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有没有关于写碗窑古村的作文?要400字左右.作文水平没有那么好。。现在急用

近日,借参加在碗窑举办的古村落瓷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之机,笔者来到了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镇的碗窑古村。

有没有关于写碗窑古村的作文?要400字左右.作文水平没有那么好。。现在急用

碗窑古村地处苍南县玉龙湖河谷中上游,在桥墩水库尽头、浙闽交界处,符合古人地域偏僻、环境闭塞、水源丰沛、土壤肥沃、风景优美、安居乐业的建村思想。碗窑古村落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融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以手工业工场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态,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堪称人文景观之一绝。

古代历史中的碗窑

碗窑依坡而筑,每条窑有八九格,故名“阶级窑”。古代工匠充分利用水力建成八级水碓,计有46个捣臼的半自动生产流水线。村落中至今仍保留着300多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

地处偏僻的村落,仅数十户人家,背山面水,竹树婆娑,屋舍俨然,房子依山就势,道路崎岖婉转,水涧潺潺湲湲,山地星星点点,房前屋后,瓜果满园,晨炊暮霭,鸡鸣犬吠。几百年来,村民们以烧制陶瓷为生,间种几分薄田,闲读几句诗书,朝也安然,暮也安然。碗窑古村居民讲的基本上是难懂的闽南话,却丝毫不影响他们一直以来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交流。

村子里有新修葺的水碓、古老的吊脚楼、建筑风格素雅的路廊、构筑精致的戏台、卵石铺砌的古道。几位前来凑热闹的少女穿着畲族的传统服饰。据碗窑博物馆的资料显示,碗窑古村落的始祖来自福建长汀一带,最早的落户者姓巫,从事陶瓷制作。而后,其他杂姓陆续迁来,遂成规模颇大的一座山地型村落。明朝末年,朱氏文孝公始迁礁滩碗窑,沿溪东西走向拓荒创业,制碗烧瓷,安身立命,并建宅院与村东涧岸边“竹林脚”。

清朝初年,宅院毁于火灾,朱氏三世祖凤儒公另觅宅地重建家园,相中了兼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石壁脚”。夜间投宿草寮,梦见一穿甲戴冠之士,伸足踢之,称“此地乃吴所有,勿能动土”。凤儒公笑答:明朝属汝,清朝归吾。冠甲之士哑然顿遁。凤儒公便率领儿孙择日破土,开山填地,建造房舍,坐北朝南,正屋兼厢房共11间,一层木质建构,采用溪涧里的蛮石垒砌庭院,在宅院四维山地遍植柟木、香樟、枫杨、松柏等树木,院前拓池塘一方,养殖红灰等各色锦鲤。朱氏族人以制瓷为主业,农耕为副,并倡导耕读,于房子正厅设书塾,延请名师,为子孙传道授业,礼仪传家,并颇有成效。

唯一完整保留的王氏龙窑

村落中间的路廊里,漆器、剪纸、陶瓷等各色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封建时代村落的最高档文化娱乐场所古戏台建筑精致,飞檐翼角,造型别致。边上的碗窑古龙窑早经恢复,现在已经成为外来旅游者必游的去处。龙窑由土砖拱成,洞口高度为1.5米,窑洞深7米,每只窑洞里面分三级台地状分布,龙窑沿着山坡依山就势,层层叠叠,共有17级。清末民初,碗窑制瓷业最为鼎盛时,碗窑古村共有龙窑18条。由于龙窑以制碗为主,特别是荷花盖碗最负盛名,以前碗窑村男子制作碗具,女人就为碗具上画,一般为如意草或宝相花图案为多。现存的古龙窑于清朝康熙年间由王氏建造,一直沿袭使用至今,这也是碗窑古村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一条龙窑。路廊一侧爬满野藤的高大院墙内,一只高大的烟囱顶天而立,这硕果仅存的碗窑烟囱俨然成为碗窑古村的标志性建筑了。

走过古老的村间石砌山道,沿着山路走向后山,修整平坦的栈道将我们引向村落自然景观。栈道沿清清的水渠而建,栈道外侧用木栏杆牢固地维护着。山上野花还在争奇斗艳,开得烂漫。

忽然耳边响起了“轰鸣”的水声,碗窑古村竟然有深藏不露的龙潭峡瀑布,心绪刹那间兴奋起来。没走几步,一挂银色水帘从一排齐整的碇步齿间整齐地向下面的山涧凌空滑落,在下面不远处则形成了湍急的瀑流,俨然一条性格急躁的白龙。瀑布不是一条两条,也不是一级两级,而是大瀑衬小瀑,瀑布连深潭,深潭依陡崖,陡崖披绿意,绿意漾诗情。平日里看瀑布,要么是涓涓细流,要么是一览无余,而这儿却是奇景叠现,顺着水流从栈道逐级而下,仿佛置身于云里雾里,瀑布隔着五六十米远,不时将水汽往我们这边送,使我们不敢理直气壮地站在那里捕捉镜头,水汽很快就会将相机镜头模糊,好像是瀑布在提醒我们:欣赏瀑布要用人类天然的眼睛,而拒绝使用机械镜头。

领略了富有文化底蕴的自然美村,观赏了美轮美奂的旖旎风光,中午桌子上款待的菜肴又是别样的丰盛,地道的农家菜味道鲜美,令客人们大快朵颐,而清醇的果子酒使人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微醉的状态,是酒醉人,还是人醉景?我早已不明所以。

1.光照

如意花喜欢阳光,也耐半阴,但害怕强光曝晒,不然会使其生长不良,植株变得矮小,叶片变黄,边缘焦枯。通常夏季进行遮阴处理,或放于大树底下,有充足的散射光可使叶片保持翠绿而有光泽。光照不足时,叶面缺少光泽,斑点变得暗淡,而且难以开花。

2.温度

如意花性喜欢温暖,生长适宜温度为13-18℃。冬季耐寒,但最好维持温度在0℃以上更利于植株生长。

3.浇水

如意花耐阴湿,也耐干旱,喜湿润的环境。生长期应充分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不积水,不然会导致烂根。夏季失水较快,适当多浇;冬季需少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即可。

4.施肥

如意花生长期间需很多营养,应半月追施1次肥料,施肥要掌握氮磷钾的配合。过多氮肥会使叶片生长过于肥大、柔软而容易引起倒伏,而且会使抽生的新叶色斑变小,甚至完全变成绿色。冬季应停止施肥。

5.翻盆

盆栽的如意花每年春天要翻1次盆,地栽的每3-4年需更新栽种1次。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好;可在PH值为5.5-8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土中生长。基质可用腐叶土、园土、砻糠灰等材料混合配制。

扩展资料

马缨丹,拉丁学名:(Lantana camara L.),别称:七姐妹、五色梅、五龙兰、如意草、五彩花、臭草、臭金凤、五雷丹、五色绣球、变色草等,客家人称之为绵鼻公花,花美丽,我国各地庭园常栽培供观赏。

喜光,性喜温暖湿润,冬季温度需保持在5~6℃以上。常生长于海拔80~1500米的海边沙滩和空旷地区。

根、叶、花作药用,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祛风止痒之效;可治疟疾、肺结核、颈淋巴结核、腮腺炎、胃痛、风湿骨痛等(《海南植物志》)。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见有逸生,世界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 马缨丹(如意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