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皖鱼怎么养出来的
脆皖鱼的养殖方法是先把草鱼养大了,然后再把它放在水库、水塘等有水质好,含氧量高的水域,并且主要是喂食它们吃蚕豆,而长期吃蚕豆的草鱼,它们的肉质就会变得很脆爽,久煮也不会烂,因此而得名“脆皖鱼”。
可如果是不了解脆皖鱼的人,把它当成普通的草鱼那样用来烹饪的话,结果就是久煮不烂,并且还非常难咀嚼。之前看到有些网友评价它为“塑胶鱼”,感觉就像是吃塑胶一样:煮不烂,也嚼不动,然而这才是脆皖鱼的特色之处。
脆皖鱼就是在特殊的养殖环境,喂食蚕豆长大的草鱼。所以脆皖鱼并不是新的鱼种,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看它是属于草鱼的,只是通过特定的喂养方式而长大的。
脆肉鲩的养殖历史
中山发展脆肉鲩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73年,中山人便在长江水库利用水泥池、采取循环水饲养方式,成功培育出了肉质结实爽脆、耐煮不烂、且肉味清香可口的一种鲩鱼,后称脆肉鲩。20世纪80年代初,东升镇在中山率先采用池塘试养脆肉鲩,经过20多年摸索、实践和积累,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养殖技术,亩产由过去的750公斤提高到1710公斤。
2006年3月,“东升镇脆肉鲩高产增效技术示范”项目,经广东省权威机构鉴定,项目总体达到国内同类领先水平。2007年,中山市首届脆肉鲩美食节的成功举办,既让具有“中国脆肉鲩之乡”美誉的东升镇闻名遐迩、蜚声海内外,更使东升镇“东裕牌”脆肉鲩成为众多美食家追逐的热点。
脆肉鲩鱼其实就是普通的鲩鱼用不同的养殖方法养殖出来的。
我曾经看到电视上有介绍的,他们最特别的就是喂蚕豆,其他方面与养殖草鱼一样。你参照百度的资料进行改进。如果你想大面积养殖那肯定要找专业人员的,要么就与广州已有的养殖户合作。
脆肉脘鱼是草鱼的一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
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的唯一种。又称白鲩,草根鱼,厚鱼。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浅茶**,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浅灰色。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草鱼一般喜栖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具河湖洄游习性,性成熟个体在江河流水中产卵,产卵后的亲鱼和幼鱼进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没的浅滩草地和泛水区域以及干支流附属水体(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丛生地带)摄食育肥。
草鱼因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且生长迅速,产量高,常被作为池塘养殖和湖泊、水库、河道的主要放养对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