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好白对虾
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交通方便的池塘,虾池面积2000——3300立方米,水深为1.5—2.0米,池底为泥沙底质,保水性能好,虾池四周用塑料薄膜圈围池堤,高度为1.0米,以防南美白对虾外逃和鼠、蛇、青蛙等敌害进入。进水口设60目筛绢网过滤,出水口设40目筛绢网拦虾外逃。
养虾池塘要清淤、修整、曝晒,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消毒。双季养殖,每季都要进行清淤、晒池、消毒,半个月后放苗。放苗前7天左右,进水50—80厘米,加盐500—600千克/667平方米,溶解后全池泼洒,把盐度调到3‰—5‰,然后施尿素2—3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
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检查对虾摄食活动、生长情况,加强管理,同时做好记录。定期在池中泼洒生石灰10—20毫克/升和“三合一”水质净化剂1千克/667平方米。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大蒜素、氯霉素等,以增强虾的抗病能力,预防虾病的发生。
扩展资料:
如何增强白对虾抗病能力:
1、早期壮苗:在华南沿海,养虾户习惯于虾苗长到3厘米以上才喂幼虾配合饲料,有的虾苗投入20天后才喂饲料,利用虾池肥水的基础饵料生物养虾。如果在虾苗入池后立即加喂少量的免疫球蛋白动物性饵料,可以提高虾苗对外界刺激的应激能力,显著提高虾苗成活率。
2、中期防病:由于南美白对虾食量大,投饵量可按其生活习性进行调整,每天可投喂5-6餐,白天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35%,晚间投65%。每星期加喂两餐免疫球蛋白,按3%-5%拌在饲料中以提高虾体的抗病力。
3、后期催肥:在中期的养殖基础上,加大投饵量,特别是在对虾摄食旺盛的傍晚和深夜,加强高效优质配合饲料的投喂,并增加投喂次数,适当提高虾塘的池水盐度,促进对虾蜕壳和硬壳,这样可以提高商品虾的质量,增加养虾的经济效益。
百度百科--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淡水大棚养殖技术是:
1、设施用材:主要构件有立柱、横梁、锚固梁、钢丝拉绳、塑料薄膜、网片等。用水泥杆或水泥桩加镀锌钢管作立柱,镀锌钢管或加元钢焊接作横梁,钢筋混凝砼作锚固梁,钢丝绳作牵绳,塑料薄膜作覆盖,尼龙网作保护,做成“人”字式或圆弧型钢丝网架大棚。
2、搭建方法:主要有三种搭建方法,即有框架大棚搭建、无框架大棚搭建和伞式钢索保温棚搭建。
3、配套设施:池底铺设4路?15mm-20mm PVC材质气管,进气口由中部接入。池两头进水,中间设溢水管排水,预先铺设的排水管道孔径根据总进水量考虑。
南美白对虾的大棚养殖要点:
1、种苗选择
放养良种种苗选择体质健康活泼,活动能力强,规格均匀一致,不带病的优质良种虾苗,苗种规格5毫米-6毫米。在放苗时,要特别注意盐度,池塘盐度不能低于育苗池盐度1以上。放苗前要用充分发酵过的有机肥与生物肥料、光合细菌等进行肥水,使透明度保持30厘米—40厘米再后放苗。
2、苗种放养
早茬苗放养:3月下旬即行放苗,密度在10万尾左右/亩。7月底以前可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起捕上市。晚茬苗放养:8月上旬前放苗,密度在5万尾—6万尾左右/亩,在棚内水温降至16℃—17℃可及时起捕,如能利用地热或电厂余热等资源则可尽量延迟上市。
3、投饵
由于前期肥水较好并具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故虾苗一般长至4cm—5cm前不需投饵。当观察到养殖池内枝角类、桡足类等生物饵料急剧减少时即可开始投喂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一般日投饵两次。可在每一大棚内设几个固定投饵台,投饵后2小时进行检查以无残饵为宜。
4、水质调节
根据养殖季节的不同,适时加注新水和进行水质调节。一般养殖前期每天加水5厘米~10厘米,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达到2米水位后,才开始逐步换水,每天换水量10厘米左右。
以后逐步增大到15厘米—20厘米。养殖后期水色过浓的池塘换水量增大到30厘米左右,尽量使池水保持清爽,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
5、日常管理
每天巡塘观察对虾吃食、活动情况,及时处理病死虾;定期监测水质,对饲料台、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
6、收获
春季虾长到70天左右(5月下旬)达到60头左右就可用地笼网疏苗卖虾,随着虾的增长逐渐疏苗出虾;秋季一般在10月上旬根据虾大小、密度开始用地笼网疏苗卖虾。可以一直养到水温15-16℃,时间一般在11月中下旬,出虾完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0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