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挑战杯获奖名单
大学生挑战杯获奖名单:张乐阳、汤宇轩、杨凯翔等。
1、大学生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2、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3、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注意事项:
1、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2、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3、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
4、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时间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
1、两者在比赛侧重点不同,大挑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而小挑更注重市场与技术服务的完美结合,商业性更强。
2、小挑奖项设置为金奖、银奖、铜奖,而大挑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3、大挑发起高校可报六件作品,其中三件为高校直推作品,另外三件要与省赛组织方协商推荐,而小挑只能推荐三件作品进国赛。
4、大挑有学历限制而小挑没有,大挑分为专本科组、硕士组、博士组分开评审。
5、大挑国赛最多可以报八人,而小挑最多可以报十人。
6、大挑比赛证书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教育部 、全国学联、举办地人民政府的章,而小挑证书只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教育部 、全国学联的章。
扩展资料: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类竞赛,承办高校为国内著名大学。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挑)。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
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1)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从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挑战杯”竞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着增强。
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竞赛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
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第二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第五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级博士研究生胡铃心等。
(2)引导高校学生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渠道。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让“挑战杯”竞赛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挑战杯”已经形成了国家、省、高校三级赛制,广大高校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工作载体,把创新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使“挑战杯”竞赛成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
(3)展示全体中华学子创新风采的亮丽舞台。香港、澳门、台湾众多高校积极参与竞赛,派出代表团参加观摩和展示。竞赛成为两岸四地青年学子展示创新风采的舞台,增进彼此了解、加深相互感情的重要途径。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挑战杯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时间介绍如下:
3月17日至19日。
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2023年3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
2023年3月19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京闭幕。
赛事组别:
本届竞赛设置了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5个组别。?
主办单位:
该赛事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社部、中国科协、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
赛事规模:
自2022年4月启动以来,共吸引全国3000多所高校的140多万名学生参赛,累计提交33万余个项目?[5]?。共吸引来自3011所高校的142.4万名学生参赛,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和全国决赛初评,463个项目进入全国决赛终审答辩。
赛事记录:
2023年3月19日晚,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闭幕会上,北京理工大学获得本届赛事的最终大奖“挑战杯”。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参赛团队获得2银1铜,并获得全国“优胜杯”。
2023年3月19日晚,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闭幕会公布,在本届赛事中进入“挑战杯·元宇宙”体验的用户共同完成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多人线上参观虚拟展览”的挑战。
本届“挑战杯”创业竞赛,经过校赛、省赛和全国两轮文本评审及终审答辩,共遴选出154件金奖作品、309件银奖作品、1079件铜奖作品,60所高校获得“优胜杯”。
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作品“便携式全固态深紫外拉曼光谱仪”荣获银奖 。
2023年3月,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由济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一学生团队完成的《百“噬”之利–新型水产养殖杀菌剂》获得金奖。
2023年3月19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上,北京交通大学“Bixo——世界首创的双向线驱动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团队获得了银奖。
2023年3月,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011所高校的142.4万名学生参赛,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和全国决赛初评,463个项目进入全国决赛终审答辩。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安徽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均斩获全国金奖。?
2023年3月,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总决赛上,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数字传媒系学生陈露露带领的《彩剪中国》项目团队荣获大赛铜奖,这是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在该赛事上首次获奖。
2023年4月,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终审决赛结果公示,江苏大学斩获国赛金奖1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