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模板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基坑围护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职务(称) 技术员
审核人 职务(称) 项目副经理
批准人 职务(称) 项目经理
一、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1.1由上海古北朱家角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朱家角B7、B8地块1标工程;B7-1#楼(会所)围护项目;地处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沙淀南路,东至沙淀东路,西至规划河道,南至沙淀南路,北至沙淀中路。本项目基坑面积约4317㎡,周长约267M,地下车库主体结构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800,现场场地内自然地坪绝对标高+4.600,相当于相对标高-1.200。由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由上海申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承担施工监理,由浙江中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
1.2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现浇结构。
1.3 基底设计标高:基坑坑底标高为-6.000m;基坑普遍深度为4.900m。坑内局部基坑深度达到6.700m。坑内集水井和坑内高差1m。
1.4土质情况
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①、杂填土;②、灰**粘质粉土;③、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④、灰色粘质粉土透镜体;⑤灰色粉质粘土。因地下水位较高,围护桩施工至1/2时,故采取井点降水措施。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为确保基坑围护周围土体的稳定和后续施工的安全性,保证土方开挖安全施工和对设计持力层不受扰动,以及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根据以下依据而编制。
2.1 上海豪斯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朱家角B7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2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朱家角B7、B8地块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2.3 上海思筑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朱家角B7、B8地块项目基坑围护工程设计方案”;
2.4 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
2.5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三、施工准备
3.1 测量放线
3.1.1 围护桩施工前,熟悉施工图纸;测放人员要根据施工图纸,按建筑物设计坐标尺寸进行定位、放线,测量场地标高,明确实际围护桩的深度。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核准后施工。因此基坑围护范围内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施工区域以外,并设置涂红白漆的钢管支架加以保护,防止围护桩施工期间被损坏。
3.2 施工机械的管理
3.2.1 围护搅拌桩机施工前所有机械应处于良好状态,并配备适量的维护人员;
3.3 施工期间的水电管理
确保围护搅拌桩现场施工用水、电供给,夜间施工照明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碘钨灯1000w,每台搅拌桩机设活动灯架 2个。每台围护桩机配备一名专业电工。确保安全第一。
四、围护桩工艺要求
4.1 围护桩采用双轴700水泥土搅拌桩,搅拌桩相互搭接200㎜,施工顺序由外向内。
4.2 围护搅拌桩水泥掺入量为13%(重量比),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
4.3 水泥强度等级P.o42.5;水泥应新鲜、干燥、严禁采用受潮结块水泥,严禁使用快硬性水泥。
4.4 水泥浆制备后应在2小时内用完。为防止水泥浆发生离析,可在灰浆机中不断搅拌,待压降前缓慢倒入集料斗中。
4.5 搅拌桩的施工定位误差小于50㎜,垂直误差小于1/100,施工要求连续、封闭、搅拌均匀。
4.6 搅拌桩桩身完成养护至少28天,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
4.7 搅拌桩工艺流程;空位放样 振管就位 振管入土 制备浆液
喷浆堵漏 清洗移位。
五、围护搅拌桩的施工
5.1 围护桩机使用1#机和2#机;1#和2#围护桩机首先从会所北面中间3轴~4轴间开始向东西两侧延伸,两台围护桩机同时搅拌操作,1#围护桩机向西延伸,2#围护桩机向东延伸,慢慢形成会所合围之势。
5.2 两台搅拌桩采用24小时不间断施工,作业人员采用换班轮流施工。每台搅拌桩每天注浆控制在100立方米内;会所搅拌桩施工计划控制在50天内完成。
5.3 因会所北面临河道,故考虑会所北面首先施工围护搅拌桩。在围护桩龄期28天后,经现场监测各项指标正常后,首先开挖会所D轴~A轴、①轴~⑨轴游泳池区域土方。
5.4 水泥土搅拌桩挡墙是靠本身重力来抵抗墙后侧压力保持稳定,由于本工程需要严格控制变形,同时土方开挖分段不明显基本为一次性开挖。故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坝体宽度设计在开挖深度的0.8倍。搅拌桩采用700双轴水泥土搅拌桩工艺,每幅桩之间搭接0.2m,同时桩身插入坑底以下长度为开挖深度的1.2倍。挡墙结构布置形式为格栅式。同时桩顶插入1.50m长12插筋,搅拌桩内外侧插入6m长48×3.0钢管增加坝体侧向刚度,同重力坝体表层设置0.25m厚C25钢筋砼压顶板连接使坝体形成整体共同作用。坑底被动区采用大面积的双轴700m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暗墩,间距约20~25m。采用水泥土搅拌重力坝具体有以下优点:
1)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无泥浆废水污染;
2)施工操作简便、成桩工期较短,造价较低;
3)隔水防渗性能良好,基坑内外可以有水位差;
4)有利于缩短综合工期;
5)搅拌桩相对较长的插入深度解决坑底的抗隆起、管涌和渗流等问题。
5.5 基坑局部深沉处采用压密注浆加固。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初凝时间1.5小时,地基中的浆液注入率为15%,注浆流量10L/min,浆液水灰比0.5,注浆压力0.25MPa。注浆点的覆盖土厚度不小于3.0m,注浆顺序按跳孔间隔先外围后内部方式进行。注浆结束28天后,选用静力触探对压密注浆效果进行检测,检测点为注浆孔数的3%。
放线定位→钻孔→浆液配置→插管至设计深度→注入浆液→提管注浆→合格拔管
(1)放线定位:根据现场作业要求进行测量放线,每个注浆孔的间距为1.0m。
(2)钻孔:采用的震动机和注浆管配合成孔,钻至设计要求深度。
(3)浆液制备:浆液采用P.o42.5级硅酸盐水泥,按上述水灰比0.5:1比例配比。
(4)注浆:在注浆管口到达设计深度时,开启注浆泵进行压力注浆,并控制好注浆压力、浆液流量和注浆时间。注浆设备采用HB80/10型泵,注浆压力0.25MPa,在注浆初期水灰比采用1:1,若“吃浆”均匀,可增大水灰比的浓度,直至0.5:1。当注浆压力达1.0Mpa,并不“吃浆”,应停止注浆。
(5)提管再注:当在某一深度注浆达到要求时,提管1m后再次注浆,循环往复,直至该孔注浆完毕。
(6)合格拔管:当该孔注浆到位时,要及时拔除注浆管,并及时清洗,防止浆管中残留浆液凝固阻塞管路。
(7)注浆孔间序排列。注浆顺序按跳孔间隔先外围后内部方式进行。
5.6 基坑东侧距离规划用地红线较近,基坑周边无较大空间卸土,且基坑靠边局部深坑落深打到5.8m,因此在水泥土搅拌桩坝宽上增加至5.2m。
5.7 局部深坑支护:局部深坑主要支护方式:采用双排水泥土搅拌桩支护形式,桩长4.0m、6.0m。
六、基坑井点降水:
6.1 基坑降水采用轻型井点管降水,滤管插入坑底以下1.5m。降水管单套50m,沿基坑周边及中间布置,共布置16套。为保证降水深度轻型井点降水管落低地表1.0m布置。轻型井点管钻孔直径30cm。
6.2 井点管选用48钢管、滤头长1.0m,管长6 m、间距1.20 m,埋深应大于基底下2.50 m,集水管75,环形布置在-2.0 m井点降水工作面上。
6.3 井点管环状布置时,在挖机出坡道处留出4米宽的出入口。
6.4 井点管的埋设采射水法冲孔而成,在井管与孔壁间及时用洁净的中砂填灌密实均匀。井点使用前应进行试抽水,确认无漏水、漏气等异常现象后,应保证连续不断的进行抽水。待降水到基底1.0 m以下方可开挖土方。
6.5 井点抽水设备应尽量布置在集水管的中断部位。
6.6 降水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看护。井点降水在完成基础施工及土方回填后方可拆除,拆除前应有技术负责人确认。
七、应急措施
为确保基坑及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工地成立应急小组,施工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的编织袋,碎石或砂等应急材料,基坑开挖施工时根据现场监测等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7.1 在基坑外侧卸土;
7.2 编织袋装碎石或砂在坑内快速回填;
7.3 及时铺设垫层,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7.4 增设钢管支撑。
八、保证安全措施
8.1 施工前编制安全措施,作好安全技术交底。
8.2各类机械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可任意操作机械,非机械操作人员,严禁开动机械。
8.3 基坑顶部严禁堆放各种材料,以免增加荷载,滑落等。
8.4 围护桩施工应有足够照明灯具,保证施工和行车安全。
8.5 围护桩施工过程中,安全人员要密切观察边坡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8.6 基坑四周4m范围内不得堆载。
8.7 基坑边沿四周必须设置老固可靠的安全围护措施。
8.8 加强对降、排水系统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
8.9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8.10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施工区域。
8.11 严禁酒后作业。
8.12严禁在工作区说笑、打闹。
九、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9.1 场内道路要平整、坚实、畅通。主要场地应全部硬底化,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施工现场内有完善的排水措施,不允许有积水存在。
9.2 污水的处理和排放必须分别处理后才能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9.3 粉尘控制
9.3.1未做硬地化的场地,要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9.3.2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du、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9.3.3严禁向建筑物外抛掷垃圾。
9.4噪音控制
9.4.1 居民休息时段要对噪音进行控制,若由于施工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他特殊情况,确需在该时段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核准后才能开工。
9.5 现场卫生管理
9.5.1 明确施工现场各区域的卫生责任人。
9.5.2 施工现场应设置卫生间并有水源供冲洗,同时设简易化粪池或集粪池,加盖并定期喷药,每日有专人负责清洁。
9.5.3 设置足够的垃圾池和垃圾桶,定期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
9.5.4 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做到工完场清。
9.5.5 工地应设茶水亭和茶水桶,做到有盖、加锁和有标志。
9.5.6 配备保健药箱,购置必要的急救、保健药品。
9.6 文明施工教育
施工现场要利用黑板报和其它形式对员工进行法纪宣传教育工作,使施工现场各类施工人员知法、懂法并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法纪观念,防止和杜绝盗窈、斗殴及进行黄、赌、du等非法活动的发生。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4.1 建筑与结构
4.1.1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
4.1.2 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4.1.3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4.1.3.1 钢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4.1.3.2 水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4.1.3.3 砖、砌块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4.1.3.4 砂、石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4.1.3.5 外加剂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4.1.3 6 掺合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4.1.3.7 防水材料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4.1.3.8 隔热保温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4.1.3.9 建筑外墙涂料及外墙腻子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4.1.4 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
4.1.4.1 地基压实系数试验报告
4.1.4.2 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
4.1.4.3 砂浆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4.1.4.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4.1.4.5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4.1.4.6 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
4.1.4.7 焊接及机械连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4.1.4.8 见证检测报告
4.1.4.9 建筑地面、屋面坡度检查记录
4.1.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1.5.1 地基验槽记录
4.1.5.2 现场预制桩钢筋安装
4.1.5.3 预制桩的接头
4.1.5.4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
4.1.5.5 钢筋混凝土工程
4.1.5.6 砌体工程
4.1.5.7 钢结构工程
4.1.5.8 地面工程
4.1.5.9 门窗工程
4.1.5.10 幕墙工程
4.1.5.11 墙面工程
4.1.5.12 轻质隔墙工程
4.1.5.13 吊顶工程
4.1.5.14 细部工程
4.1.5.15 地下防水工程
4.1.5.16 屋面防水工程
4.1.5.17 隔热保温工程
4.1.6 施工记录
4.1.6.1 工程定位测量检查记录
4.1.6.2 地基钎探记录
4.1.6.3 地基处理记录
4.1.6.4 试桩记录
4.1.6.5 桩基施工记录
4.1.6.6 预检工程检查记录
4.1.6.7 大体积砼测温记录
4.1.6.8 混凝土开盘鉴定
4.1.6.9 混凝土施工记录
4.1.6.10 烟(风)道、垃圾道施工记录
4.1.6.11 沉降观测记录
4.1.6.12 结构吊装记录
4.1.6.13 现场施工预应力记录
4.1.7 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合格证
4.1.7.1 预制构件合格证
4.1.7.2 预拌砼合格证
4.1.8 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检验及抽样检测资料
4.1.8.1 地基检验
1.地基承载力检测
2.静力触探试验
3.标准贯入试验
4.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
4.1.8.2 桩基础检验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4.钻芯法
5.低应变法
6.高应变法
7.声波透射法
4.1.8.3 混凝土结构检验
1.混凝土强度检验
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工程安全和功能检查项目
1屋面淋水试验记录
2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3有防水要求的楼面蓄水试验记录
4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
5抽气(风)道检查记录
6幕墙及外窗气密性、水密性、耐风压检测报告
7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8节能、保温测试记录
9室内环境检测报告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福建鸿恒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序号
项 目
抽 查 质 量 状 况
质量评价
好
一般
差
1
建筑与结构
室外墙面
2
变形缝
3
水落管,屋面
4
室内墙面
5
室内顶棚
6
室内地面
7
楼梯、踏步、护栏
8
门窗
1
给排水与采暖
管道接口、坡度、支架
2
卫生器具、支架、阀门
√
3
检查口、扫除口、地漏
4
散热器、支架
1
建筑电气
配电箱、盘、板、接线盒
2
设备器具、开关、插座
3
防雷、接地
1
智能建筑
机房设备安装及布局
2
现场设备安装
3
1
通风与空调
风管、支架
2
风口、风阀
3
风机、空调设备
4
阀门、支架
5
水泵、冷却塔
6
绝热
1
电梯
运行、平层、开关门
2
层门、信号系统
3
机房
观感质量综合评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0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