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在生活中人们是怎么人工养殖珍珠贝呢?

珍珠贝是一种热门海产品,广泛分布于闽粤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沿海地区。珍珠贝的种类很多,包括珍珠贝、大珍珠贝等。珍珠贝如何人工养殖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生活中人们是怎么人工养殖珍珠贝呢?

珍珠贝养殖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现在以人工贻贝养殖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1)准备阶段。

首先要培育和选择产珍珠动物,由于各种产珍珠动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要选择适合该地区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在养殖场,由于需要大量的产珍珠动物,通常需要人工养殖。从幼虫到可用个体,一般需要2-3年才能繁殖。对于幼贻贝来说,这直接影响到细胞集合的分泌功能、个体的生存能力和珠子的质量。

(2)珍珠养殖手术阶段。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养无核珍珠:手术分为生产和植入两个阶段。

膜的制作包括从蛤壳边缘膜上去除皮肤的外部制成细胞碎片,将它们加工并修复成5mm见方的碎片,清洗细胞碎片的正面并将玻璃板向上展开。添加保养液以备后用。插入是将准备好的小块细胞插入珍珠贝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外表皮细胞形成囊珠,它会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2.有核珠:有核珠和无核珠的区别在于需要准备珠核。淡水养殖珍珠的核可以用玻璃、玛瑙、大理石等材料制成,但最好以贝壳为核。然后经过漂白、抛光和水洗,清洗消毒后待用。珠核准备好后,就完成了插核和送细胞小片的过程。有核珠子使用的小块细胞只需要2mm见方,与珍珠一起发送。另外,如果模具在插入型芯后发生吐核,也可以插入无核的小片河蚌。

插珠的最佳季节是春末夏初,夏秋季是贻贝分泌珍珠的旺季。

(3)珍珠蚌的养殖。

无论是无核还是有核,珍珠手术后都要返回珍珠养殖场进行养殖,养殖场的环境与珍珠的生长速度有很大关系,水流规律,含氧量充足。食物旺盛,水温宜18~25,pH值7~7.5左右。在这种环境下,贝类的新陈代谢旺盛,分泌珍珠母的能力强,伤口愈合快,不容易死亡。在适当的周期年份,插入物可在10-20天内形成珍珠囊,并在25-30天内开始分泌珍珠层。

珍珠蛤在珍珠养殖场采用悬浮、网箱或地面种植方式养殖。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做好管理,防止贻贝病害和其他危险事件的发生。

以上就是珍珠贝如何养殖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有兴趣养殖珍珠贝的养殖户朋友。

贝类养殖的技术要点

珍珠贝壳养殖方法如下:

1、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2、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以育珠为主的池塘可以适量放养草鱼、鳊鱼、 鲫、鳜鱼、黄颡鱼等及搭养少量鲢、鳙鱼,以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

贝壳珍珠和有机人工珍珠哪个好?

淡水珍珠与海水珍珠的成分没有根本性的区别。淡水珍珠有3种氨基酸含量较海水低,2种与之持平,余下13种氨基酸的含量甚至较海水珍珠更高。

《中国药学杂志》1989 年第 5 期313 医院翁林福等对淡水珍珠粉和海水珍珠粉的化学成份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的化学成份基本一致,还有更多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淡水珍珠与海水珍珠均实现了人工养殖。淡水珍珠用的是无核养殖技术。 海水珍珠用的是有核养殖技术,因此有一个用贝壳或者骨头等做成的核;而淡水珍珠采用的是无核养殖技术,因此其组成是100%纯珠质 海水珍珠珍珠质厚度仅为0.3~0.8毫米,而淡水珍珠100%都是珍珠质。

如果要制得100%的纯海水珍珠粉,必须把核去掉,价格高得惊人。 所以现在人工珍珠很普遍,当然贝壳珍珠是天然的会更好。

滩涂贝类养殖技术的主要内容有:

(1)滩面的清整,将滩面播耕耙平,分割成若干块养殖区或轮捕轮放区,开挖环沟及中央沟,以利于进排水和雨季排放淡水。

(2)清除敌害生物,保证养殖贝类的安全。

(3)选择养殖种类,采用适当的移植或放养投放方式,如潮汐纳苗、移植亲贝、投放附着基采苗、投放人工苗种等,并做到放养密度适宜。

(4)做好防逃、防盗工作,对于移动性较大的贝类如文蛤等应采取在养殖区周围设置防逃网的方式进行防逃。

(5)合理养护,对于一个养殖区域进行分块,以便进行轮捕轮养,避免多次投放苗种,或采取捕大留小的方式,保证后续群体量的补充。

(6)做好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经常性的清除敌害,平整滩面,疏通沟渠,雨后及时排出淡水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9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