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怎么养活
螳螂怎么养活的方法是吃活虫。
螳螂体长55到105毫米,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
螳螂具有趋光性。螳螂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轻柔,遮住身体全部为覆翅,后翅比前翅要薄,边缘透明色,中间成放射状的紫红色、伸展开呈现扇状。
螳螂习性
螳螂头呈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腹部肥大。
其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除极地外,广布于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
螳螂的养殖方法如下:
螳螂只需三至五天吃一顿饭,不需要用很多时间照顾,平均一只螳螂每周只需花一小时去照顾,大多数螳螂不能孤雌繁殖,不会造成生态危害,螳螂占的空间很小,很安静,螳螂无毒。
螳螂跟其他的宠物不同,在宠物界螳螂体形算是细小的,必须要依靠虫奴时常去观察他们,看看他们的需要,吃喝拉睡也依赖虫奴的照顾。眼睛不好的虫奴要准备好一个放大镜。3龄后的螳螂若虫食量较大,只靠有限的活饵料很难满足需要,因此,必须配制人工饲料。
螳螂选种
人工养殖时要选择个体大、产卵多、生长迅速、市场畅销的品种,如枯叶大刀螂和中华刀螂等,初次养殖时种源可自己采集或从养殖场养殖户那里购买,以后自己留种繁殖即可。多种螳螂均以卵块在树枝、树干、草茎、墙壁或石块上过冬。一般在9月至第二年2月均可开始采卵。
采卵时,选择卵块大、表面保护层较厚、光泽性强、卵块外无破口、磨损或被奇生虫蛀孔的优质、健壮卵,连同卵块的粘连枝条的一段剪下,插入放少许水的罐头瓶中。卵鞘内的卵开始孵化前(气温升至20℃前),应做好饲养前的准备工作。将盛有种卵的容器集中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网棚内,要勤观察,若有小螳螂出鞘活动时,要及时投喂饲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