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厂化验室所需设备都需要什么?多少钱?彭华食品类的
查看以下标准方法,里边提到的化验方法中都提到了用哪些检测设备。
膨化食品卫生标准
GB 17401-2003
国家标准局批准 2004-05-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代替GB17401-1998《膨化食品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17401-1998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按照GB/T1.1-2000对标准文本格式进行修改;
——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包装、标识、贮存及运输要求;
——过氧化值计量单位meq/kg改为g/100g;
——参照QB2353-1998《膨化食品》对原标准的范围和定义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17401-199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湖南省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玉莲、唐细良、宋风英、韩宏伟、李宏文、周国成、梁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标准于1998年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膨化食品的指标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包装、标识、贮存及运输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谷物、豆类、薯类为主要原料,经焙烤、油炸或挤压等膨化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膨化度的一类酥脆食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的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4789.3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粮谷、果蔬类食品检验
GB/T500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22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GB/T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56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17404膨化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 膨化食品
以谷物、豆类、薯类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膨化度的一类酥脆食品。
3.2 膨化
使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物料迅速进入常压状态,物料中的水分因压力骤降而瞬间蒸发,导致物料组织结构突然膨松成为海绵状的过程。
3.3 油炸型膨化食品
原料经食用油脂煎炸或用经过调味的植物油喷洒、浸渍、干燥等方式而制成的膨化食品。
3.4 非油炸型膨化食品
原料经膨化器加温(调整水分)、挤压、焙烤、调味(或不调味)而制成的膨化食品。
4 指标要求
4.1原料要求
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煎炸用食油脂需及时更换、防止油脂酸败。
4.2感官要求
具有该品种特有的正常色泽、气味和滋味,不得有异物、发霉、酸败及其他异味。
4.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理化指标
4.4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微生物指标
5 食品添加剂
5.1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5.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2760的规定。
6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17404的规定。
7 包装
包装容器和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
应使用防透水性材料包装,封口严密,包装袋内不得装入与食品无关的物品(如玩具、文具及其他非食用品等),若装入干燥剂,则应无毒、无害,使用包装袋与食品有效分隔,并标注“非食用”字样。
8 标识
定型包装的标识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
9 贮存及运输
9.1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
9.2运输
运输产品时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
10 检验方法
10.1感官要求
取两包以上样品打开包装后观察,应具有各种品种正常的色泽,不得有霉变及其他外来污染物,品尝其味,具有酥脆感,不得有酸败、哈喇味等异味。
10.2理化指标
10.2.1样品处理
取0.5kg含油脂较多的试样或1kg含油脂少的试样,在玻璃乳钵中研碎,混合均匀后放置广口瓶内,保存于冰箱中备用。
10.2.2水分
按GB/T5009.3规定的方法测定。
10.2.3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
按GB/T5009.56规定提取脂肪。分析按GB/T5009.37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10.2.4总砷
按GB/T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
10.2.5铅
按GB/T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
10.2.6黄曲霉毒素B1
按GB/T5009.22规定的方法测定。
10.3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按GB/T4789.33规定的方法检验。
第一部分:酱腌菜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QS认证)
第二部分:酱腌菜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修订说明(QS认证)
第三部分:酱腌菜类相关检验标准(QS认证):
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GH/T1011-1998《榨菜》;GH/T1012-1998《方便榨菜》;SB/T10215-1994《酱渍菜》;SB/T10216-1994《盐渍菜》;SB/T10217-1994《酱油渍菜》;SB/T10218-1994《虾油渍菜》;SB/T10219-1994《糖醋渍菜》;SB/T10220-1994《盐水渍菜》;SB/T10221-1994《糟渍菜》;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第四部分:县(市、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检验设备计量监管情况统计表
第五部分:县(市、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检验设备计量检测情况统计表
第六部分: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所检测仪器设备《检定证书》样本
第七部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名称)惠州市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检验设备《检测确认证书》
第八部分:防止食品百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责任书(原材料采购人员)
第九部分:防止食品百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责任书(主要负责人)
第十部分:食品生产企业QS认证年度审查企业须知
第十一部分:消毒方式
1、二氧化氯消毒剂、食品加工消毒剂、饮用水消毒剂
2、臭氧发生器(空气杀菌)、臭氧发生器(水处理)、高浓度臭氧发生器
第十二部分:酱腌菜类SC认证出厂检验设备第
十三部分:酱腌菜类SC认证出厂检验设备(QS认证):
1、分析天平(0.1mg)
2、干燥箱
3、灭菌锅
4、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5、微生物培养箱
6、生物显微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8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