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羊的养殖现状
(一)总体养殖量较大,但规模化程度低。单县属于农业大县,有着丰富的秸秆资源,但舍饲程度低,规模养殖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常年存栏50只以上的规模养羊场户仅47家,占全县肉羊存栏量的不足1%,大部分养羊户都处于原始、粗放式养殖,半舍饲半放牧状态,营养不均衡,管理粗粗放,饲料转化率低,不适应现代肉羊业发展的需要。
(二)养羊从业人员不断减少,养羊数量不断下降。种羊市场疲软,2002年我县有青山羊良种繁育场2家,已经全部倒闭;规模养羊减少,2002年我县规模养羊场户600多户,2012年不足50户;羊人工授精站点大幅度减少,2002年我县有人工授精点46家,2012年只有8家。
(三)品种退化,结构不合理。在调查中发现,长期以来,农村广大养羊户一直饲养着地方品种青山羊,多年来没有提纯复壮,近亲繁殖严重,导致了种质严重退化,体型小,生长速度慢,羔羊饲养两年体重才能达到15kg~20 kg,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且有的养羊户是“春天买,夏秋养,冬天卖”,并没有形成“自繁自养”的模式,造成虽有一定规模,但发展后劲不足,还会造成疫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
(四)牧草资源匮乏,制约着青山羊的规模养殖。近几年来,由于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草资源不足的问题一下子成了发展规模养殖的瓶颈,农区养羊放牧地少,多采用圈养方式,仅靠收割野草、植物茎叶和藤蔓来喂养,犹如杯水车薪,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即使白天放牧也很难满足羊群的需要,以杂草为主的营养水平必然难以提高羊的生产水平。黄河故道区的河滩、草坡大多土质差,优质的牧草比例较小,养殖户无奈之下便饲喂遗弃的植物秸秆和木质化程度很高的野草,营养价值低,消化率低,适口性又差,这种现象在冬季尤为严重。
(五)文化素质低,防疫驱虫制度不健全。当前农村养殖业存在的最大一个问题为养殖户文化素质低,养殖技术滞后,养殖经验老套,不能适应现代化养殖业的需要,平时不知防疫,处于一种不病不治的局面。又由于部分农村兽医技术水平低,只管猪,别的一概不问,造成了农村羊防疫驱虫制度不健全的状况。随着养羊规模的不断扩大,数量大增,羊的流通日益频繁,给羊病的传播打开了缺口,且羊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不易查觉,一旦发现已比较严重,难以治愈。
(六)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生产效益低下。农村山羊饲养多以一家一户饲养为主,饲养方式一般为早晨放出去,中午挪一挪,晚上牵回来,大自然长啥吃啥,根本谈不上补饲。在走访中发现,个别养殖户用饲喂肥猪的全价料给羊补饲,结果因饲料中含有较高的铜离子,羊吃后拉稀不止,差点脱水而死。山羊虽耐粗饲,对管理条件要求低,但农村羊圈简陋、低矮、潮湿,且十分拥挤,羊抗病力差,发病率高。调查中还发现,农村羔羊的成活率仅为65%左右,粗放式的管理使羔羊难过“初乳关”——奶不足“断奶关——拉稀”,无谓地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青山羊没人养的原因是什么?
你好,你们那里养殖波尔山羊或者小尾寒羊都可以,现在国内的波尔山羊大部分都是杂交改良的,适应性这个肯定没有问题,自己杂交需要一定的养殖技术还需要品种的筛选,再就是说杂交当地品种需要纯种的波尔山羊,纯种波尔山羊价格比较高,波尔山羊可以与青山羊 白山羊品种杂交,但是不能与小尾寒羊杂交,它们不属于一个品种,根本没有办法杂交,如果你打算育肥养殖山羊品种直接引种二代波尔山羊就可以,如果你打算繁育需要四代或者四代以上的,咱们这里是大型的专业肉羊养殖繁育场,品种有纯种的波尔山羊和1--6代的品种,小尾寒羊,白山羊 黑山羊 杜泊绵羊等品种,如果在我场引种咱们负责品种的运输,免费专业养殖技术的培训及成品羊销路的帮助,你也可以先来我场参观一下。
青山羊没人养的原因是品种退化。由于青猾子皮销路不畅,养羊业由过去的以毛皮为主逐渐转向以肉为主转变。经济效益低,青山羊具有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慢,产肉性能差,与其他畜禽相比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与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青山羊的特征
分布在鲁西南的青山羊,是在原山东省青山羊种群的基础上,通过基因筛选、分子遗传育种,培育而成的肉、皮兼用型山羊品种。这种山羊全身有四青一黑特征,即背部、唇、角、蹄为青色,两前膝为黑色,故称为青山羊。
青山羊和公母羊均有角,有须,有髯,体格小,结构匀称,又叫狗羊。青山羊被毛由黑白两种纤维组成,外观呈青色,所产皮毛品质上乘,羊肉也能加工成食品。成年的山羊,体格健硕,常有母羊陪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