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养殖技术
1、人工养殖石蛙,为了保证经济效益,一般采用集约化养殖模式,故在建池时应确保规范化,为蝌蚪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环境。蛙池内壁涂有防渗涂料,提高池内壁的光滑度,以免水泥池壁对蝌蚪造成损伤;
2、同时以临近山路主干道为宜,适合棘胸蛙养殖过程中的运输,客观上便于管理,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需要,均能以交通便利进行;
3、棘胸蛙的生长对水源的要求较高,因此山区水源丰富是棘胸蛙选择养殖场地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水源应以山溪水、冷泉水和地下水为主,水源丰富,水温应适中,适合棘胸蛙生长的需要;
4、为实现对棘胸蛙生长过程污水的排放,应完善水利设施建设,以便于水源运输和灌溉,但是应注意生活污水的排放,应以尊重水源为主,对生态环境不产生实质性破坏;
5、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其中以安静偏远的山区为主,山区气候的冬暖夏凉特点,适宜棘胸蛙在该地区的养殖。
石蛙养殖方法如下:
1、蛙池的建造 蛙池一般用砖石结构,面积8--10m㎡,长方形,不超过12㎡。根据成蛙,幼蛙,蝌蚪不同生长期对水深的要求,分别在4、6、12cm处和池底设4个排水孔。穴的高度要高于最高水面1一3 cm.
2、亲蛙的选择和饲养 石蛙捕到后即刻选择进池,雌蛙选择100 g以上腹大腿圆,跳跃力强,皮肤无损作亲蛙,雄蛙150g以上,胸刺明显,抱对力强完好无损作亲蛙,雌雄比为1:1不同沟系的放养,密度为5一10对/㎡。
3、产卵和孵化 当水温上升到18℃时,雌雄蛙抱对产卵,体外受精,受精卵吸水澎胀粘在穴壁上。将受精卵取出放人孵化池或将产后雌雄蛙移走,增加水深浮化皆可。
4、蝌蚪期饲养 主要用鸡蛋黄和折妇等研磨投喂,20天后补充一些植物性饲料如菜叶等,60天后蝌蚪长出后肢,70天后前肢长出,75天后蝌蚪藏在洞穴中不食不动脱尾变成幼蛙。
5、幼蛙的饲养 饲料全部为活体动物,且以个体小的昆虫为主,如蚂蚁、蝇蛆、黄粉虫等,如饲养得当,幼蛙当年可达50 g以上,第2年8一9月可上市。
6、成蛙的饲养 成蛙同亲蛙饲养基本相同,只是放养密度增大50一60只1时,投食量为群体重的2%,特别注意水质问题。
7、病虫害的防治 石蛙抗病力强,一般不生病。常见病害主要是腐皮病;防治方法一是蛙进池前用生石灰、强氯精等对池消毒。虫害主要是蛇蚊幼虫对蛙卵的危害,防治方法是孵化期用防蚊网阻止蛇蚊于池水中产卵。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06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