西藏,一个缺氧但不缺信仰的地方,我用车轮丈量了执着,用信仰点亮了梦想!”

骑行中所磨炼出的坚韧的意志品质,如同一种永恒的激励,始终伴随着骑行者,在今后的人生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梦想一定要有,不是因为它“万一能实现呢”,而是你要坚信,它一定能实现!

作者:风瞬作者团—臻宁

边肖一直觉得骑川藏线的人都是很厉害的人。今天,边肖将告诉你这个相关的策略。最主要的是安全。去的时候请注意。现在边肖会过来告诉你。

哪些比较危险

二郎山

从成都到二郎山,我们感觉最危险的一天是去新沟的时候。到了天全,路上有泥石流,但不是很大。这一次,我们走在一个下雨天,悬崖边上有一段。如果雨直接从上面落下,它基本上会落在你身上。其实这段路并不危险。二郎山是下坡,是川藏线上第一个放大的坡。下坡到泸定20多公里,路况全是平整的水泥路。记住转弯时不要开得太快。这里车还是很多的,基本上不可能让一辆40多的自行车停下来下坡,非常危险。设置码表就是看速度下坡,控制速度。

折多山

这是藏线第一次被提升到这个高度。今天的海拔上升很快,会有些叛逆。但危险不是叛逆,而是下坡。基本上早上从康定到丫口都是下午。体力不好的人要到下午5点才能停下来。而且山顶天气变化很大,下雨的时候下山很危险。另外,又冷又下雨,手很快就会不省人事。下坡时,不能控制刹车。到了新都桥一定要防晒。太阳是恶毒的,2个小时你就被晒伤了,那时候我们就受伤了。

高尔山

骑到高尔寺山口时,我们遇到了山体滑坡。现在高尔寺山是隧道,应该是沿途最长的隧道了。里面很危险。今年我们经过的时候,你们路上很多地方都是坑坑洼洼的,很容易掉进去。另外,这里的司机素质都很差,逆向行驶很正常。还好我没有逼你停下来。听说这里60%的司机都是无证驾驶。小心隧道里面的坑,基本没有预警,一定要带强光手电。

卡济拉山

这段路基本不错,但是不要遇到风雨。风雨中骑行困难,但没有危险的地方。以前有野狗很危险,但是我们在路上没有遇到。这段路风景很美,海子山。

如果去海子山,理塘县的路有点乱。现在,理塘县有重建的商品房。正在施工中,道路基本被工程车淹没,但没有危险。

翻海子山一般从河泥乡开始。到了山顶,路有点烂了,我们都在修修补补。

尤其是去下海子山的路上,很多地方都是坑坑洼洼,堆满了石头,都是修路的材料。下坡时要小心。

宗巴拉山

如果去宗巴拉山,会经过巴塘、海通兵站到芒康。在这条路上,你将经过金沙江大桥,你将正式进入西藏的边界。西藏路上抢小孩要注意。不过现在还好,路上只见过两次面,就是吃饭。

还没到海通兵站就有一段烂路,都是单方面放行。今年,是这样的。是之前山体滑坡造成的,估计明年要修了。这条路不好走。

野腊山

到耶拉山顶基本没有危险路段。你看到的是飞石段,很少遇到。

这里最危险的是72号弯。你必须控制刹车并随时检查。每年都会有刹车不灵的人在这里死伤。下坡时,一定要检查刹车,如果感觉刹车失灵,要立即停车。最好骑一会儿碟刹休息一下,以免发热失灵。用V型制动器检查制动片的厚度。

塞拉山

这段路不太好,尤其是下坡路,正在修路。路很不好走,但是如果说危险的话,基本上也不是很大。路好的话,基本没啥。

今年修路,路况很不好

最后一段基本是修路。到了松岛,遇到了路基塌方,这段路很糟糕,因为林拉公路修了,估计在林拉公路没修完之前就全坏了。

安全问题

安全首当其冲。你可以骑不到拉萨,骑到拉萨,但是不要在拉萨受伤!

1.安全是最重要的。下坡前一定要检查刹车。记得也要戴护膝。下坡时千万不要单手抓刹车!

可能大部分骑自行车的女生都不精通修车。他们可以让同行检查一下或者试几次再走下坡路。不要粗心大意。2009年,我在尼泊尔认识了一个广东女孩。她没有检查刹车。她从山上摔了下来,脸上不得不缝针。真的很可怕。尤其是下雨天,要特别小心。即使刹车没有问题,也会经常失灵。如果觉得车不好控制,就下车推。记住安全第一。雨水多了,安全隐患就多了。另外,单手握刹车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作。我的同伴因为这个高难度动作,直接从车里摔了出来,飞了出去.

2.晚上尽量不要骑。

有些骑友可能觉得晚上骑行很浪漫。不需要在烈日下,也很凉快,但是对女生来说还是不安全。首先,川藏南线基本没有路灯。晚上只靠车友的小灯看不清路,柏油路还好。如果是石头泥土混杂的路段,就很不安全。其次,很多货车晚上不休息,通宵行驶,司机容易疲劳。他们难免无法集中精神看到自己骑手的瘦弱身影,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到达目的地太晚,想找个落脚的地方也不容易。去年三个男的白天拍照聊天,晚上12点才到。很多地方都满了,不方便。而且第二天也不能早走,浪费时间。

3.女生最好不要一个人。

到达目的地后,女生晚上不单独出门。当然,男生也最好不要单独出门。毕竟对环境不熟悉,在这里人生地不熟,集体行动比较安全。一般我加完菜就差不多回去休息了,用不了多少时间。大部分地方都没什么意思。女生不方便的话,最好找个伴搭车。等等看有没有其他女生或者男生想搭车。一个人不安全。

4.如果遇到小孩抢包或者挡路,可以冲过去。如果附近有大人,最好不要停留。

5.个人从来没有在路上被狗骚扰过。不知道是不是家里养狗的原因。一个朋友说,如果一只温顺的狗靠近他,闻到气味,他就不会被狗追了。值得一试~看人品了~

6.最好准备一个急救箱,里面放一个哨子,有东西吹的话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我还带了一个电击防身器。还有网上卖的尖叫报警器,可以防止丢失,遇到危险可以报警。一定要有安全意识,提前发现和预防不安全因素。

7.上路前先买保险。在随附的笔记本上记下保险号等关键问题。如果想去尼泊尔,可以在拉萨买境外保险。

: 健康问题

1.建议女生第一天不要骑车。

这是大多数女骑手的建议。毕竟例假期间身体虚弱。太累对身体不好,也没必要这么拼。伤害健康需要一辈子。还有,来了最好不要洗头,以免感冒。

2.千万不要洗冷水澡。

我宁愿脏也不愿洗冷水澡。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高原污染少。总之在内地没有脏脏的感觉,头发ms也没那么容易出油,三四天不洗澡不洗头还是可以忍受的。我们一个车友刚洗完冷水澡感冒了,导致发烧。在其他地方发烧总是很痛苦。而且在高原上发烧很危险。

3.高空保暖。口罩和羊毛头巾是必须的。

我在巴塘感冒了。许多人说在高原感冒很危险。当时有点害怕,就去藏医诊所开了药。我一天吃了十几片,但在内陆地区恢复的时间还是比平时长。因为海拔温度低,出汗容易着凉,这个时候要记得保护好自己的口鼻和胸部。当你身体不好的时候,你总是觉得气管又冷又痛。后来你带着口罩骑行的时候感觉好多了,冷空气就不会被吸进身体里了。因为单层头巾有点薄,而抓绒头巾不透气。口罩也可以在路上买。还有就是领口容易着凉的位置。气温低的时候最好戴一条抓绒围巾。

食物问题

1.最好提前喝红景天或者服用其他药物来减轻高原反应。我在爬折叠山的前两天开始喝它。不能确认效果如何,保险起见还是喝了吧~

2.路上多吃点营养。路上一位骑友说,多吃牛肉有力气,西红柿可以缓解疲劳,所以我一般找个大点的地方买些牛肉切片,中午就着馒头吃;买不到新鲜牛肉就买牛肉干。晚上吃西红柿炒鸡蛋或者西红柿鸡蛋汤,加个荤菜~

3.路上各个小卖部买菜看日期,经常有过期的。在餐馆点菜前请询问价格。在我们位于左贡的马戈尔餐厅,老板可能在用餐前报错了价格,但他在结账时拒绝承认。他非要多加3块钱,态度恶劣,破口大骂。最后,我不得不拨打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10。

4.听说喝点葡萄糖水爬山不累,但我个人喝了几天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也要因人而异。如果觉得白水没有味道,可以试试~一般都有小超市和药店。5.在路上,我会在较大的超市买一些像地瓜干和烤包子之类的零食。累了休息的时候会吃它们缓解心情~另外有条件的话会吃点水果~基本上前一天补充食物的时候都会买一个苹果或者桃子带着。

四。服装和设备

1.我的装备:一件抓绒的外套,一件夹克,一条速干裤,一件速干大衣(8月1日才买的),两条骑行裤(不过基本上一条就够了),两个手套,一副护膝,一件单衣,一件外套,一条裙子,一件开叉雨衣,一顶帽子,四条抓绒围巾。

2.装载的袋子和一些不用的衣服在成都被送到拉萨。不过我只有一套衣服,以流线型为主,没什么可送的。

3.错误的教训:怕路上买不到护肤品,就带了两套。事实证明,藏区都很发达,大一点的地方都有规模很大的超市,和内地差不多。一套就够了,只要不追求国际品牌就可以买。

我买的开叉雨衣没有雨帽。不知道是不存在,还是出了问题。在路上,我只能用夹克的帽子和头盔挡雨。后来买了防水帽,但是只能防小雨。

: 钱卡和砍价

1.川藏线南部邮政储蓄比较多,建议办个邮币卡。ABC很少,只有在比较大的地方,而且经常不开门。但是,邮政服务经常在中午停止营业和关闭,所以你需要看时间。有一些小地方是银行没有的。然而,像吴灿这样著名的地方却收不到钱,这让我们很惊讶。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有改善,不过建议提前做好计划。

2.在大昭寺附近买东西,要使劲砍价。十条项链是最高价,除非你想要藏族同胞戴的,淘汰的东西。感觉大部分饰品都是义乌产的,普通耳环应该不会高于五块钱一对,披肩之类的应该不会高于25块钱的,其他贵的就见仁见智了。总之,讨价还价的时候要强硬。如果降不下来可以再加~况且货也差不多。如果这个谈不拢,就换下一个吧~

景点

1.米堆冰川可以和冰山亲密接触,还不错。但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男人会对冰川异常兴奋。一个个看到冰川,就像打了鸡血。去年50块钱,用导游证免门票~有个住的地方叫米堆冰川屋,老板人很好~但是景区的食物比较贵,有条件的话最好提前供应。就买点方便面,香肠,面包之类的。想住一晚摸冰,就得早点出发,来回要五六个小时。看起来很近,但是走起来需要时间。

2.纳木错,附近很冷,晚上住宿也挺冷的;风景很好,但没有打动我。

3,珠穆朗玛峰,门票要180元,导游还要买票,而且珠穆朗玛峰上的票价也比较贵。一人100元ms是善良的。因为一路上看到很多雪山,无法登顶,珠穆朗玛峰和其他雪山没什么区别,所以放弃了。4.从拉萨到尼泊尔经过的羊卓雍断层超级美,从第一眼的震撼到第二眼的惊叹到第n眼的流泪.我认为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水.(当然,我没去过爱琴海和马尔代夫)。画面根本拍不出来,静如蓝。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