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西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藏梦
西藏,这是一片令人朝思暮想的雪域高原,无数的人们都向往着这片纯洁圣地。不知何时,心中就有一个去西藏的信念。第一次进藏还是选择了乘火车,一来可以慢慢适应高原气候,二来可以看沿途绝美的风光。而没有选择骑行川藏线,那是因为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我很羡慕那些骑行西藏、穷游徒步或者徒搭进藏的人们,因为没有足够的意志力的话是无法支撑他们最终抵藏的。
在两天两夜几近50个小时的火车旅途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旖旎的风光。有那些把西藏作为毕业旅行最终点的大学生;有和我们一样,对西藏充满无限向往的热血青年,也有重拾记忆、回味同学情、致敬青春的“老三代”。
一路坐着火车,翻过巍巍昆仑山,念青唐古拉,越过楚玛尔、沱沱河,在可可西里与藏羚羊结伴而行,在羌塘高原上与错那湖美丽邂逅,从车窗往外去感知那真实的西藏。没有哪一条铁路能如青藏铁路那样给人以震撼,它如一条钢铁巨龙蜿蜒前行,越戈壁草原,飞越裂谷天堑。
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铁路沿线,时不时会发现那些孤独而坚挺的身影在寒风中向疾驶而去的火车致以军礼,而他们就是这条天路的守护人。我想,我该把掌声送给他们,送给那些为青藏铁路流汗洒泪的铁路人。 一路上你收获的绝不是简单的美景,更是冲击心灵上的震撼和刺激。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耸立,壮观巍峨。达拉宫面前都拥有着宽阔的现代广场,广场上竖立着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这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观光布达拉宫留影纪念的重要地点。 站在这里停了很久,看着人来人往,有说不出来有什么感觉,就好像梦里来过一样,会想到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的爱情。
八廓街 八廓街引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八廓街也是拉萨一个必须要来的地方,适合街拍与买纪念品的地方。 这条街上,尽是踩着慢节奏行走的人群,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沧桑与故事。
小昭寺 小昭寺始建于唐代,与大昭寺同期建成,7世纪中叶由文成公主督饬藏汉族工匠建造。初建时仿汉唐格式,崇楼峻阁,金碧辉煌,极为精美壮观。后经数度火焚与修复,该寺建筑坐西朝东。建筑物朝向东方,据传是文成公主悲思汉唐之故,入蕃时从内地召来建筑师修建的。
大昭寺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去大昭寺非常方便,从布达拉宫步行就可以到达,大昭寺位于老城区八廓街的中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 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岗巴拉山 岗巴拉山位于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岗巴拉山5030米海拔,4990米。
羊湖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水。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羊卓雍错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这是一个无可挑剔,纤尘不染的空明澄静的世界,她在藏族人心中被看成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
湖水犹如一面镜子平静无波澜,映衬着晶莹剔透的冰川和白雪,甚为壮观。湖水、雪峰和蓝天白云融为一体,让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此时此刻,所有的疲倦和不悦都会释然,让你躁动不安的心立刻平静下来。
但是有一点点遗憾,因为羊湖珊瑚枝一样的形状,你无论在哪个角度去看,往往很难窥见其全貌,130公里的湖岸线景色各异。也许残缺的美才是最美的,而那种美是美到让人窒息的!
朝拜者 虔诚的磕长头的朝拜者,好似这个世界都只与信仰有关。雪域高原的人好像就为给众生祈福而生,每天念经、转经筒、磕长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习惯。这片土地的山水与之人们的宗教信仰让西藏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所有的人向往这里,人们想去接触它,了解它,融入它。
为什么要去西藏?有人说去西藏是为了寻找信仰。在这个离天最近的地方,宗教和信仰可谓说是氧气,不可或缺!来到西藏,我才醒悟什么是最虔诚的信仰。
一路上遇到了太多人,常跪的信徒,投地膜拜,嘴里念着世俗不懂的经文,一圈又一圈。经历沧桑而虔诚的面孔,深深地震慑我的心灵,令我这些俗人惭愧不及。他们用身体丈量着信仰,一步一步通往无穷之路,而我们却不断地行走,寻找一个可以安放灵魂信仰之地!
在旅行的途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在摄影的世界里窥探人性之美
我是行摄生活,感谢阅读。
有一日,我翻到一本旧书。书本扉页里有这样一段话:我想带你去个地方,我呼吸过最纯净空气的地方。这里与我们的世界从未接触,这里的太阳·风马·天空·群星·温暖圣洁,无处再觅。这里有神灵庇佑的福祉,这里的遗迹虽然神圣却可以自由分享。我不再想你描述,我要带你去这个地方。
(一)
七月末,S城正是炙热天气,318国道上来往车辆如梭,我背了行囊正在等一辆班车将我远赴西藏的梦起航,我要去看枕下檀香飘缪《西藏地理杂志》以及萨顶顶《万物生》和旅藏诗人张子选《藏地诗篇》里提到的那个世界:雪域,经幡,神祗,喇嘛,圣殿,禅宗…
29日20点59分,小月,娟和我在锦城灯火阑珊,一川细雨时搭成T22成都--拉萨特快离开蜀地。
沿途风景从蜀国锦绣山河褪若可可西里草原苍茫,褪若沱沱河奔放,褪若青海湖平静,褪若唐古拉神圣。成群藏羚羊低头吃草,几头黑如滴滴水墨野牦牛在白雪皑皑山下漫摇遣步,湖水静谧仿佛进入酣甜梦,窗外似悬挂着幅幅中国古典写意画,一笔温润一笔豪情,一笔细腻一笔粗矿。窗与桌面处我放着自己惟一随身带着的《当这个世界还小的时候》,我极喜欢它的名字,内容是一些小故事我却并未深读几篇。绿皮车厢停在拉萨站瞬间,所有杂乱无章思绪暂静。脚踏着这方净土如所有旅藏人一般无异见这云低天蓝碧空,欢喜微燃。
(二)
太阳岛,世界上唯一一个白天日头都在正上方的地点,拉萨“日光之城”名字的缘由,光华兄如是说。它实际上是批发各种草药和四季衣衫,日常生活用品的市场。我眯着眼抬头望那耀眼的金轮,七八月本该流火天气,因这高海拔第一次觉得很冷。
撑伞路过神龙潭漫步向布达拉广场,当九百九十九间宫殿端正、巍然、屹立于面前,我默然颔首合手成什。这座圣殿,岁月积攒的传奇被世人传颂过千百遍再千百遍,我终于朝觐到你真身。
随僧于布达拉和神龙潭转经,手触在金铂的经筒上听前后缘人藏语祈祷想到历史如轮,辗过世人悲喜如芥朦胧间生出凄清来。若世间的旅程只为朝圣,途中餐风露宿虔诚如徒见得佛面也是不悔。然有些旅程踏破山河也到不了迦南之野,几世修为换与挚爱同游?
于色拉寺拜佛是在次日,它与甘丹寺,哲蚌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从山门外望去有雄鹰在山腰盘旋,我们本打算上山一探鹰的面目,因不熟悉地形只好作罢。
山下红袍藏僧、信徒、各国游人擦肩而过,朝圣者一步一跪仰望寰宇,我持香混在信徒里唱梵语歌,在佛龛前举着哈达虔诚朝觐。圣殿内僧人正在做晚功,佛堂里梵语朗朗,酥油灯光晕燃煷,禅香旋绕让人仿佛置身于现世之外,好似自己几千年来一直在这里打坐诵经不曾入俗。天涯社区大旗猎猎在《骑行川藏》里有语:风霜帝朝几轮回,不掩佛语诵经晖。寺内有许多巨石,上面雕刻着精美唐卡,颜料均是用天然矿物研磨而成,鲜艳无比,据说经年不退。我骤然沉静,想起张子选先生的一首诗:
“远方如病 病如我心 此心此病主要由你构成
凡药三分毒 一大堆歌舞和幸福
面壁观修绿度母 太静似鼓 擂我肚腹。”
将走时听其他游客问到山腰上小房子作何用途,导游解说是拉萨市惟一的天葬台所以这里一直有秃鹫,我们顿时色变,窃喜还好当时没攀岩而去。
(三)
8月5日参观西藏博物馆恰逢免费开放日,壁画彩绘、藏戏面具、金银铜器、鎏金琉璃、经书契文、玉石刻章、象牙净瓶以及当地乐器和服饰一一陈列展现西藏卷佚浩繁历史。有一个展厅讲述西藏发展史,是西藏从贫瘠落后如何走到如今的开明繁华,还有一个展厅将从海拔40米的北京到拉萨火车站3650米沿途的风景照片排列在一起间歇播放。我们坐在冰凉的地板上,一遍遍的观看和傻笑,直到脖子酸痛才不舍离去。
原本是下午报团去纳木错,不巧当天旅行团却已客满。我们仨女生不知从哪里生出的孤胆雄心,略谋简算决定自行去纳木错。翌日于东交客运站坐班车去当雄,车上全是藏民,可怜的我们语言不通只能睡觉。到当雄受到中央美院的驴友影响又决定徒步兼搭便车赶往纳木错,途中又与一对在香格里拉邂逅而结伴共往西藏的情侣相识。天空低低的坠着几朵云翳,伸手可摘。路边不知明的或黄或蓝或紫色小野花,偶尔探出它倩影惹得我们惊喜连连,玛尼石成堆簇拥着风马旗迎风而舞。
因这一路景致,我们已暂忘目的地,惊觉这才是真正的旅游和修行。在最后一辆便车上,与纳木错的日落终于千里相会,此时风在梳头,鱼在漱口,夕阳似新娘般娇羞。整个天空最初犹如如金乌坠地,后来缓慢渐变成似被顽童打翻了金粉盒于海洋之中的残像,金色与蓝色交融,如仙境般梦幻,最后只剩半个铜盘悬在山那边。
农历七月七情人节,凌晨五点半,我裹了牧人旅馆厚重毛毯气喘吁吁往能看见太阳跳出湖面的山顶赶去,在海拔4718米处我僵得无法言语。纳木错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千米,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千米,总面积为19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湖水最深处超过33米与羊卓雍错,玛旁庸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湖水主要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湖水清澈透明。
七点二十,曙光乍现瞬间,近旁念青唐古拉山山顶上陈年积雪泛着佛光,犹如时在故城,老友伴我身畔静默敷座,听我娓娓诉说经年别恨。直到摄影爱好者拉我入景才缓缓掩上回忆柴扉,以背对镜头拥抱这天神遗落人间的蓝宝石—纳木错。日头照得背包温烫时,红嘴鸥与藏獒声声相合,送我们与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告别。
(四)
颠簸回到拉萨市区,与旅伴驻足八廊街尾,看五只白鸽斜掠过澄净天空,然后稳妥停在对面大昭寺屋顶上;舍利塔上经幡随风摇曳,经文依稀可辨;桑烟从白塔里徐徐溢出洗涤苍生,苦行僧衣衫褴褛一步一磕头跪过人群和熙攘长街;板车载满干果蜜饯轱辘经过,墙垛下皮肤黝黑午睡小男孩睁开慵懒双眼盯着它暂停复又远去……
帧帧幕幕如一卷旧光影般平和。
八廊街商贾林立,摊面上法器,珠宝饰物琳琅面目,色彩斑斓。我又买一顶灰毡帽信步由景却在不经意间逛进“古修哪”书店,仿佛是神指引下的一场艳遇。“古修哪”全木书架上西藏宗教、文化、艺术、历史、地理、民俗等相关书籍如名媛淑女轻轻绕过身侧等你对她蓦然间惊鸿一瞥,离去时我携《西藏文学》而归。
10号与同伴会和,11号向圣地回望挥别。再见,我在拖垃圾上迎风起歌的灿烂模样,再见,在纳木错一人看日出,三人捡垃圾时的忧戚以及逃票慢慢走过沙棘丛在远处等我们的广元老乡,驻守纳木错的桑大河,一路给我们指导的驴友们,骑摩托车领路的藏族小伙,车高原小孩子黝黑纯真面庞,还有搭便车翻过5190米那根措山垭口时,康巴汉子呼喊那声:拉索……
舒国治《流浪的艺术》里有这样几句话:太多人终其一世不曾有此立于天地间之感受,其实何曾难了?局促市廛多致蒙蔽而已。惟在旅途迢遥、筋骨劳顿、万念俱简之后于空旷荒辽中恰能得之。我始终觉得一个人于荒野孤旅是种最决绝的姿态,最清醒、纯净、简单的思想。正如徐霞客山一程,水一程,为遍访名山大川探秘自然奥妙不惧野兽洪荒。行者无疆,处处皆可为道。
无论我这一生再去到哪里,再看怎样景致,西藏是我掩不上的一道黉门。我将永远铭记有一夜,夜凉如水,氛围安静得像是恶意袭人。我搬来椅子裹了厚厚的披肩在海拔四千米高原上与星群对望,衍生出群星见我多妩媚,我见群星应如是的错觉。天空中耀眼星群像是我在某个夏天翻出练习曲《849》第8条那篇一拍由八个三十二分音符组成的谱子般排列密集。因这样的星空我不愿闭上眼睛,心情恰如舞曲般愉悦,直到寒气浸骨,湿霜染鬓才悻悻回屋。
(五)
窗外铁轨上往来列车如鲫,背后一路格桑和青稞已经在为九月的秋雨论辩。绿皮车厢载着我向北远离,虽然我走过路,看过景,累过心,可我还是未曾摒弃身上的浮夸和躁动依旧带着我的草莽性情在路上走着。
这世界人来人往,我只得向马问路,殷殷探询于我现世归处。
以下是旅途中的一些片段: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24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