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传奇里面李牧是哪一集死的
武媚娘传奇里面李牧是在第51集死的,相关剧情简介如下:
第51集 李牧为救李世民身亡
徐慧在宫中被其手下的宫人谄媚,并且拿出来一把扇子要送给最乖巧的妃子,随后送给了陈美人。徐慧故意提起来冯才人的父亲贪污的事情,并且说自己已经知道冯父贪污的账本藏在了哪里。冯父的贪污行为自然是违法的,但是徐慧为了收买人心,于是故意在众人的面前表示这件事情自己可以不予追究,放过了冯父,这使得冯才人分外的感激徐慧。徐慧想到宫中频繁的来一些新进的美人,这些美人个个都是年轻貌美,这让徐慧觉得心中有了威胁感,觉得自己得想办法在宫中以后也能够站稳脚跟。李世民亲自在战场上作战,李世民对于这场战争格外的有信心。对手的军队为了得到胜利,想了个毒烟的计谋。武媚娘和李牧看到唐军节节败退,陷入危机之中。李世民也因为被毒烟毒害,身体出现了状况,混乱中中了一箭。为了救起来李世民,武媚娘自己带着面纱来到战场之上救起来了李世民,带着他匆匆逃走。李牧为两个人断后,结果因为敌军过多,李牧一个人拼死抵抗,自己死于众敌军之手,武媚娘含泪带走了李世民,逃回了唐军。王德看到武媚娘竟然出现在战场上以后,大吃一惊。李世民的箭伤有毒,武媚娘亲自为李世民吸出了毒素,这让李世民及时清醒了过来。武媚娘来到了李牧的坟前,李牧曾经还给了武媚娘一枚戒指,这枚戒指是当年武媚娘送给李牧的定情信物。李世民也来到了坟前,武媚娘担心李世民不肯原谅李牧,因为李牧当年曾经行刺过李世民,武媚娘站起来哀求李世民放过李牧的坟墓,现在人都已经死去了,希望李世民能够让李牧能够得到死后的平静。
《武媚娘传奇》是由唐德影视、范冰冰工作室、《读者》集团、恒大影视、中影联合出品的古装宫廷剧,该剧由高翊浚执导,范冰冰、张丰毅、李治廷、张钧甯、张庭、周海媚、李李仁、李解等人主演。
该剧主要讲武则天从14岁入宫闱后再到身着皇袍头戴帝冕最终登位的人生历程,以及权力斗争的故事。该剧于2014年12月21日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全国首播,2015年1月14日登陆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 2015年3月31日该剧未剪辑版在台湾中视和台湾中天播出。 2015年4月26日该剧粤语剪辑版在香港翡翠台、高清翡翠台播出。
2015年8月9日,《武媚娘传奇》在第17届华鼎奖中国电视剧满意度调查发布盛典上,获得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作品奖。
随着秦将王贲攻陷赵国代地(今河北省蔚县西南一带),俘虏公子嘉,秦国总算一扫六合,问鼎中原。
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定都咸阳,自称秦始皇,开创帝制。
不过,《大秦赋》虽共有78集,但到了63集之后,该剧才展开秦国统一天下的主剧情。
而赵国,应该就是最让嬴政头疼的劲敌。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都邯郸,活捉赵幽缪王赵王迁,让赵国再也无力回天。
可是有不少同学反映,《大秦赋》似乎有意抬高秦国的地位,反倒是削弱了赵国武安君李牧的实力。
因为从剧情来看,虽然李牧接连率兵,抵挡住秦军进攻,于阵前斩杀秦国上将军桓齮。
可在第70集至第73集中,嬴政派遣王翦、杨端和,意欲渡过漳水进攻邯郸,李牧再一次率兵挡住秦军。
然而,《大秦赋》并没有着重描写李牧领兵作战时的神勇,反倒将秦军此战失利的原因,全部归结于内部不和,这才导致秦军不攻自破。
那从《大秦赋》的剧情,再结合历史来分析,这部电视剧是否故意抬高秦国,低估了李牧?李牧最终到底是被谁害死的?
先简单介绍下李牧的生平履历。
李牧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229年。《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等史书,对李牧的评价非常高,他与白起、廉颇、王翦一起也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据《史记》记载,李牧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熟读兵法,善谋略。弱冠之年,便领边军驻守赵国北方边疆雁门(今山西代县),抵御匈奴。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公元前246年,因为前方战事吃紧,赵孝成王把李牧从北方边陲调回邯郸,抵御秦国。
公元前244年,赵国发生内乱,赵悼襄王让乐乘代替廉颇,引发廉颇不满。此后,廉颇率军攻打乐乘,并随之投奔魏国。
再加上赵奢、平原君赵胜、蔺相如相继去世,此时偌大的赵国,只剩下李牧苦苦支撑。
公元前234年至公元前233年,秦赵两国爆发“肥之战”。
此战,嬴政派遣上将军桓齮,越过太行山北麓,从今河北藁城西南一带,进攻赵国上党郡,自南向北入侵邯郸。
李牧临危受命,率领约十万赵国士卒,采用“围歼战”的战术策略击退秦军。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最终,“肥之战”李牧大败秦军,以赵国完胜告终,赵王迁敕封李牧为“武安君”。
“肥之战”结束之后,公元前232年至公元前230年,嬴政又多次派兵攻打赵国,但都过不了李牧这关。
公元前230年,秦相李斯提出一条计策,大秦先拿下韩国,吞并其疆域。
此后兵分两路,从河北临漳与河北井陉,呈南北合围之势夹击赵国。到那时,纵然李牧有三头六臂,也是分身乏术。
嬴政最终采纳了李斯这条计策,公元前230年,韩国国君韩王安投降秦国。随后,嬴政又出动南北两路大军攻赵。
赵王迁任命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秦国。王翦、杨端和兵分两路,顺利越过临漳与井陉,沿着上党郡南下进攻邯郸。
李牧则集中兵力,依靠长城天堑,先击退了杨端和北路军,后又趁势而下,截断秦军粮道,王翦只得原路返回救援。
李牧利用这种“围魏救赵”的战术,再一次击退了秦国。
《战国策·赵策四》:“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
李牧虽不敢说百战百胜,最起码也是领兵有方。面对同为四大名将的王翦,李牧也是毫不畏惧。在兵力不对等的情况下,依旧多次击退秦国。
可回过头来看看《大秦赋》,由于宫斗戏占据了《大秦赋》太多篇幅,以至于压缩了不少一扫六国的主线剧情。
为了烘托出秦国与嬴政的“伟光正”形象,李牧多次领军击退秦国,并非是这位武安君的功劳,反倒是秦国内部出现问题。
由于《大秦赋》这种剧情的安排,也让观众们误认为,其实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也没什么了不起。
然而同学们想想,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结束之后,秦国实力已位居七国之首。
自商鞅变法后,大秦国富民强,粮食充足。
公元前256年,东周投降大秦,也使得秦国可以从洛水顺流南下。
所以说,秦国当时实力已经非同一般,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这是其他诸侯国所不能相比的。
秦王政十八年,秦国在灭韩之后,大举进攻赵国。但赵国当时有李牧,秦军虽经苦战,但胜负未分。
王翦自知李牧是个硬茬,有他在,赵国就可保一时平安。于是便向嬴政献出反间计,提出必须要先除掉李牧。不然,大秦暂无任何东进可能。
后面的事情大家应该都清楚了,按照《大秦赋》中的剧情,赵国宰相郭开暗中收受秦国贿赂,向赵王迁说李牧坏话。最终武安君李牧被剥夺兵权,落得一个惨死当场的结局。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而李牧一死,赵国基本就已经失去了支柱,最终亡国。
所以不管是从《大秦赋》这部影视剧,还是从历史的相关记载来看,李牧都是带兵有方,也是当时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
所谓“李牧死,赵国亡”,也是对他军事实力的一种认可。
然而《大秦赋》中,张鲁一饰演的嬴政提及李牧时,也显得有些无可奈何,或许有一丝惋惜。
那李牧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如《大秦赋》中所说,是被郭开陷害致死,还是另有他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