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清水虾的必要条件
一 、 养殖设施
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
1∶2.5。池底平坦,底质以
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做到灌得进,排得出。克氏螯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搞好防逃设施建设。通常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
二 、 放养前准备
1、彻底清池消毒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2、施足基肥每亩施
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虾种提供适口饵料。
3、栽好水生植物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面积占虾池面积2/3。同时,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为克氏螯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三 、 虾苗虾种放养
1、养殖模式可以采用多种养殖模式。(1)夏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每亩放养3万~4万尾。(2)秋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虾苗规格1.2厘米左右的,每亩放养2.5万~3万尾;虾种规格2.5~3厘米的,每亩放养1.5万~2万尾。少部分年底可达上市规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25克,亩产300~500公斤。(3)冬春放养模式。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以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为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 ,每亩放养1.5万~2万尾。经过冬春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可达30克,亩产400~500公斤。
2、苗种质量虾苗虾种质量要求是:(1)规格整齐。稚虾规格在0.8厘米以上,虾种规格在3厘米左右。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虾种规格要一致,一次放足。(2)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3)虾苗虾种都是人工培育的。如果是野生虾种,应经过一段时间驯养后再放养,以免相互争斗残杀。
3、注意事项:(1)冬季放养择晴天上午进行,夏季和秋季放养择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避免阳光暴晒。(2)虾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浴洗10分钟,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3)从外地购进的虾种,因离水时间较长,放养前应略作处理。将虾种在池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2~3次,让虾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4)饲养克氏螯虾的池塘,适当混养一些鲢鳙鱼,以改善水质,充分利用饵料资源。
四 、 科学投喂
克氏螯虾食性杂,且比较贪食。饲料投喂上,把握以下三点。
1、按照克氏螯虾同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要,搞好饲料的组合和投喂。克氏螯虾稚虾、幼虾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为食,成虾阶段则兼食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虾苗、虾种放养后,要适时追施肥料,培肥水质。在8~10月克氏螯虾快速生长阶段,多喂
、
以及青绿饲料,适当喂给动物性饲料。11~12月克氏螯虾越冬前,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
2、按照克氏螯虾的生活习性和摄食特点投喂。克氏螯虾多在夜里活动觅食,并具有争食、贪食习性。投喂饲料要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以下午一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采取定质、定量、定时投喂方法,喂足喂匀,保证每只虾都吃饱,避免相互争食。
3、按天气、水质变化和虾活动摄食情况合理投喂。克氏螯虾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32℃。在8~10月克氏螯虾摄食量大,日投喂量可按在池虾体重的6%~10%安排,干饲料或
按2%~4%统筹,并根据天气、水质状况以及虾活动觅食情况适当增减。连续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可以少投喂,天气晴好时适当多投喂;大批虾蜕壳时少投喂,蜕壳后多投喂;虾发病季节少投喂,生长正常时多投喂。既要让虾吃饱吃好,又要减少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五 、 日常管理
1、建立巡池检查制度。每天巡池,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2、调控水质。保持虾池溶氧量在5 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每15~2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保持水位稳定,不能忽高忽低。
3、加强栖息蜕壳场所管理。虾池中始终保持有较多水生植物。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蜕壳后立即增喂优质适口饲料,防止相互残杀,促进生长。
4、防逃防病。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做好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
六 、 商品虾捕捞与运输
1、捕捞 。 可以在6~7月和11~12月集中捕捞。先用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捉,最后再干池捕捉。也
泥鳅寿命,在家里用清水养能保活几天
泥鳅在家里不能用清水养殖,因为泥鳅适宜生活在含有肥沃淤泥的水域中,没有土壤或淤泥的清水会导致泥鳅死亡,在家中养殖泥鳅时,需要往容器底部铺上一层淤泥,再往其中倒入清水,而且要给泥鳅饲喂蚯蚓、馒头、蚊虫等饲料。
泥鳅能不能在家里用清水养
泥鳅是不能在家里用清水养殖的,它是一种只能生活在水体底部淤泥中的动物,需要淤泥作为遮光保暖和繁殖的介质,只有清水的话是很容易出现不适的情况进而导致死亡的,因此不能使用清水来养殖泥鳅。
泥鳅养殖条件想要在家中养殖泥鳅的话,需要准备一个较大的鱼缸,如果养殖的规模不大,只有几条或是十几条的话,可以利用废弃的水缸或是热带鱼缸等进行养殖,在底部铺上大约5-10厘米左右的淤泥,然后注水,缸的高度不能过矮。
泥鳅饲喂方法泥鳅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对于饵料的要求不算很高,一般以各种食物的加工品和残渣等为食即可,包括馒头、米饭和植物碎屑等均可,如果想要泥鳅长得好的话,那么就要为其投喂一些切碎的蚯蚓或是蚕蛹等小型昆虫。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泥鳅本身在家中养殖是很难养殖过长时间的,只有在大规模养殖的稻田池、泥塘那种类似自然环境的人工环境中才能长时间的存活,因此如果是想要大规模养殖泥鳅的话,还是要在稻田、池塘等半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养殖。
回答
泥鳅的寿命一般有4-6年,因为其适应力强,所以个别泥鳅也能活10年左右。通常泥鳅寿命与水质的好坏、池底是否有淤泥以及病害有关,当水质差且水中没有足够的氧气,泥鳅便会游到水面浮头吞气,当缺氧的时间过长,泥鳅就容易死亡,因此在出现浮头现象后,可减少投喂量并注入新水补充氧气。一、泥鳅寿命
1、泥鳅能活多久 在正常的情况下,泥鳅寿命有4-6年,其适应力强,寿命很长,个别泥鳅能活10年左右。 2、影响泥鳅寿命长短的原因 (1)水质:若水中无氧气且水质差通常会缩短泥鳅的寿命,水色一般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在15-20cm,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代表水中没有足够的氧气,可以减少投喂量并注入新水补充氧气。 (2)池底环境:泥鳅喜欢生活在有淤泥的静水中,喜中性或偏酸性的黏性土壤,若底部无淤泥会导致其无法适应,从而缩短存活的时间,因此在池塘养殖时,要求在池底铺20-30cm厚的软泥。 (3)病害:当泥鳅患上烂鳍病等病害,却没有及时治疗时容易导致死亡,一般可用10-50mg/kg的氯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连用5天进行防治。二、泥鳅在家里用清水养能保活几天
1、用清水养殖存活的时间 用清水养殖泥鳅一般能活1-2个星期,通常不建议用清水养殖泥鳅,因为泥鳅喜生活在水底淤泥比较多的地方,属于底栖鱼类,不适合在清水中生活,但由于其适应力较强,所以一般用清水养殖也能存活一段时间。 2、如何延长用清水养殖泥鳅的寿命 (1)可在清水中加入适量的土壤或淤泥,同时还需根据水质的具体情况进行换水,一般1个月左右换1次,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量。 (2)可用碱、石灰等物品调节水的PH值,一般可将PH值控制在6.6-7.2之间,水温一般在10-30°C,当水温高于30°C时,泥鳅的活跃度会变差。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8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