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陕北民歌走三边歌词
一道道(个个)水来(哟)一道道川(唻),
赶上(哟)骡子儿(哟)我走(呀哎嗨)走三边。
一条条(的那个)路上(哟)人马马(那个)多,
都赶上(的那个)三边(哟)去把(那)宝贝驮。
三边(那个)三宝名气大,
二毛毛羊皮甜干干草,还有(那个)大青盐。
山有有(的那个)灵气(哟)地有好出(那个)产,
而今又(的那个)三边(哟)又把(那)宝贝添。
提起个三边新三宝名更大,
石油煤炭天然气,运到北京和西安。
人人都说(那个)三边好,好三(的那个)边,
塞上(哟那个)明珠(哟)亮(呀么)亮闪闪。
赶骡子的(个)人儿(哟)爱三边,
三边的(那个)妹子(哟)歌(么)歌也甜。
一道道(的那)水来(哟)一道道川(唻),
赶上(哟)(那个)骡子(哟)我走(呀哎嗨)走三边.
十大催人泪下陕北民歌:
1、黄土高坡
2、走西口
3、三丹丹花开红艳艳
4、东方红
5、三十里铺
6、想亲亲
7、信天游
8、对花
9、翻身道情
10、绣金匾
陕北民歌的特点
陕北民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反映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陕北农民在山坡上犁地时,犁到了地畔,要牛回转身再犁,便带着音乐高声唱道:“噢,回来!”牛也就听话地转了身子,这应该是原始的陕北民歌。另外一个例证就是陕北的《打夯歌》:“咳哟咳哟,咳哟咳哟,调哟么来着。哼!哼咳!”一长串虚调,反复唱,这无疑也是最古老的陕北民歌之一。
类似的例证还有《踩场歌》(踩场,是陕北农村原始的打场方法,不用_枷打,而是把收获的庄稼铺在场上,吆几头牛在庄稼上来回踩将颗粒全部踩下来)歌词:“哞哞来,好好来,好好来来好,来来好好来,好来来。”曲调悠扬轻松,也是一边赶着牛,一边反复唱。
以上的例子,足以说明陕北民歌是从生活和自然中滋生和形成的,它贴近这块土地,贴近生存的环境,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贴近北方人的性格,特别是男性汉子们的性格,反映出北方的男人和女人性情刚烈,激情而有活力。
陕北民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反映生活底层,也就是陕北人所说的受苦人的素材和生活情趣颇多。因为,受苦人的生活单调,但内心的情感丰富,生活底蕴厚实,表现方式多以自娱自乐,比如赶车的爱唱《赶牲灵》,掏炭的爱唱《掏炭歌》,种地的爱唱《受苦人》,这些都是在干活之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呼声和愿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