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野猪
问题一:养野猪怎么养 目前野猪养殖有三种方式,即圈养、散养、圈散养结合养殖。
圈养:类似普通家猪养殖,建设标准化圈舍进行饲养。
散养:仅建设补饲圈舍和隔离舍,余下根据实际地形用围网进行大面积圈围,放牧或自由运动方式饲养。
圈散养结合:即结合上述两种方式,种猪、小猪圈养,商品猪放养的养殖方式。
问题二:国内养殖野猪前景如何? 野猪养殖 是属于特种养殖 也就是这今年才刚刚兴起的 现在还处在发展壮大的局面 在市场上面 还是处于一种求大于供的局面 所以现在的野猪养殖 前景还是不错的 但也不能说明 你来养殖就是赚钱的 现在社会在发展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 对于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挑剔 以前讲究吃饱就好 而现在呢 老百姓 都喜欢吃一些稀罕的东西 总体来说养殖野猪还是不错的 但是不管养殖什么都是有风险的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问题三:养野猪怎么养? 现在的野猪养殖方法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圈养舍饲:养殖方法基本与普通家猪相同,只是猪舍的格局和普通家猪舍、饲喂的饲料与普通家猪的饲料两方面有所区别。第二种为放养:即圈起一部分山或空旷地,搭建简易猪棚,象牛羊一样的放牧饲养。第三种是圈养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饲养,也是目前国内养殖野猪胆用做多的方式。
养殖成本:目前就各地饲料及人工、土地等各方面价格及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实际情况,商品野猪一般出生到出栏(80-100kg)饲养成本为850元至2000元每头。种用成年野猪年饲养管理费用约1300元至3000元。
至于前景,这要通过你对当地市场进行实地考察,在你所能及的范围内调查市场价格、现养殖存栏量、潜在的市场,和你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等等。
至于怎样养殖,你可以参考hi.baidu/...14857f相关野猪各阶段的养殖标准。
以上仅为个人建议,请您详细调研及考察后决定是否做野猪养殖项目。
问题四:怎样养野猪。养野猪需要什么东西。。 。样野猪,应该找专业人来培训
问题五:野猪怎么养殖 目前野猪养殖有三种方式,即圈养、散养、圈散养结合养殖。
圈养:类似普通家猪养殖,建设标准化圈舍进行饲养。
散养:仅建设补饲圈舍和隔离舍,余下根据实际地形用围网进行大面积圈围,放牧或自由运动方式饲养。
圈散养结合:即结合上述两种方式,种猪、小猪圈养,商品猪放养的养殖方式。
问题六:野猪要怎么驯养'散养范围要多大? 20分 野猪养殖项目投资大主要包括:
一、场地占地面积大,相对普通家猪来讲,养殖普通家猪每头母猪定位栏饲养占地面积约2O左右,而养殖野猪不能使用定位栏,每头母猪占地面积约5O左右,还需另外建设运动场地,固定资产投入大;
二、引入繁殖野猪公母猪投入大,普通家猪后备猪每头仅需两三千元,而野猪或特种野猪的后备猪每头则需五千至两万元;
三、生产期饲养费用投入大,普通家猪商品猪饲养周期仅为五到六个月,而商品野猪或特种野猪饲养周期需十到十八个月,虽然饲料费用低于普通家猪,但因养殖野猪的很难达到普通家猪的饲养规模,其它人工费、管理费、经营费等都高于普通家猪;
四、营销费用大,普通家猪出栏无需营销,自有猪贩上门收购,虽然市场价格高低不等,但销售不难,而野猪养殖因规模小,不足以经销商上门收购,养殖者需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用于宣传和推销产品;
野猪养殖项目风险大的原因:
一、资金风险:由于野猪养殖周期长,所以流动资金需求量大,很多投资者没有做好后期流动资金的预算,导致母猪繁育出的商品猪还未出栏,就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最终导致清场或倒闭;
二、经营风险:由于各地野猪肉产品市场处于开发阶段,而大部分投资者初期养殖规模都不大,初期也没有市场营销费用的资金预算,临界出栏时即使做营销,又因规模小,出栏少导致小单卖不了,大单供不上,根本无法接订单;
三、疫病风险:疫病风险是所有养殖品种都有的,如果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均会出现因疫病倒闭的情况。
综上:野猪养殖项目投资大于普通猪养殖项目,养殖规模越小,个体生产和经营成本越高,所以认定为投资大、风险大的项目,只适合公司运作或公司+农户或专业合作社等作为项目管理和运作,不适合个体小规模投资。
野猪初养者(10头基础母猪的规模),标准化养殖,合理散养适合的面积为3000平方米以上。
问题七:养野猪有补贴吗,养野猪怎么养 养殖野猪目前还没有政策性补贴。国家发改委近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扶持农业,尤其是养猪业。一是生猪养殖补贴,每头母猪100元。
规模猪场饲养管理程序
1、圈舍设计:分里窝室与外窝室。里窝室是供“野猪”饮食和睡觉场所,面积约为长3.5米,宽2.5米;外窝室是供运动和晒太阳、饮水的场所。设饮水槽,面积为里窝式的1.5倍。里外窝多均用水泥沙浆铺成,但不可太光滑,保持圈舍干燥和清洁卫生。“野猪”与家猪圈舍不同之处就是要在离外窝式1.2米处砌一条通道,以使种公猪进入任何已发情母猪的圈舍配种,尔后通过道返回原室饲养。
2、饲料配方:
玉米粉20%,麦麸33%,豆渣或少许大豆8~10%三七糖22%,骨粉0.5%,氨基酸(每头每天)15~40克
碘盐0.5千克,青饲料15%
3、疾病防治:
①猪瘟的防治:抗瘟病的防治:抗猪瘟血清每次5ml肌注,每天两次,连注3~4天。还可采用大剂量(50头份)猪瘟免化弱毒疫苗一次皮下肌注。
②猪肺疫病的防治:先用青霉素180万×2肌注(75公斤以上体重),再注射氧氟沙星5ml×2,每天两次,连注三天,效果极好,
③猪丹毒病的防治:该病又称“打火印”,治疗方法上可按每公斤体重4万单位青霉素深部肌注,每日两次,连用3~5天,并配合用浓肥皂水擦猪身,擦成肥皂泡罩住猪身的状态,有奇效。 特种野猪式的阶段育肥法,不仅节省大量的精饲料,又能充分利用青粗饲料来弥补特种野猪生长速度慢,育肥期长的缺陷。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野猪肉的品质,是特种野猪养殖获得高效益的关键技术。这个技术如果掌握不好,就可能造成特种野猪肉品质的下降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使特种野猪养殖进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生产的特种野猪肉和普通家猪肉没有区别;另一方面是特种野猪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普通家猪而被市场所淘汰。
直线育肥法也叫一贯育肥法。这种育肥方法是从小猪到大猪一直供给高能量、高蛋白的全价配合饲料。它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适应瘦肉型家猪的育肥,不适应特种野猪的育肥。现在有些场家采用配合饲料喂特种野猪,尽管提高了生长速度,却降低了野猪肉的品质,增加了生产成本。
特种野猪肉作为一种有野味特色的产品进人市场,必须保持野猪肉的独特风味才能吸引消费者。如果把特种野猪当家猪饲养,势必使特种野猪肉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特种野猪的养殖宁愿牺牲速度求质量,也不要牺牲质量求速度。野猪肉是以质论价的,没有好的品质,也不会有好的价格。所以说只有在保证猪肉品质和口味的前提下,再提高生长速度才是正确的生产方式。
优势:
由于野猪性情凶猛且季节性发情,产仔少,不适宜直接驯化家养,必须通过和家猪杂交后才能改变其特性,从而适应人类的饲养环境。实践证明,野猪和家猪杂交后,不仅性情变得比较温顺,而且生产性能、肉质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繁殖性能上,从原来季节性发情转变成为常年发情,发情症状也从原来的不明显,到发情症状比较明显;从一年繁殖一窝刊一年两窝,甚至两年五窝;从一胎只产4~6头到一胎产8~12头(经产母猪)。
在生产性能上,生长速度明显提高,含野猪血统50%的杜洛克杂交后代,在中等饲养条件下,8个月体重可达到90千克。而纯种野猪达到此重量需要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仔猪出生体重也显著提高,从0.4千克增加到0.9千克,增加了一倍多。
在肉的品质上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纯种野猪肉肉质粗糙,肌间脂肪含量少且有腥躁味。而特种野猪肉肉丝细腻,鲜嫩多汁,色泽鲜红,肌间脂肪含量丰满,大理石花纹丰富,猪肉不但无腥味而且香味浓厚。
猪舍:
(1)按需规划根据特种野猪生理特征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建造合理的猪舍,以满足特种野猪对环境的要求,保证母野猪的繁殖与仔野猪的生长发育,便于饲养人员的日常管理,还要有利于猪场的防疫与隔离。
(2)坚固耐用猪舍要坚固耐用、造价低,还要做到冬季防寒保温,夏季防风避暑,易于环境控制。地面必须用水泥砂浆抹平,坡度需要保持5%~6%,使尿液和清洗圈舍的污水顺畅流进下水沟,保证猪圈地面不积水、不打滑。配种舍最好用红砖铺设,以防特种野猪配种时打滑,伤害种猪肢蹄。
(3)适度规模用野猪和家猪杂交培育特种野猪是一个新生事物,人们对特种野猪的生活习性及生活规律尚未完全掌握。特种野猪养殖尚属于探索阶段,饲养规模不宜太大。目前,仍以小规模化养殖和农村专业户饲养为主,如果规模养殖,一年出栏育肥野猪500~1 000头为宜。
误区:
特种野猪是近年在养殖行业不景气的大气候下持续走俏的一个新品种。它主食青草、玉米秆、红薯等青绿饲料,成本极低,仅家猪的三分之一,而且肉质特别鲜嫩香醇、瘦肉率高达85%,是真正的放心肉和绿色滋补食品,在市场极为畅销,每公斤30~40元仍供不应求。一只野猪年产仔约20头,可获利0.5~0.9万元,效益是家猪的十几倍。另外由于它长期生存于自然界,其抗病力、成活率都比家猪强,养殖较保险。因此,养殖野猪已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首选品种。但在我们多年养殖野猪过程中,发现一些没有接受正规场家培训的养殖户普通存在以下养殖误区:
断奶过早:
许多农户在养殖野猪时,为使其早配种及让仔猪提早上市,人为地提前断乳。但野猪乳腺不发达、泌乳量小、放乳时间短,如过早断奶容易导致仔猪个体小、体质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胃肠功能较差、易出现疾病。根据福建省永定县招宝生态农庄多年的饲养观察,野猪仔应以45天断乳为好。 许多养殖户不重视使用疫苗或者生搬硬套,使用不规范、不科学。科学的免疫应该是根据当地的疫情而制订一套完整的免疫程序。
另外,一些养殖户卫生防疫观念淡薄,养殖场随意让闲人参观,且极少采取消毒措施。其实消毒是最简单、最有效、最根本的预防疾病发生的措施。福建省永定县招宝生态农庄每五天清洗、消毒一次,并在养殖场门口、生产区门口与猪舍门口设立三重消毒池,人员进出都必需消毒和换工作服,经营13年来从未发生一次疫情,可见防疫的有效性。 一些引种户因贪图方便与便宜,或被一些不法场家蒙骗,引进一些含纯种野猪血缘仅12.5~25%的特种野猪,其外观、品质已与家猪相差无几,其抗病力、耐粗饲、瘦肉率、营养成份等方面都较差,这又如何能取得好效益呢?
1、饲养管理规程
饲养管理是养殖场周而复始的基本工作,从业人员的素质、责任心、情绪的影响很大,在人性化管理的同时,需要对关键的饲养管理环节规定作业规程,让饲养管理日常工作“标准化”,包括饲养管理日程和其它专项工作规程。
饲养管理日程一般分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日程》、《喂乳母猪和仔猪饲养管理日程》、《保育(断奶)仔猪饲养管理日程》、《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日程》,等等,确保日常饲养管理定时、定人、定质,产生优良的条件反射。其它专项工作规程一般分为《配种规程》、《妊娠检查规程》、《接产规程》、《乳猪开食规程》、《断奶和转舍规程》,等等。
各种作业规程和临时性的饲养管理措施都应准确、精炼描述,对员工进行培训,检查实施效果,不断优化和修订。
2、疾病防治规程
疾病防治是养殖场技术性最强的工作,由于猪场工作人员在动物生理、病理、微生物、传染病、药理学、兽医、畜牧等方面的局限,小规模猪场难以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疾病防治方案。疾病防治规程包括《环境清洁和消毒规程》、《圈舍清洁和消毒规程》、《免疫规程》、《抗菌药物定期预防规程》、《常见疾病治疗预案》、《应激反应预防方案》、《消毒效果监测表》、《抗体监测表》、《药品采购和保存标准》,等等。
小规模猪场的疾病防治方案、饲养管理日程可以简化和融合,形成综合预防基础方案。
3、饲养记录
完整的饲养记录是分析和评价饲养管理效果、疾病防治效果的重要条件,是准确计算生产性能和经济性能的重要资料,因此,养殖场应建立每批动物的饲养记录,而不是月度或年度算“总账”,有条件的养殖场应及时录入电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