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挡滑行和带挡滑行哪个更省油?
空挡滑行和带挡滑行哪个更省油?
大部分的情况下,其实带挡滑行比空挡滑行更省油,而且空挡滑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日常开车除了停车那种短距离的方便点以外,我不推荐空挡滑行。
滑行时发动机是否喷油与转速有关
化油器时代,空挡滑行确实省油
空挡滑行更省油这个说法以前真有,不过是远古化油器时代才成立的。
《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上面有论文,《汽油链锯膜片式化油器原理》上面讲。
化油器工作的原理,是空气进入化油器喉管的时候流速加快,让化油器内部的压强降低,与油箱产生气压差,汽油就被吸到化油器里面了。
就好比:我们用吸管喝饮料,吸管的空气抽掉了,压强小了,水、饮料不就上来了嘛,这个就是压强差了,不然吸不上来。
带挡滑行的时候,发动机仍然在高速地运转,在那边进气,化油器内就产生低压,所以燃油消耗自然就比空挡的怠速消耗要多一点。
说人话就是:空挡滑行的时候,怠速状态发动机转速低,低了进气就少,喷油也就少,就更省油了。
带挡滑行的时候发动机转速快,进气多,吸得多了,喷油也就多了,那是老底子的事情。
现在发动机多为电喷,喷油与转速有关
现在发动机喷油系统是电喷的了,基本上全都是了,它是通过车辆ECU自己来控制的,有人管的。
不踩油门的时候,发动机会停止喷油的,有个断油控制的,等发动机低于一定的转速,才会恢复喷油的。
想要省油就要让发动机的转速,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在临界点之上。
就好比家里的冰箱,平时是停止工作的,一旦冰箱里面不够冷了,它就会「哽」这么一下,就开始把温度降下去了,是不是?
我们经常听到冰箱的这一声,往往是它启动的声音,平时它都是在给我们省电的。
《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上面也有论文,《小汽车节油技术研究》上面讲。
测试了2台不同的电喷车子,不同的工况下,发动机的喷油情况,得出的结论几乎是相同的。
实验的结果是:空挡也好、带挡也好、上坡也好、下坡也好、平路也好、刹车也好、不刹车也好,只要不踩油门,转速都是保持在1400转以上,发动机就不喷油。
转速在1400转以下,发动机就喷油。你看,它都管牢的。
所以车子想要省油的话,反而就是发动机,把它控制在1400转以上,不踩油门的时候它就是不喷油。这个功能你把它利用起来,反而是真正省油了。
不同车型不太一样,但原理相同。
大多情况下,空挡比带挡滑行更费油
这么一来,我们只要比较带挡滑行和空挡滑行,哪个能更长时间地保持在1400转以上就可以了。
这个比较新颖吧?老司机听得有点奇怪。
带挡滑行其实是车辆惯性在带动发动机的运转,发动机的转速它下降得自然就慢下来了嘛,不喷油的时间也就更长了。
这就像玩手游吃鸡跳伞一样的,带挡滑行相当于降落伞打开了,「嘣」一下,落地的时间就相对来说长了。
相比之下,空挡滑行的时候,发动机和变速箱分离的,不然怎么叫空挡,对不对?所以发动机的转速是一个自然衰减的状态。
也就是说:它会更早地掉到1400转,然后就开始喷油了,耗费的油反而就是更大了。
还是刚才那个跳伞的例子,空挡滑行相当于是跳下来的时候忘记带降落伞了,直接就「bia」一下掉在地上了,那你下降的速度不就是比别人快吗?
《佳木斯大学学报》也有论文《轿车带挡与空挡滑行燃油经济性对比分析》上面讲。
他做了个实验,分别测了6AT手自一体、5MT手动、CVT这3种变速箱的车辆,在空挡滑行和带挡滑行的时候,滑行相同的距离,分别消耗了多少油。
实验结果是:滑行相同的距离情况下,只有手自一体变速箱D挡滑行,燃油经济性略差于空挡。
其他2种变速箱,以及手自一体变速箱的手动模式,带挡滑行的燃油经济性都是高于空挡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电喷车,大多数情况下,空挡滑行比带挡滑行是更费油的。
空挡滑行有一定的危险性
除此之外,空挡滑行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很容易失控的,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也是不建议空挡滑行的。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也明确规定了:下坡时候禁止熄火或者是空挡滑行。
都是规定的,哪怕是真的省油,你也不能这么干。
带挡滑行的时候,发动机对车辆其实是有一个制动力的,空挡滑行要刹车,就只能靠刹车片「叭」一夹,是不是?
高速行驶的时候,很有可能因为刹车「嗞」越磨越热,热了它就软,打铁的不就是红的才能打嘛?
它就有个热衰减,刹车距离就会变长,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事故,或者说是安全风险。
《湖北农机化》期刊上也有论文,《影响汽车性能的驾驶方式分析》上面讲。
变速箱处于空挡状态,如果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制动,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力有限,所以很难在短时间提供足够的制动力。
如果车子还装载了重物,或者长距离的下坡,车辆的制动系统会因为摩擦过热逐渐失效,制动距离就会变长。
高速行驶的时候,车辆空挡滑行的时候采取紧急制动,也是很容易出现侧滑、跑偏的情况,甚至会有翻车。
空挡滑行既不省油,还可能有危险
总而言之,空挡滑行更省油,都是过去的说法了。
现在大多数情况,同样的距离空挡滑行,既不省油,还有可能会出现危险情况,不是很推荐,并不是很划算。
摘 要:社区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具有自己特定的内涵。本文力图从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中,力图探求提高社区文化品质,开创新的文化品格的途径;同时,强调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关怀,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关键词:社区文化;民间资源;文化品格;以人为本
社区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是以社区为依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所表现出来的社区成员的生活方式、行为习俗、价值观念、知识水平、娱乐心态、审美层次、人文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社区文化具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也存在种种不足。如果把社区文化放在社会主流文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着眼点应该在于它积极的、光明的一面。
一、社区文化的民间资源及其民间立场
寻找社区文化民间根基确立的意义就是还社区文化以民间性的原生态,在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中寻求社区文化的生命意识。在我们看来,社区文化不仅其抒写有自觉的民间意识,而且还有着完全有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特点,以刺激文化的更深入发展。例如,社区文化具有自娱自乐、自我管理的特点,要求群众自发地组织和参与,因此,广泛发动群众是社区文化得以开展基础和关键。文化活动、文化设施和文化投入都要考虑群众需要,以内容上的多色调、题材上的多义性、意识上的多维化、形式上的多样化直接面向群众,使其能各得其所、自由选择。
民间立场是社区文化文化价值选择的落脚点。它以文化的形式揭示了当代社会蕴藏在民间大众之中的原始生命力。社区文化既是国家威权和社会主流文化精英认识大众的民间广场,又是大众超越国家和社会主流文化精英权力对他们话语进行模拟的广场,在充满官方秩序和意识形态的现实世界中仿佛享有“文化特权”,他们可以超越既定的价值规范与官方钦定的视野,按照生活自身的规律存在,诸如东北二人转等街头艺术,用或许是粗鄙的、插科打诨的语言和形式反映来源于民间的真实姿态和思想。
二、社区文化要重视提高自身的品质,开创新的文化品格
社区文化秉承了文化对自我生存状态的省察,以及人在现实环境的压力下对心灵慰藉的渴求。言说的自由及社区表达的快捷,无疑成了人们倾诉心声最恰当的选择。社区文化在艺术之思上,必须敞开自己的视域,借鉴、丰富自我的表现手段,只有如此,社区文化方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首先,要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重点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
其次,要向社会主流文化学习承担自身的文化责任。社区文化需要主动站在大众的立场,介入社会和现实生活,真正发挥出文化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意识,承担起引导大众的责任,赢得大众的尊重和认同,并且以教育为促进手段,提高群众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格。
三、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把社区文化建设真正作为社区内广大居民群众的一项事业来抓,正确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真心诚意地关心和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区群众的主体性得以发挥。
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重解决居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需求问题,致力于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环境,培养社区居民友爱、平等、和谐、参与、协作的社区文化价值观念,完善规范社区文化生活的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
同时,社区文化要注重人性关怀,大力宏扬人文提升的精神文化,将社区教育深入到广大居民的精神生活的理性层面。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民心,振奋精神;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形成美德,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从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李玉鹏,曹苏芳.打造社区文化提升社区教育品质[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0,(10).
[2]蓝光喜,陈钰.构建社区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J].求实,2006,(2).
[3]曾章秋.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对策研究[J].大家,2010,(7).
[4]邓树强.试论网络文学发展中亟待重视的几个问题[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8,(5).
[5]邓树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分歧及理论解决[J].河南大学学报,2011,(4).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6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