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一个关于金竹寺的传说

在重庆城,秀丽山水间隐匿着许多清幽雅致的寺庙,虽然重庆不是什么佛教圣地,但是这些寺庙依然庄严雄伟,佛音远扬。千百年来华严寺、罗汉寺、慈云寺等寺庙都香火兴旺,承载着人们安定平和的信仰,摩肩接踵的人们相继前来许愿观赏。除了这些香客众多的有名寺庙,你知道在老重庆城还流传着一个关于金竹寺的古老传说吗?

一个关于金竹寺的传说

朝天门处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两江汇合处,在明清时期,这里就是迎接皇家圣旨,朝迁命官的地方,所以朝天门周边的几条老街命名都与皇家天子有关系,比如接圣街、圣旨街等等。而这个传说就发生在清朝道光年间的朝天门,那时候在接圣街的街尾,有一家替来往商客运送信件货物的商铺,这类商铺名叫“脚行”,与我们现代的快递公司相似。这脚行里有一位名叫老陈的信差,有一天他接了一个“单子”,要经过“五驿、四镇、三街子、七十二塘”,共计一百零八里官道,才能从成都到达重庆。

当他长途跋涉,草行露宿十几天后,终于走到石桥铺,此地已距重庆城不远了。这时候天色渐晚,老陈只想躺下好好休息一番,于是找到一间客栈歇息。但是客栈里房客太多,没了铺位,正当老陈烦恼之际,一位和尚笑吟吟站出来,他说如果老陈不嫌弃,可以与他挤一挤。老陈日夜兼程,早已满身疲惫,自然顾不了那么多了,就与这位僧人合伙搭了铺。

这位游历的僧人对老陈说,自己是从华严寺来的,还问老陈是否是赶往渝城方向,两人相谈甚欢。随后这位僧人交给老陈一封信,希望老陈帮他送达到渝城,信封上面写着“交渝城朝天门外金竹寺长老收”,僧人还告诉老陈,自己昨晚梦见一位菩萨,托梦与他说,有一个赶往渝城的信差今晚将落脚这家客栈,而自己的这封信只有这个信差才能送达。老陈听完虽有些惊奇,但送信这小事只举手之劳便一口应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陈就起床准备赶路,他却发现合铺的僧人早已不见踪影了。老陈惦记着自己的公事,收拾完行囊也匆匆上路了。抵达渝城后,老陈赶紧交接了自己的公事,又想着那位僧人托付自己送的信件,于是便去朝天门四处打听。然而让老陈意想不到的是,辗转询问了几个人,都说不曾听说过这个金竹寺,老陈也十分疑惑,怎么城里一个人也不知道呢?随着天色已晚,老陈又找了一个客栈歇下。在老陈将要合眼睡下时,突然看到前方有人提着一盏闪亮的灯笼,灯笼上面印着三个大字“金竹寺”,老陈欣喜若狂,赶紧赶紧朝那个人跑去,才看明白原来是个小和尚。老陈便向小和尚询问金竹寺在哪里,顺着小和尚手指的方向,老陈看到朝天门的江心出现了一座宏伟肃穆的寺庙,如此巍峨,老陈心里疑惑:怎么之前一直没注意到呢?

放下心中的疑问,老陈还是紧跟着小和尚走进金竹寺,寺内佛光普照,清静庄严,雕梁画栋。老陈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别致幽静的寺院,随后老陈见到了手捏佛珠的长老,将僧人的那封信交给他,长老谢过后,老陈告辞。回去的路上,老陈发现有东西在寺庙周围亮晶晶的发着光,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簇簇茂盛的竹子,于是老陈顺手折断了一根,想着赶路时做杵路之用。

回到客栈后,老陈质问店主,明明金竹寺就在客栈下面,你怎么有意瞒我?店主百口莫辩,说自己一家三代在朝天门住了百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座庙宇。老陈回头看,朝天门外,茫茫江水,而金竹寺也早已不见踪影了,他手上折下的那根翠竹,居然变成了一根闪闪发亮的金竹!

老陈是个有故事的人。

认识老陈的时候,他已是一个50多岁的半大老头,是我父亲的同龄人。老陈虽已是天命之年,但依旧身材挺拔,脸庞英气十足,走路带风,说话中气满满。老陈个性爽朗、热情健谈,又为人正直,认真好学,爱思考,见多识广,自信和固执同在。

?老陈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学生。这是老陈一直引以为豪的。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经历十年浩劫的中国终于恢复了高考制度。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知识青年等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当年的老陈赶上了好时代,以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参加了1978年文革后第一次全国统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郑州的一所本科院校--解放军测绘学院。是当年老陈所在高中里唯一一个考上本科的学生。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绝对可以算的上是人中龙凤。老陈进入高校,学习航空摄影测量专业。大学四年毕业后的老陈进入福州军区武夷山测绘大队工作。1985年百万大裁军,福州军区撤销,合并入南京军区。老陈从部队转业,军旅生活结束。部队转业后,老陈又先后从事了各种工作。

? 老陈也是个身家千万的老板。老陈原本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转业后的老陈经过不断学习、探索、考察、积累后,不甘平庸的老陈选择创业。1997年,老陈回到家乡开启创业模式。

? 创业的老陈,白手起家,自己不断摸索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不断积累,逐步把自己的生意做得热火朝天,风生水起,从小作坊做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厂。据老陈回忆,他在创业阶段,自己身家最多的时候,资产高达千万。在那个年代,老陈也是妥妥的高富帅无疑了。

但天不遂人愿,造化总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高速化进程加快,新产品不断被研发,老陈所做的产品(轮胎骨架材料)逐步从辉煌走向黄昏,濒临被淘汰。加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银行贷款无法正常发放,老陈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最后以破产收尾。老陈的企业没了,资产都用于清偿银行债务,自己似乎也一夜回到解放前。从身家千万,到一无所有,各中滋味也许只有老陈自己知道。

? 公司破产经历让爽朗自信的老陈落寞了许多,经历了几年的“无业游民”似的沉寂后,老陈想明白了:往事虽不堪回首,过去的就让他过去,生活还是要继续。于是,老陈又开始琢磨,接下来做点啥。因为当年做企业时经常往返于上海,故老陈对上海这座城市很熟悉,老陈决定把上海作为自己重新开始的地方。老陈的女儿也是从上海的高校本科毕业。

? 说起老陈的女儿,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再插播点老陈女儿的故事。老陈每每提到自己的女儿,满脸都洋溢着自豪和满足。虎父无犬子,老陈的所经历的人生起伏,女儿收到的影响也是在所难免的。老陈的女儿很争气,从小就非常自律,不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老陈都是省心的。国外的博士毕业后,又不停的考了注册会计师、教师资格证、各种证书,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都有清晰而明确而的目标,不达目标不罢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再回到老陈吧。老陈来到上海后,投简历找工作,来到了rdr学院做了后勤管理的工作。来到rdr的老陈,吃苦耐劳,又脑筋灵活,无论是动手还是动脑的工作,都做得干净利落。经过老陈的努力,把rdr积年的老问题都做了比较彻底的解决:解决了空调的排风问题,让教务的同事们在夏天有了舒服的空调吹;自己亲手设计并裁剪出中国人民大学logo地毯,让rdr的地毯也上了不止一个档次;还拓宽了教务办公区域,改善办公环境,重新装修了学院的厕所…

? 后来,老陈做了班主任,管着几个专业几千学生,而且因为老陈玉树临风的气质及有磁性的嗓子,一直作为rdr学院重大课程活动的主持人。工作忙的时候老陈可以一个月不休息。后来老陈生病了,做了个手术,休息了一个多月。生病回来的老陈,虽然没有以前精神了,但还是那么的兢兢业业,虽然因为性格耿直,说话直接,偶然被学生挑剔,但老陈还是一如既往的对工作投入着极大的热情。老陈对人热情,工作上需要帮忙,喊一声“老陈,来帮忙”,定不会被拒绝。老陈保持了自己在部队里的习惯,平时喜欢哼哼歌,红歌,老情歌,都很在行,嗓音也不错,可高可低,还有磁性,像是受过专业训练,同事打趣老陈是“rdr刘德华”。有一段时间,我曾一度想去打卡成都,就是因为被老陈饱含深情哼唱的“成都”感染。其实,有时候看到即兴哼歌的老陈,我时常会想起我那同样爱唱歌的爹,只是我爹没有老陈会唱的歌多。后来,老陈凭借独特的外型及嗓音条件,加入了颇有名气的上海爱乐乐团,并参加了上海市委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我们从东方卫视的屏幕上看到的在台上唱着红歌的老陈,也算春风得意了。

? 老陈虽然洒脱,平日里大大咧咧,但是毕竟自己也是做过企业的老板,对于现任老板的挑剔和苛责,老陈是不能接受的。而我们的老板却是有些任性的,有的时候会在没有完全弄清楚状况的情况下,会说出比较严厉的话。有一次,晚上下班之后,老陈一直未离开办公室,恰我值晚班,我就问他为啥不走,他说要等老板来讨个公道,自己明明做对了,还莫名被批评。那一脸委屈不平的样子,像极了一个被长辈误解而不服气的小孩儿,又像是个“士可杀,不可辱”的战士。我劝他淡定,不要做无用功,但直性子的老陈还是坚持要等。所幸,当晚,老板一直在面试,老陈终于放弃为自己“讨公道”,下班回家。

? 原本以为一切已经平息,老陈已经不再执着于“讨公道”了。但在老陈在人大人学院度过了第九个年头后,在即将满60周岁退休的前半年,老陈提出了离职。

? 同事们都劝老陈,让老陈再忍忍,再熬熬,至少等到退休再离职吧。老陈说,不等了,不忍了,我有自己的安排。人生嘛,就这样,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人生的大起大落都经历过了,人生总是不好说的。他告诉我们,这次他真的要离开了,那时我从他眼里看到了光,那是每一个即将脱离工作的苦海,获得自由和释放的光。

? 是的,老陈是个见过大世面,经历过大事的人,他不应该在这个小天地里墨守成规,他应该去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自己的精彩故事。老陈说,他要请一个人写写他的经历,把他的所经历的经验教训告诉后人。我开玩笑问老陈,是哪一方面的呢,还有什么更加内幕的“机密”我没挖掘出来么?老陈说,他不想让熟悉的人知道。我尊重老陈的选择。

?虽不舍,但我祝福老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2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