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型荧光渗透检测干粉显像的流程是什么?
通过飞秒检测发现渗透探伤是利用毛细现象检查材料表面缺陷的一种无损检验方法。
渗透性探伤是工业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应用技术,该技术是除了进行目视检查之外,所应用的一种无损检测措施。由于渗透探伤自身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简答操作性,促使该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且在当前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渗透性探伤技术已经逐渐拓展成为了多孔性材料的检测技术。
荧光渗透液,这种渗透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用于检查军用飞机轻合金零件,渗透探伤便成为主要的无损检测手段之一,获得广泛应用。
渗透探伤是将一种含有染料的着色或荧光的渗透剂涂覆在零件表面上,在毛细作用下,由于液体的润湿与毛细管作用使渗透剂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去。然后去除掉零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再在零件表面涂上一层薄层显像剂。缺陷中的渗透剂在毛细作用下重新被吸附到零件表面上来而形成放大了的缺陷图象显示,在黑光灯(荧光检验法)或白光灯(着色检验法)下观察缺陷显示。
渗透探伤的基本流程:渗透→清洗→显象→观察。
1)清洗
渗透探伤前,必须进行表面清理和预清洗,清除被检零件表面所有污染物。准备工作范围应以探伤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毫米。
清除污物的方法有机械方法、化学方法及溶剂去除法等。
2)渗透
渗透施加方法应根据零件大小、形状、数量和检查部位,来选择喷涂、刷涂、浇涂及浸涂等方法。
在渗透过程中时间的长短与温度范围对探测裂纹的灵敏度有很大影响,渗透温度为15~50℃范围内时,渗透时间一般分为5~10分钟;当渗透温度降低为3~15℃时应根据温度适当增加渗透时间。
3)去除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去除,除了特别难于去除的场合外,一般都用蘸有清洗剂的布和纸擦拭;不得往复擦拭,不得将被检件浸于清洗剂中或过量地使用清洗剂;在用水喷法清洗时,水管压力以0.21MPa为宜,水压不得大于0.34MPa,水温不超过43℃。
4)干燥
干燥的方法有用干净布擦干、压缩空气吹干、热风吹干、热空气循环烘干装置烘干等方法。被检物表面的干燥温度应控制在不大于52℃范围内。
5)显像
显像的过程是用显像剂将缺陷处的渗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产生清晰可见的缺陷图象。显像时间不能太长,显像剂不能太厚,否则缺陷显示会变模糊。显像时间为10~30分钟,显像剂厚度为0.05~0.07毫米。
6)检验
观察显示的迹痕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30分钟内进行,如显示迹痕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则可超过上述时间。
为确保检查细微的缺陷,被检零件上的照度至少达到350勒克斯。
探伤结束后,为了防止残留的显像剂腐蚀被检物表面或影响其使用,必要时应清除显像剂。清除方法可用刷洗、喷气、喷水、用布或纸擦除等方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