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
理工,是一个广大的领域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天文、数学及前面六大类的各种运用与组合。理工事实上是自然、科学、和科技的融合。
在西方世界里,理工这个词并不存在;理工在英文解释里,是自然与科技的结合。理工二字最早是19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从国外的Science和Technology翻译合成的。时至今日,但凡有人提起世界理工大学之最,人人皆推麻省理工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
其中理工有物理学—研究自然界最一般的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的科学,生物学—研究有生命的个体的科学,工程—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人类问题的领域。
扩展资料
理工大学有很多,取名为理工大学就是为了突出大学的办学特点,一理工类为主的高等教育。例如国内工科特色较突出的高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很多人通常会误解某些专业的学习方向,误入门槛后才追悔莫及。比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编导专业,其实是一个大类的分法,确切应理解为“编导类“专业。它可细分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导演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等,而某些专业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则又可细分为好几个方向。
百度百科-理工
重庆的公立高校有些历史比较悠久,除了重大是1929年建立之外,西南大学的西南师范部分可以追溯到以前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川美可追溯到以前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此外,重庆理工大学也是解放前就成立的。
重庆理工大学以前叫重庆工业学院,所以老一辈的人习惯叫工学院。同样的还有师院(重师),美院(川美),教院(重庆教育学院,现在的二师),建院(重庆建筑学院,现在的重大建院),交院(重庆交通学院)等。不过,理工的历史是从1940年开始的。陪都时期的1940年,成立了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因附设在兵工署第21兵工厂(长安厂),故简称21厂技校,对外化名为“士继公学”,培养兵工人才,这就是理工大学的前身。虽然21厂在江北,但它的技校却在九龙坡。解放后1950年代,21厂技校改名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一机校)。
1965年升级成重庆工业学院。所以重理工也是抗战烽火中走出来的。虽然重庆理工在重庆本地分数线不高,只能算二本,但其实它的理工专业还是很不错,特别是车辆工程等王牌专业,绝对不差。整体可能比成都理工差那么一点,毕竟成都理工有博士点,重庆理工迄今为止只有硕士点。重理工最老的校区在谢家湾靠近杨家坪的那一片坡上,并不大,2005年过后逐步搬迁到巴南花溪新校区,老校区基本废弃,只剩一些旧的家属楼和一栋创业园,教学楼和学生全部搬走。
确实老校区太小,现在学生两万余人肯定装不下,所以搬新校区也是必然。而现在重理工又在渝北区龙兴附近修了个两江校区,把大一新生搬到偏僻的地方。城市交通:高铁飞机都有,城市内公交,共享单车很方便学校周边:对面是红街美食城,距离七彩广场,吾悦广场,万达广场都不远。
宿舍:六人间,是那种两个上下铺床,两个上床下桌(下面一共六个桌子,大小参考高中课桌),宿舍有地板,有独卫有空调。水电不收费(空调单交钱)。节假日福利:学校很重视学生情绪,基本每个节假日都会发发补贴。
重庆理工两江校区宿舍均为高层公寓房,最高楼层22楼,一栋楼有五个电梯分层电梯,同时每栋宿舍的一楼都配备有洗衣房和打印机。没有这一毋两江寝室为四人间,上床下桌,独立卫浴,小阳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衣柜以及书架,每个寝室看到南大对作在是也会配备一台空调。毋除此之外,两江校区的寝室是不断电的费公寓内有羽毛球场地,篮球场,乒乓球台,五人足球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