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掌握适宜的育雏密度?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3-12 20:31:47
育雏密度就是指育雏室内每平方米地面或笼底面积所容纳的雏鸡只数。密度与育雏室内空气状况、鸡群的整齐度、鸡群中恶癖的发生状况、房舍的利用率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鸡群密度过大,育雏室内空气污浊,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氨味浓,湿度大,环境卫生差,易感染疾病,雏鸡吃食拥挤,抢水抢食,饥饱不均,鸡群生长发育不整齐,而且还容易引起啄癖;鸡群密度过小,则房舍及设备利用率降低,人力增加,育雏成本提高,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生产实践中应根据雏鸡日龄、品种、饲养方式、季节、鸡舍结构等的不同适当调整密度。一般地,随着雏鸡日龄增长,密度一般适当降低。轻型品种的饲养密度要比中型品种高些。地面散养的密度应小些,网上饲养密度可大些。冬季和早春天气寒冷,气候干燥,饲养密度可高一点,夏、秋季节雨水多,气温高,饲养密度应适当低一些。鸡舍结构条件不良时也应减小饲养密度。雏鸡的饲养密度见表18。
表18 每平方米饲养雏鸡只数
肉鸡大多数采用地面垫料平养,下面所讨论的密度是指地面垫料平养时的饲养密度。
因为鸡只是逐渐长大的,最关键的饲养密度当然是出栏时的饲养密度。现较科学的做法是确定出栏时,每平方米面积可养毛鸡的总重量,而不是多少只鸡。总的原则是在开放式鸡舍(自然通风)条件下,每平方米出栏鸡总毛重为20~22千克:如果环境控制舍,则可30~33千克毛鸡重。由于饲养目的不同,出栏时体重不同,掌握的鸡群密度也不同,并要根据季节、气候等条件灵活掌握,适当调节。下面根据总的原则列出表4,以供生产实践中掌握执行。
" role="table
表4 肉鸡不同出栏体重时饲养密度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4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