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推荐几部关于家庭教育的电视剧?
说到这个首先想到的就是《家有儿女》。
讲述的是刘星,刘星妈妈,小雪和她的爸爸,以及他们共同血脉的弟弟,这两个离异家庭组成的新的家庭的故事,和他们每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这是一部家庭轻喜剧,节奏轻快,剧中的淘小子刘星和弟弟小雨总会犯错误,他们的爸爸夏东海总会用特别的方法教育他们,既让他们体会到了父爱,也让他们记住了自己所犯的错误。
在这里还有推荐一部日剧《going my home》
讲诉的大概是主角良多回到长野老家寻找一种被叫做那苦的东西,这部剧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
1、剧中有这么一个片段是良多在餐桌上跟妻女讨论父亲笔记本的问题,但是良多的妻子说这是偷看他人隐私,是不对的,良多说这是一个特里,这时候他们的女儿萌江则问她的爸爸说自己是否也能看爸爸的笔记本?
良多并没有生气,反而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像妻子和女儿承认了错误,看似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还是为女儿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2、小孩子嘛总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剧中的萌江也不例外,总会想一些奇怪的事情,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说:“小孩子别瞎说,哪有那种东西,都是骗人的!”但是良多和他的妻子则回尊重孩子的想法,本着不盲目否定的原则,让萌江自己去寻找内心中的想法,遵从自己的内心。
从《虎妈猫爸》《孩奴》到《小别离》《陪读妈妈》,教育题材电视剧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涵盖各个阶段教育类型。
如《小别离》《陪读妈妈》聚焦海外留学,《小欢喜》和《少年派》聚焦高考,待播的《学区房》关注“幼升小”;待播的《小舍得》以“小升初”为切口。
随着现实题材创作热的回归,以子女教育为主题的题材也成为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新亮点,并继续呈现火热之势。有媒体统计称,继《小欢喜》之后,包括《小舍得》《学区房》《起跑线》等16部教育题材作品正在筹备。
《2018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中将中产定义为: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后,仍具备更高消费能力及投资能力的社会群体,中产家庭基本消费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
白皮书显示,新中产人群的各种关注点主要聚焦在子女教育(45%)、投资理财(42%),其次分布在职业发展(27%)、健康/医疗(26%)、父母养老(17%)等。可见,子女教育是新中产人群最普遍的焦虑,教育题材影视作品如此火热,与正在崛起的广大中产受众息息相关。
教育题材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类型之一,应该根植于现实,如果过于执迷于“造梦”,不免沦为大型的“悬浮剧”,而也正因为教育题材现实性相对较强,一旦沦为“悬浮剧”,不免引起观众诟病。以下为传媒大眼整理的已备案教育题材电视剧:
《小舍得》:延续“小”系列风格,聚焦早教早在今年3月,柠萌影业发布新片名单:继《小别离》掀起话题狂潮后,以高考这一全民话题为引子,洞察中产焦虑与亲子关系的《小欢喜》和关注幼儿教育的《小舍得》同时亮相,构成柠萌“教育系列三部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