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如何饲养牛

1、饮食:喂牛的草料品质要好,凡是污脏、带泥沙和霉变了的草料,不可喂牛,以防引起疾病。一般每天早、中、晚三次喂牛。冬天夜长日短,还应在夜晚加喂一次。

如何饲养牛

2、饮水:牛需要足量的水,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牛饮水不足会皮毛粗糙,食欲不旺粪便干燥,黄牛每天饮水30~40公斤。一般每天让牛自由饮水3~4次,每次饮足为止。

3、卫生,保持牛体清洁:牛喜欢卧倒休息。如果牛舍内很脏、潮湿、拥挤、光照通风差,会影响牛的健康,降低抗病能力。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建舍:牛舍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向阳背风的地方,牛舍前留10~20平方米的饲养区,安装固定饲槽和饮水器具,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舍外要有排水沟,舍内要铺竹垫子或水泥地。圈舍保证冬暖夏凉,防雨防雪。

2、消毒:杜绝带病源的人员或被污染的饲料、车辆等进入生产区。从外面进入牛场内的人员需紫外线消毒5分钟,外来人员车辆禁止进入牛场,确需进入者严格消毒并登记后才能进入,定期清理消毒垫、消毒池,使用的消毒药要交替使用。

3、分舍:应按照工厂化生产模式,把不同年龄、不同品种、不同体况的牛分舍饲养,设立专门的产房和小牛舍、肉牛舍、母牛舍、公牛舍、病牛隔离舍等,并配以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参考资料:

牛-百度百科

一、肉牛养殖场建设(一)牛场的选址及布局

肉牛饲养场应选址在距居(村)民居住区2000米以外的空地或小山坡上,要求地势较高、通风向阳、交通便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周边有饲草基地。场地面积视养殖规模大小而定,一般饲养100头肉牛需场地5亩~10亩,如从长远发展考虑,场地面积应稍大一些。

牛场布局要科学合理,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病牛隔离治疗区应分开。牛场生产区设在管理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万向,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病死牛处理区设在生产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场区内道路要硬化,裸露地面要绿化,净道和污道要分开,互不交叉,并及时清扫和消毒。

1.生产区包括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运动场、积粪场等,这是肉牛场的核心,应设在场区低势较低的位置,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完全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要保证安全,安静。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但也要适当集中,节约水电线路管道,缩短饲草饲料及粪便运输距离,便于科学管理。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库、饲料加工车间、青贮池、机械车辆库、采精授精室、液氮生产车间、干草棚等。饲料库、干草棚、加工车间和青贮池,离牛舍要近一些,位置适中一些,便于车辆运送草料,减少劳动强度。但必须防止牛舍和运动场因污水渗入而污染草料。所以,一般都应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要用围栏或围墙与外界隔离。大门口设立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场内,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消毒。

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财务室、接待室、档案资料室、活动室、试验室等。管理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3.生活区职工生活区应在牛场上风头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100米以远距离,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

4.病牛隔离治疗区(包括兽医诊疗室、病牛、隔离舍)此区设在下风头,地势较低处,应与生产区距离100米以上。病牛区应便于隔离,单独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处理等。

(二)牛舍建造

一般建造牛舍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但要符合卫生要求。条件允许的可建钢架、彩钢瓦顶的耐用型牛舍。牛舍以坐北朝南或东南朝向为好,内部结构一般为双排式,中间为走道,两边为牛床。牛舍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窗户,以保证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四围外墙可砌成半墙式,上部空墙用活动竹帘代替,冬天放下,夏天拉开。屋顶要有一定厚度,以利于隔热保温,舍内各种设施的设置要合理,以利于肉牛生长。

二、肉牛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牛基于遗传基础差异诱导下,其生产性能具有很大差异。经试验发现,在饲料与劳动力上,品种优良的牛与品种低劣的牛差异不大,但前者畜产品质量优于后者。

由此可见,针对牛品种选育与改良而言,必须要淘汰劣质品种,保证畜产品质量。具体而言,必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大力引进高生产性能品种牛,要到非疫区引进犊牛,注意牛的品种、大小、外貌。一般选购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安格斯牛或利木赞牛与本地黄母牛的杂交3代~5代为好,体重120公斤~170公斤,外貌要两眼有神,鼻湿润,背毛整齐有光泽,体躯、胸深长,背臂宽平,颈部短粗,四肢粗壮。保证牛群整体质量。

三、肉牛买卖的差额选择(一)买卖差额的决定因素

⒈等级较高、年龄较轻的牛,买卖差额要小。因为这样的架子牛,在强度肥育以后,能获得较高的售价,所以买卖差额虽然不大,仍能获得较好的利润。

⒉饲料价格高时,买卖差额要大。因为增重成本随饲料价的增加而提高了,只有有了较大的买卖差额,育肥者才有利可得。

⒊架子牛体重大,买卖差额可以小一些。因为体重大的架子牛到肥育者手中催肥的时间短,饲料消耗少,虽然买卖差额不大,肥育者仍能获得较好的利润。

⒋架子牛较肥胖时,买卖差额要大。因为这种类型的牛增加体重要消耗较多的饲料,饲料成本高,因此买卖差额小时,肥育者无利可图。

⒌需要有较长时间肥育才能达到出栏或屠宰的架子牛,买卖差额要大一些。由于饲养期长,饲养成本高,只有较大的买卖差额,肥育者才能获利。

(二)架子牛的选择

了解了买卖差额可借鉴的规律之后,在我们选择架子牛时,还要参考市场需求、个人饲养技术及经验等。下面再举例说明:

⒈饲养等级较高的肉牛,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

①饲养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对饲养肉牛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②市场需要高质量的牛肉,牛肉售价也较高,且有稳定的销售市场;

③具备肉牛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的饲养设施;

④具有高能量日粮饲喂肉牛的技术;

⑤具备有配套的屠宰、胴体处理、分割包装设施。

⒉以下情况时,只能饲养一般等级或低等级肉牛:

①饲养人员是新手,经验不多或养牛知识不丰富;

②大量利用粗饲料养牛者;

③牛肉市场价格较低;

④不具备屠宰加工设施。

(三)架子牛易地育肥

在买卖差额相对稳定时,如何才能使易地育肥正常进行?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增重成本。

2.开展肉牛的屠宰加工等综合利用,由出售活牛改为出售肉品或进一步加工成即食食品再出售。

3.加强运输途中的管理,把运输掉重减到数。

4.精心装卸车。

5.经常总结架子牛收购费用中各类别支出比例。

6.精心选购架子牛

根据年龄、体型外貌、改良程度以及生长发育等状况严格挑选,尽量减少低品质架子牛,这是提高肉牛易地育肥效益有效措施之一。

7.紧紧把握市场

市场销售是决定肉牛易地育肥效益的后关口,只有把握住市场的需求,才能提高肉牛易地育肥的经济效益。

四、肉牛饲养技术1、日粮营养调配

日粮营养水平与母牛生长发育息息相关。一般出现营养过低现象时,易延长育成牛初情期,降低泌乳奶牛产奶量与仔畜成活率,增加发病率。针对日粮而言,当缺乏维生素A时,易诱发绒毛膜与子宫黏膜上皮细胞病变,影响物质交流,可能出现流产现象;缺乏维生素E时,易诱导胚胎死亡;缺乏钙时,母畜产后易出现瘫痪等现象。由此可见,必须要认真分析牛所处时期特征,对日粮进行合理配置,以达牛营养需求。

2、母牛养殖管理

母牛繁殖性能与牛场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故增强母牛的繁殖力已成为提升牛场经济效益的关键途径。具体而言,必须要注意两个方面内容:重视母牛繁殖管理,做好早期妊娠检查与复配工作,于配种后20天左右,强化妊娠检查,若发现发情,应及时予以复配,禁止漏配,配种后,对母牛受胎状况进行详细检查,待分娩后,检查其生殖器官健康情况;母牛繁殖系统疾病要对症治疗,长期隐性发情母牛要综合具体情况,对日粮饲喂标准进行调节,予以全价饲料时,要保证日粮营养均衡,增强其繁殖性能。

3、犊牛与母牛饲养管理

针对犊牛与母牛饲养管理而言,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1.母牛饲养。干乳前期,增强饲养标准,促使母牛实现中等以上膘情,予以优质干草,完善母牛瘤胃机能;干乳后期,增强日粮精料水平,每日摄入钙小于100克,磷大于45克;围产前期,控制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5%左右,维持低钙、低盐、低钾,防止产后瘫痪;围产后期,以温热麸皮盐水粥,补充分娩时损失水分;产后,予以优质干草,补饲玉米等易消化精料;泌乳盛期,饲高蛋白、高能量精料与优质粗饲料。2.犊牛饲养管理。清除刚出生犊牛口鼻腔粘液,采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由于初生犊牛对环境抵抗力差,故要对圈舍及用具进行消毒处理。另外,在犊牛出生后1小时予以初乳,6天后饲喂常乳。犊牛出生8天左右训练采食。

五、肉牛养殖周期是多少?肉牛养殖周期是9个月左右,改良肉牛长的快的长的大的一般有10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栏了。

六、肉牛养殖前景分析1、牛肉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由于牛源短缺问题的存在,决定了国产牛肉价格仍会保持上涨态势。未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对牛肉的需求量会进一步提高,牛肉供应和消费之间的缺口会进一步扩大,预计2015年,全国牛肉总需求量将达到750吨,供需矛盾依然会非常突出。

2、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在市场现状的倒逼下,肉牛产业转型势在必行。农区肉牛产业长距离异地育肥模式基本退出,肉牛散养户组成合作组织开展自繁自育和屠宰加工,并与大型超市、酒店饭馆直接对接的新模式将会在农区逐渐兴起。随着牛肉价格的不断升高,肉牛资源的缺乏,牧区的草场资源丰富、养殖成本较低、消费群体较为稳定的优势将使牧区肉牛产业进一步壮大。南方的丰富的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及各具特色的地方肉牛品种资源,使“北牧南移”成为了现实,发展南方草地养牛业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北牧南移”将成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3、进口牛肉“低价效应”难以持久。

通过%e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