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西藏西藏(11)——骏马飞驰的羌塘草原

从小在平原上长大,看惯了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和收获时的满地金黄,却仍旧对带着野味的青青的草原充满着向往,那像宣纸一样随风摇曳的草地,摇晃的人儿心神荡漾。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恐怕连眼睛都会难以适应她的宽阔吧。

西藏西藏(11)——骏马飞驰的羌塘草原

曾经去梦想者去寻找草原,去寻找心目中的金戈铁马,却被生活以各种玩笑错过,终于有一天,我终于找到各种阴错阳差后的答案,因为草原终究回到达的,到达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羌塘草原。

“羌”,最初对这个字的认知是在大学的课堂上,当时学民族史,老师在诺大的投影仪上讲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历史事迹,后来对“羌”的认识是一本名为《羌在汉藏之间》的书。在藏语的释义中,“羌”指的是北方的意思,羌塘草原说的就是北方的草原,位于西藏地区整个版图的西北方向,青藏铁路从青海入藏途经羌塘草原,从北京西出发的那辆入藏的火车,是在早上八点多的时间经过羌塘草原的,所以,乘坐火车进藏的旅友们到时候别忘了撩开窗帘,看看外面辽阔的草原。

这是一片进藏必须经过的地方,呼啸的列车经过这里,自驾的车子经过这里,骑行的队伍也经过这里,如果从青藏线进藏,羌塘草原是你翻越唐古拉山后必然要邂逅的一个她。

她就像一个痴情等待的少女,静静的在那里,不离不去。

终于有时间一睹她的芳容的时候,时间是2015年的8月份。

因为工作的缘故,跟随一个摄制组去跟拍,拍羌塘草原上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赛马节。

所有的愿望就在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成真了,终于要去朝思暮想的草原了。

不过在出发前,年长的朋友说,要做好预防措施,我心心念念要去的地方,海拔在4500左右,比拉萨要高出1000米左右,很多人在拉萨没有高原反应,但是到了羌塘,就会高反的厉害。

所以,几乎是带着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出发的。

为了方便拍摄,我们从拉萨开着中巴车出发,随行的一位藏族老师带了一大盆土豆炖牛肉,真的是一大盆,只是简单的用保鲜膜盖着,保鲜膜揭开,香气在车里弥漫,纯正的拉萨小土豆炖的牦牛肉,完全藏式的做法,没有精致的切块,没有精致的容器,却是那样的诱人。用他的话讲,这就是我们一路的零食了,最好一路把它解决掉,因为到了草原,他这些吃食和草原牧民的食物,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呢。于是拿着刀子,把整块的牦牛肉分而食之,土豆也香的没有天理,可以说,那是我入藏之后吃过的最好吃的牛肉了,在到了羌塘之前。

车子行驶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我们开始进入草原区,然而距离目的地——那曲,还有一半的路程。八月的季节,因为雨水较少的缘故,满目的青草已经稍稍泛黄,远近视野里零落的散着几头牦牛,有大有小,有单有双,还遇见不少的羊群,肆无忌惮的过马路,完全没有一丝谦让的意味,我想,这才是草原该有的野性。

到达那曲的时间是下午的两点钟,并没有打扰当地的负责人员,随便找了个饭馆大家饱食一顿,便去宾馆办理了入驻。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草原的夏日的日落时间是八点多,所以大家准备休息一下四点左右去各个拍摄的地点先去了解情况,找好角度,等第二天一大早在牦牛离家之前做好拍摄。那曲是个很小的草原小城,但却扮演着极致重要的地位。火车进藏第一站就是那曲,汽车也是到此补给油料,对骑行者们来讲,这座城就是他们骑行中的一个港湾,中间那么长的路程,来到那曲,就象征着下一站拉萨的梦想的实现。

牧民的家,华丽但却不奢华,藏式的雕梁画栋,充满着宗教信仰的意味,屋子里干净利落,桌子上摆放着藏族老百姓接待客人用的奶渣,奶皮和风干牦牛肉。等客人落座之后,主人便端来自家做的酸奶。拉萨有个酸奶坊,在布达拉宫的西侧,黑底白字的写着“酸奶坊”三个字,很好喝,酸奶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进行了改造,放上人参果,别有一番韵味,平时很喜欢去。但是当在羌塘草原上端起这么一碗酸奶的时候,细细品尝,酸的那个纯正呀,顿时秒杀了所有的酸奶,这么新鲜,这么美味,没有任何添加剂哟,恨不得安居在草原之上,吃上一辈子的酸奶,也值了。主人很是热心的把奶皮掰成一块块发到我们的手中,那位从家带着牛肉的了老师很是“贪婪”的享受着这样的食物,因为饮食习惯的缘故,我不大喜欢奶制品,除了酸奶之外基本都不碰的。看着那位老师吃的那么香甜,就主动把我的分给他,他毫不客气的拿过来,操着很重的语音说,“哎呀呀,小王呀,知不知道,我老家就是羌塘的,我虽人在拉萨,但我的心呀,无时不在想这香喷喷的奶皮呀,太香了”。四十多岁的老师,一讲到故乡,立马恢复了孩童的模样。

牧民的院子不大,这个小聚居地只有五户人家,每家独门独院,院子之外是块空地,空地延伸到外面是辽阔的天地,视野被四野的起伏遮住,才见不到远方。

第二天,天刚亮,就爬起来,早饭没顾上吃,就爬到了车上,赶到牧民家。

牦牛每天早晨都要在家里挤奶,挤完奶之后才在诺大的草原上随意的溜达,觅食。

车子到达牧民家里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的映射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一列客运火车也从太阳的方向奔驰而来,同样带着光芒,仿佛这是一辆来自未来的列车。在昨天来的空地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牦牛,黑的的牦牛居多,纯白色的很少,黑白相间的小花牛好似脱胎换骨般没有了牦牛的模样,完全一头小奶牛的模样了嘛,摄像组紧锣密鼓的工作,我在大小的牦牛之间穿梭,看藏族妇女挤牛奶,看小牛之间打闹,不多久,它们就成双结对的奔向了那辽阔的天地,开启了一天美好的生活。

第三天,大致到了八月中旬,是羌塘草原上赛马节的开幕式。

拉萨的同事发来信息说,让我找好角度,拍几张开幕式的照片,他们要报道用,这么好的节目都不派人来拍摄,这帮家伙们太会省事了,我只好接受了这个重要的任务。

羌塘自古是个崇拜英雄的地方,因而格萨尔王说唱是羌塘文化的一大特色,根据现有整理出来的文字资料,《格萨尔王传》被评为世界最长的说唱史诗。看到说唱诗人们情绪激昂的叙说着格萨尔王的故事,让我的内心也充满着好心和激情,恨不得马上找来这部史诗一读,来欣赏这部史诗的波澜壮阔。

紧接着赛马开始了,首先表演的是骑手飞马捡地上的哈达。哈达被人们不规则的放在地上,骑手们在飞驰的马上通过自身的技能来捡地上的哈达,难度系数太大,连我这个观看的人都觉得危险系数高的难以理解,然而骑手们却探囊取物一样把地上的哈达一条条捡起,向看台上的我们炫耀着自己的成就,看台上人山人海,无不欢呼,这才是过节的氛围嘛,到处都是欢乐的海洋。刚想去寻找新的节目时候,一匹匹彪悍的骏马在身着节日盛装的骑手的驾驭下,从远方的一个入口呼啸而至,上演着速度与激情的较量,到达终点的骏马嘶鸣着宣布着自己的胜利,骏马的出现激发了观众们体内的荷尔蒙,大声的喊叫着,完全没有内容的呼喊,好似骑在马上的是我们,畅快淋漓的抒发着内心的激情。

赛马场的旁边是一顶顶当地人搭建的帐篷,帐篷内酒肉飘香,耐不住饥饿的我随便钻入一顶,被人塞到手中一把刀,说“桌上的牛羊肉,随便割着吃,桌上的酒随便喝”,哈,还有这样的好事,有些不相信,看到团队里另一个小伙伴已经在桌前大快朵颐了,我才安心坐下,割食眼前桌上的一大盆牦牛肉,牛肉是被胡乱剁开了煮的,块头大的一个人都吃不了,拿起酒杯向小伙伴碰了一下,欢喜的吃着这难得一见的酒肉宴,这次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嘛,负责给大家送酒肉的是位年龄稍长的阿佳,看我吃的那么欢实,就又递给我一大碗酸奶,忙向她说“拖基切(藏语中的“谢谢“)”,她还很不好意思,我吃的是你家的肉,喝的是你家的酒好不好,阿佳?不要让我觉得我在吃自己东西那么豪迈好不好,阿佳?。

想到那大块的牛肉,想到那抹酒香,不好意思,我还想回到羌塘。

第二十六篇:这些天的点点滴滴

4月8号嘉和客人退房,标志着清明及糖酒会圆满结束。

这阵太忙,没时间和客人聊天,所以也没啥特别的故事。但小事很多,点点滴滴汇集起来,让我很有写作的冲动。

先说31号到2号入住东北人之家的客人吧。他们一行15人,来自河南安阳一家保险公司。他们入住三天,我仅在安排住宿时陪他们聊了聊,后面就没管他们了。但退房后,领队的张先生却主动到小猪平台给了我5分好评,还留言感谢我到地铁口接他们、为他们准备零食水果,还特意强调“房东大哥很热情,值得推荐”。

说实话,每次看到客人好评我都非常欣慰。为这样的客人,我觉得做啥都值得。

还有入住嘉和六天的客人。他们一共13人,来自太原一家知名酒企,此行由公司老总带队参加糖酒会。这六天,我忙于青旅没怎么和他们交流,只是入住前帮他们接收了16箱酒;入住期间,我帮他们占占车位,偶尔碰到寒暄几句。但没想到,昨晚老总亲自来到我的青旅,送了我六瓶好酒,并告诉我这酒都是纯粮酿造,是他们公司专程带来送给糖酒会贵宾的。我欣然接受,非常荣幸。如果不是怕发广告的嫌疑,我真想拍照发出在这显摆一下。

昨晚,那个擅长奇门遁甲占卜的冰雪又来了。当我告诉她我把她写进民宿故事时,她特别好奇,非要看看我是咋写她的。看完,冰雪哈哈大笑,夸我写的很有意思还非常客观,她还特意更正,说她来我这来已不止5次。当看到涯友留言时,冰雪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立刻拿出手机拍照发给她师兄看。我莫名其妙,点开涯友留言看,原来有两条:一是“冰雪那个故事笑喷了”,还有一条是”很喜欢冰雪和她师兄的故事,期待后续“。我连忙问冰雪”涯友期待你的后续故事呢,咋写?“,冰雪说”就写我和师兄结婚了,还怀孕了“。呵呵,这个冰雪,实在顽皮。

大假期间,我在人间百态,唯有理解中讲述的小雨,她也来了。3号晚,我累得腰酸腿疼,刚躺下,小雨就来信问我有没有房;我说三栋别墅都客满,没房了。她可怜兮兮地说”孙哥,这一片我只认识你,现在都半夜了,你帮我找一间呗“。我只好爬起床帮她另找了一家民宿。第二天,小雨又来信跟我说她在那家住着不舒服,希望我一有空房能立刻告诉她,她想住我这。我听了感觉很温暖,被客人信任,也是一种幸福啊。

上面讲的都是大假期间令我开心的点点滴滴。其实还有两件让我郁闷的事,现在想起来还很纠结。

一件事是我青旅的一位月租女客,她近期的表现越来越差。为方便讲述,我在这暂且称她为”秋香“吧。

秋香年近四十、身材矮胖,是上月14号入住的。刚来时,独卫六人间只有她一人;她进屋时还嫌地板有灰,我当时听了很高兴,心想这个客人爱干净,我省心啊。没想到,后续发展,这个秋香让我最不省心。

秋香没来几天,就有十多名学生要长住三月;结果来看房时,秋香把房间弄得乱糟糟、满屋方便面味,那些学生感觉不好,没来。又过几天,那个酷爱骑行的小马入住,仅过一晚就要调房。我问啥原因,小马说秋香下半夜还起来吃东西、刷抖音,还在屋里转圈散步,弄得她一宿没睡好觉。我为此警告了秋香。

这次大假,为尽量减少秋香对客人的影响,我把她我调到了独卫四人间,并事先告诉她要把房间收拾好;万一有客入住,要注意安静。1号下午大假将临,我不放心,特意跑到秋香房间查看。结果公用桌上摆满了她从我厨房拿来的盘碗筷子、餐巾纸、空矿泉水瓶,还有一把菜刀;地上两个垃圾桶塞得满满的,都溢出来了;更恶心的是,她连厕所大便都没冲。我非常生气,很严厉地批评了她,又赶紧自己做了一遍清洁。

2号下午,女孩小朱在表哥的护送下住进了那个四人间。刚进屋没几分钟,行李还没放好,秋香就发飙了,大声撵女孩表哥出去,说她要换衣服。我刚好听到,立刻斥责了秋香。我说:”你在床上躺一天了,人家刚进屋你就要换衣服,是不是找茬啊?人家女孩出门,表哥不放心过来看看,有啥不对?你再这样,干脆别在这住了“。见我发火,秋香一声不吭。后来,女孩小朱强忍了三天,跟我提出要换房。她说秋香前两天跟她不说话,第三天却大半夜还跟她喋喋不休、聊个没完。刚好大假已过,我就把小朱就调到了六人间。

说实话,我真的很想把秋香撵走。因为自打她入住,已耽误了我不少生意,还给我添了很多麻烦。但我又于心不忍,有点可怜她。她来时是我到地铁口接她的,路上简单聊几句,我就知道她是遭遇不幸才从宜宾过来的,而且她对成都完全陌生。如果我不让她住,真不知她还能去哪里。另外前几天,她用厨房做饭,还特意给我留了两个小地瓜和两个小土豆,微信告诉我“谢谢照顾,这送你吃”。这一小小的举动,也让我心软。

另外一件烦心事就是那个贷款买房的月租客小郭,他也给我添乱。他才住半个多月,但他的物品已堆积如山,占据了很大空间。这次大假他回重庆了,我帮他整理物品,都感觉无处下手。本来八人间四十多平,非常宽敞;但让他的东西一堆,感觉乱糟糟、很拥挤,许多客人放行李都困难。而且,他的许多生活习惯我实在不敢恭维。比如洗澡,他一会嫌水热、一会又嫌水冷;我告诉他要自己手动调节,没有打开就恒温的热水器哈。再比如他看书,不能太亮、也不能太暗,暖光也不行,要白光才护眼。还有他用我的厨房免费做饭,每日两餐,不但荤素搭配,还要营养均衡;每次用完厨房还不收拾。我有次忍不住提醒他,他还振振有词,说秋香比他用的次数还多。我反问他:“你用厨房这么久,擦过一次地吗?倒过一次垃圾吗?”他不说话了。我接着又点了他一句:“你们这代人啊,想法真和我们不一样。换做是我,我肯定会力所能及帮忙收拾的。因为每天才二十元的房费,还免费使用厨房水电气和调料,每天做两顿饭。这样的条件,我觉得偶尔帮忙收拾一下,也理所应当”。

去除小郭回重庆几天,我算了一下,他也是这月14号月租期满。昨天我问他是否打算续租,他说要续。但内心里,我不想再接;因为他的东西太多,讲究也太多,我有点招架不住。

今天,我在这讲述的是大假期间的点点滴滴。实际上,民宿三年,类似的欣慰、开心、郁闷、纠结,我几乎隔三岔五就会遇到。

正所谓,有人就有江湖,有客就有故事。

故事无论大小,点滴现人心、细微见真情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0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