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繁殖特点
成年公鸪重0.75公斤,母鸪0.6公斤,人工饲养的鹧鸪,年产蛋可达80枚以上,受精率以上,受精率达85%,孵化期18天,孵化率可达90%.
:种鸪的选择
做种用的母鹧鸪必须身体强壮,体形匀称,毛色光亮,活泼好动,眼明,脖小,头形后翅。公鹧鸪体高、头大,胸脯宽,羽色深,肢爪桔红,好斗。12周龄时,公鸪体重要达到0.60~0.75公斤,母鸪体重达0.5~0.55公斤。
:饲养管理
1.笼舍和场地的选择:笼舍可因地制宜,根据饲养规模,可采用箱式加小运动场和舍式加大运动场,运动场用尼龙网或铁丝网罩住,内设若干个栖架,场地四周开设排水沟,保持场地干燥,育雏可用网箱饲养,育成和成鸡采用地面养殖。
2.管理:雏鸪对温度非常敏感,必须注意防寒保温,1周龄温度为37~35℃,以后每周降低2~3℃,中鸪的适宜温度为22~20℃,成鸪为25~18℃,饲养密度为:1周龄60~70只/平方米,4周洗澡一次。
3.饲料及饲喂方法:
***1***饲料 鹧鸪的常用饲料配合比例为:谷类***玉米等***占60%,豆类占20%,动物性饲料***鱼粉等***占5%,青菜类占5%,矿物质占3%,砂子占2%.
***2***饲喂方法 雏鸪出壳12~24小时后开食,料中最好掺入0.1克酵母粉和0.1克磷酸钙。开食可把饲料直接撒在塑料或报纸上,让雏鸪自由采食,日喂4次。若用母鸪孵化,仔鸪出壳后前两天可由亲鸪嗉囊中分泌的乳汁喂养,亲鸪不愿哺育,必须人工饲喂,带仔的鹧鸪在白天喂2次即可,并供给清洁的饮水。
:疾病防治
鹧鸪舍要定期进行消毒,发现异常及时检查,适时进行新城疫免疫,防治慢性呼吸道病、黑头病、球虫病、白痢病等。
鹧鸪繁殖技术要点(鹧鸪人工环境里的繁殖)
鹧鸪养殖技术中鹧鸪选育注意是每一个鹧鸪养殖场要留意的事情之一,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鹧鸪繁殖要选好优良的品种和适宜的孵化场所,才能保证孵化出来的鹧鸪苗是比较好的。
鹧鸪选育过程中要注意
制种过程中种用鹧鸪的选择
制种工作主要是繁殖纯系,种用鹧鸪应选择符合本品种特点的健康个体。次选择在1周龄内去掉弱雏、畸形雏等,将健壮雏鹧鸪按种用的目的进行饲养和管理。第二次选择在13周龄,第三次选择在28周龄。后两次选择除注意品种特征外,还应注意选择健壮、个体大而不肥,脚趾齐全(正常4趾)、羽毛整齐和毛色鲜艳的个体。要特别注意毛色。
由于育种工作中常采用自交等杂交手段使后代发生遗传分离,劣质的个体一是体形小,二是毛色变浅,甚至翅膀上部分羽毛完全变白(白化病),面颊上有一大块白斑或变色斑,全身羽毛颜色浅淡的是低劣个体,要注意淘汰掉。
从当年的育成鹧鸪中选择出来的种用鹧鸪一般可使用2年。作为种用的年,其繁殖期一过,应及时淘汰产蛋量低、繁殖性能差、活力差的个体,择优继续作为种用鹧鸪饲养和管理。作为种用的第二年,其繁殖期后,一般都应予以淘汰。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
娱乐性(即是为了观斗)的鹧鸪(特别是雄性鹧鸪)要求体形灵活,头大喙锐,脚爪粗壮有力;食肉及食蛋的种用鹧鸪,主要按以下特征进行选育:种用雌鹧鸪要求既有健壮的身体和很好的食欲而又不太肥胖,不要4、5月龄以前产蛋的。因为太肥胖的雌鹧鸪是不会产蛋或影响其产蛋的;早熟(早产蛋)的雌鹧鸪所产蛋的质量较差,而且自身的体形也不会大。
另外,雌鹧鸪必须体形匀称,毛色光亮,羽毛鲜亮,活泼,脖小细长,头形后翘,眼睛明亮,不胆怯。种用雄鹧鸪应该是身躯高大,骨架结实,胸脯宽大,头粗大,羽毛深色,面颊鲜艳,喙漂亮,从脚趾到脚爪呈清一色的橘红色。
繁殖优良品种,保持种群数留作种用繁殖的鹧鸪种群数不应低于500只。
1认真挑选种鸪
选好种用鹧鸪是提高受精率和产蛋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雏鸪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选留方法一般采用表型选择、后裔测定、同胞选择和系谱选择4种。基于目前许多养殖场基础资料积累不够完整,普遍仍采用表型选择法,具体步骤为:
(1)初选。在出壳不久的雏鹋期进行。其选留要求是:双眼圆睁有神,两腿稳健,眼、脚、爪正常,雏鸪拿在手中挣扎有力;喙上下平整,叫声清脆响亮;泄殖腔附近干净.没有黄白色稀粪沾污;腹部和脐带收缩良好,被毛均匀覆盖;个体较大,体重不低于12克。初选留种效应比实际需要数多30%左右。
(2)复选。在鹧鸪13-14周龄进行。选留标准:眼圆大有神,喙短宽且稍弯曲,头颈匀称,背、胸平宽;脚趾齐全正常,站立姿态端正,步伐自由,行动灵活;体重雄性0.6公斤、雌性0.5公斤以上,体长35厘米以上。选留数比实际需留数多l5%-20%.雄雌比为1:2-3。
(3)精选。在28周龄进行。要求与复选相同。按1:3的性别比例组群笼养或按1:2组群平养。
2配种方法得当
配种方法主要三种,即大群配种、小群配种和个体控制配种。应根据饲养方式和育种需要,园地制宜地选择。
(1)大群配种。适宜地面平养方式,雄雌比例以1:3-5为宜,配种群数量50-100只,使其自由交配,受精率可达90%以上。这种方法无法确知父母,系谱不清,久而久之种群质量易退化。
(2)小群配种。适宜笼养方式。雄雌比例以1:3-4或3:9-12小笼混合饲养,小范围进行自由交配。这种方法因数量范围小,易观察掌握雄性交配的能力,及时淘汰表现欠佳雄鸪。
(3)个体控制配种。适宜小笼专配方式。即将1只雄鸪放入笼中后,然后再将1只雌鸪放进笼中,让其交配,待完成交配后,取出雌鸪,隔一段时间再放进第2只。这种方法雄鸪精力损耗少.1只雄鸪可配5只雌鸪,而且系谱清楚。
(4)提高受精率的措施。为使繁殖配种期能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应采取以下措施:①种用鹧鸪必须健壮,以保证有足够的交配能力;②选用最佳配种年龄,一般以性成熟的第1年和第2年为好;③应保证充足的营养需求,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等;④切实保证无疾病发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8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