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检测设备与生产设备,计量器具在质量体系里如何定义区分

从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开始,对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进行了重新定位。

检测设备与生产设备,计量器具在质量体系里如何定义区分

一、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生产设备,也就是改版后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组织〉组织(3.3.1)运行所必需的一组设施、设备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6.1 基础设施中规定: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包括:a)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b) 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c) 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

从上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包括了为生产和服务所需的所有设施,取消了以前把生产设备单独提出来的说法,其目的是因为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在不断发展,很多生产设备上带有检测系统,包含了检测设备在内。

二、基础设施的管理方法

主要是涉及三个方面:1、定期保养;2、损坏维修;3、定期确定过程能力是否能够满足。

三、关于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组织应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本标准将原来的计量器具归纳为“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范围,那么,什么是监视装置?什么是测量装置?

用最通俗的话说,直接检测产品的检测设备、量具、仪器都是监视装置,这种装置大家都能够理解。不与产品接触,间接地对过程进行控制的是测量装置,换句话说,就是对生产过程设备进行连续监控的仪表等,如:压力表、温度表、流量表等,这些都是装在设备上的,有些在购买设备时就有了。

四、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方法

为确保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应:a)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b) 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c) 得到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d) 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e) 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此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组织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 由此可见,他们的定位不同,管理方法也不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