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饮水自动控制装置
设计畜禽饮水自动控制装置猪吃生湿料的猪每天平均饮水15次以上,几乎吃几口料就要饮一次水。为保证猪充足饮水,在给水方式上最好让猪自由饮水,因此必须设置自动饮水器。
自动饮水器的使用方法:先将贮水桶底部阀门开关关闭,然后打开贮水桶上部的加水开关加水,加满水后,把加水阀门开关打开,水就会自动流入每个饮水槽。当水流到5厘米深与注水的竖管相平时,水管就会自动停止向水槽流水。猪喝水时,水槽内水位下降,水低于竖水管时,水管里的水又开始向饮水槽出,使饮水槽内的水位始终保持5厘米深。贮水桶中的水用完后,再用上述方法加满水,继续使用。
自制自动饮水器的具体方法:按养猪头数和饮水量的多少,做一个贮水桶。桶的上部安装一个带开关的加水斗,也可直接与自来水管相接,桶的下部装一个带阀门的水管。水管直接连在各猪舍的给水管上。每个猪栏内要设一个够一头猪用的饮水槽,饮水槽要不低于12厘米,每个饮水槽上方要与给水管接一根竖管,竖管的下面要距饮水槽底部5厘米。
另外,自动饮水器也可以用小型贮水桶和底盘连接制成,固定在猪栏内。 两种自动饮水器 自动饮水器是实现畜牧业机械化的必备设备,现介绍常用的饮水器。
一、乳头式饮水器。具有便于防疫、节约用水等优点。猪、鸡用乳头式饮水器结构相似,工作原理也相似,但略有差别。猪用型是由饮水器体、顶杆(阀杆)和钢球组成。平时,饮水器内的钢球靠自重及水管内的压力密封了水流出的孔道。猪饮水时,用嘴触动饮水器的“乳头”,由于阀杆向上运动而钢球被顶起,水由钢球与壳体之间的缝隙流出。用毕,钢球及阀杆靠自重下落,又自动封闭。平时,由于管内水压,与推杆连在一起的阀芯被关闭。鸡饮水时,用喙推开阀芯即可使水流出。
乳头式饮水器易堵塞,对水质要求高,应在前端加装过滤网。鸡用乳头式饮水器,必须设置中间水箱,并通过水箱高度调节适合不同日龄鸡需要的水压。
二、。是猪用自动饮水器,由饮水器体、阀杆、弹簧、胶垫或胶圈等部分组成。平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阀杆压紧胶垫,从而严密封闭了水流出口。当猪饮水时,咬动阀杆,使阀杆偏斜,水通过密封垫的缝隙沿鸭嘴的尖端流入猪的口腔。猪不咬动阀杆时,弹簧使阀杆恢复正常位置,密封垫又将出水孔堵死停止供水。 1、最简单:两个槽,大槽和小槽联通,小槽的水被喝完了,大槽的水自动流到小槽来。连通器原理。但这个东西占地方,不好用。2、工业上用的最多的:用浮球阀自动补水;这就不用详细描述了吧?马桶就是这个原理补水的。3、最高科技的:在水槽里面安装高低液位报警器,然后通过电路控制电磁阀实现自动补水。 超简单的,搞一个水箱,水箱里有个浮子,浮子的一端连接在阀门上,浮子上升后,阀门就被关闭,水就不补充了,当水箱内部液位下降,浮子下降,阀门就打开补水。 这种东西外面很多的,都是制式的,用不着自己做。
养兔应该具备哪些设备
1、兔子饲槽
建议兔子养殖户均采用外挂封口式自动喂饲槽给兔子喂食。一般市面上的兔子饲槽分为加料口、贮料仓、采食槽和隔板等多个组成部分制成,即方便悬挂,也方便笼外加料。兔子采食的时候可以从笼口将头伸入饲槽内进食,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兔子扒拉或污染饲料。
2、兔笼
(1)种兔笼:种兔笼的体积相对较大,笼子的长度约为70~80cm,宽度约为70~75cm,笼前高度约为45~50cm,笼后高度约为35~40cm。且笼底板需与承粪板隔有一定的间距。
(2)幼兔笼:幼兔断奶、接种完疫苗之后需要放入幼兔笼中饲养。幼兔笼最好是以横向排列的铁丝笼,每个笼子长度为30cm,宽度为40cm,前笼高度为35cm,后笼高度为25cm,各笼子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间隔。笼子前可以挂一排封口式食槽,这样可以方便幼兔随时将头头伸进饲槽中采食。并且在每两个笼子的间隔中放置一个共用的草架。每个幼兔笼放置幼兔的数量最好控制在3~4只。
育肥笼:通常当幼兔体重达到1.5 kg时,需要放入育肥笼中饲养。
3、兔子自动饮水器
关于兔子的饮水器,饲主最好采用吊挂式供水系统,可以将家用饮水机上的纯净水瓶倒挂在兔笼上方,并且在瓶口一根塑料管,让饮用水连接多个饮水器,安在兔笼的后方。
4、兔子产仔箱
产兔箱是主要用以母兔产仔、育仔的设备。产仔箱需要满足保暖、透气、大小合适等条件。还有产子箱内的垫草及其摆放位置都对仔兔的成活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饲主最好采用密封式或洞穴式的产仔箱。
5、草架
草架是用以给兔子饲喂青饲料或粗饲料的食具。如果给兔子采用的兔笼是铁丝笼,则最好将草架放在两个兔笼的中上方;如果是固定板式兔笼,则可以将草架放置在兔笼门外的侧上方,不过为了防止饲草从草架外侧的缝隙中掉落下来,所以最好用铁丝将草架加密。
6、兔子粪尿分离式排污系统
兔子粪尿分离式排污系统是养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该设备可以大大降低兔舍内氨气的浓度,并减少兔笼气味对兔子黏膜的刺激,减少兔子感染性鼻炎和兔呼吸道炎症的发生。
以上及爪爪博士介绍的一些饲养兔子需要准备的一些设备,兔子养殖需要注意到各方面的细节,提高养兔效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3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