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甲鱼冬眠了还吃东西吗?

甲鱼冬眠不吃东西。

甲鱼冬眠了还吃东西吗?

甲鱼15度以下时开始入土冬眠,呼吸微弱,不吃不动,靠体内储存的营养维持生命,

由于甲鱼是一种变温动物,而且它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而在我国除了海南、广东等地的甲鱼不太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外,其他地方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都比较大。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生存的野生甲鱼都有冬眠的习性。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方式,比如鱼是用鳃呼吸的,哺乳动物则是用肺呼吸。而甲鱼虽然是一种爬行动物,但是它具有两栖动物的习性,大多数两栖动物是用肺和皮肤进行呼吸的,但是甲鱼并没有用皮肤辅助呼吸的能力,而是通过口咽式呼吸的方式来获取氧气的。口咽式呼吸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口咽腔底部的升降,将空气压入肺中进行呼吸的一种方式。

甲鱼的冬眠是根据温度决定的。通常在温度低于二十摄氏度时,甲鱼就很少进食了,在此之前,甲鱼会疯狂的进食来储存能量。当温度降低到12℃时,它们就会潜入泥沙中进行冬眠。此时,甲鱼绝对不会选择没有水覆盖的泥沙,因为这种环境下会随着温度降低而结冰,到时候甲鱼只能被冻死。因此,它们必须要选择有一定水位(通常在1米以上)的泥沙中进行冬眠。

有一定水位且在泥沙之中的甲鱼摆脱了严寒的困扰,找到了一个温度相对恒定的冬眠场所。而场地选择好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冬眠时的呼吸问题了。由于甲鱼是口咽式呼吸的动物,说到底还是用肺呼吸的,但是在水下的泥沙中,它张嘴呼吸除了能吸到泥巴和水外,并不能获得氧气。因此,甲鱼进化出了冬眠时的特殊呼吸方法。

加入冬眠状态后的甲鱼新陈代谢降到了最低,此时它身体的需氧量也大幅度的降低。当然,降低了并不代表不用了。这是龟鳖目下动物的一种特殊能力就要发挥作用了,龟鳖目下的所有具有两栖性的动物在泄殖腔的两侧都有一个器官-副膀胱。这个副膀胱平时的作用不大,但是一旦到了水下,它就有了一个能力,那就是进行气体交换。由于甲鱼的副膀胱上有大量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能够吸收和排出水,同时将吸收的水中的氧气供给身体。

正是有了这对可以辅助呼吸的副膀胱,再加上冬眠时新陈代谢降低,这样就能满足甲鱼在水下的泥沙中待到来年的开春了(一般是在3-4月份结束冬眠)。

除了在热带生活的甲鱼不需要冬眠外,其他地区的甲鱼都需要进行冬眠,冬眠开始的时间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当甲鱼冬眠时,它们会潜入水下的泥沙中一动不动,靠自己的副膀胱吸收水中的氧气存活。不过,如果是要养殖甲鱼,而且密度较大的话,在甲鱼冬眠之后,如果水面冰封,必须要在冰面上开多个孔,这让水中的氧气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标准下,这样有利于甲鱼的呼吸。

高达46斤的百年巨鳖上岸后被抓,最终大家将巨鳖抱至赵湾水库放生。

如何被发现又被放生的?

日前,河南南阳镇平县赵湾村村民从水库放生了一只百年老鳖。

据村民说,这只巨鳖长约75厘米,重46公斤。晚上偶然发现的。很多人都惊呆了,因为这是大家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老乌龟。当时,有人出价8000元、1万元甚至2万元购买巨鳖时,该村民都接连拒绝。第二天,在很多村民的好奇下,大家把巨鳖带到赵湾水库放生。

这件事情引起了南阳师范生命科学的专家注意,专家介绍说这只巨鳖是由于在水里没有食物,才不得已在夜间时候出来觅食,而且判断其年龄约有100年左右,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且对村民的放生行为点赞!

鳖是一种生物,它的特点是什么?

鳖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物种,看起来有点像乌龟。一般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的地区。我们常称之为?甲鱼、团鱼、老鳖、水鱼、?等等。这种生物没有亚种,只是一个相对单一的物种群。中国也是鳖的原产地,所以是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鳖和乌龟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背壳硬,一个背壳软。同时每侧7-10只以上,颈部和脊柱与体轴略平行。

鳖的数量:

现在世界上的鳖数量不多,而且?易危?。在中国,它们是二级保护动物。当然,我们经常看到的鳖都是养殖的。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养殖,其中湖南是最早养殖的地区,被认为是人工养殖鳖的原产地。所以中国的鳖还是很多的,但是大部分都是野生的被捕获,最终导致野生鳖的数量大大减少的原因。

鳖的营养:

中华鳖在国内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价值非常高的食物,被认为是一种?珍宝?,养殖价格非常昂贵。作为食疗的滋补食品,它也是一种受保护的生物。同时,吃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甚至更远。鳖肉很好吃,尤其是裙边的肉。从古至今,都被认为是大家长期食用的物种。

结语:

在此不得不为村民的放生行为点赞,这就是?拾金不昧?的精神,在利益面前选择生命至上,这种精神真的难能可贵,希望这种无私的精神能够一直存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8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