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骑行姿势是什么?
公路车骑行姿势
第一“手臂”。避免公路车手的僵直身体。保持两个手肘的弯曲和放松,可以吸收震动,遇到颠簸时防止改变方向。让手臂与身体成一条直线,不要向两侧展开,形成更加紧凑的空气动力姿势。
第二“上身和肩膀”。两个字:静止。想象一下,如果在一段(40 公里)的骑行当中,配合每次踩踏左右摇晃身体需要消耗多少热量。最好将这部分热量用于踩踏。
另外,还要注意,疲劳的时候,身体不要向车座前端靠近或者驼着背。时常变换到更大的齿比或者站起来踩踏,减轻坐垫的压力,防止臀部和背部的僵硬。
第三“头部和颈部”。没什么比骑车撞上一辆停靠的汽车更尴尬也更危险的了。因此,避免低头,累的时候更是如此。经常左右扭动头部,放松颈部肌肉。
第四“双手“。双手放在车把上端,想象一下你的手指握的很松,几乎可以弹钢琴。死死握住车把也没有必要,而且那样还会让手臂和肩膀产生消耗能量的肌肉紧张。
握住把弯处下坡或高速骑行,握住手变头放松骑行。长距离爬坡可以握住把横上端,这样可以坐的更直,使胸部展开,更容易呼吸。
佩戴有垫儿的手套并且经常改变手的位置可以防止手指麻木以及上身僵硬。站骑的时候,轻握刹车把,配合蹬踏的频率轻轻左右摇摆车身。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拇指和另一个手指扣成一个环握在车把上,防止以外颠簸造成失控。
第五”把横“。车把的宽度应该与肩膀相同。(常见把横规格为 38、40、42cm。)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选择较宽的把横试图打开胸部。某些型号的把横提供比较大的落差(垂直距离),便于较大的手握把。将把弯末端水平一段设置成与地面平行或稍向下朝向后花鼓。
第六”刹车把手“。你可以将刹车把调整到把弯上舒适的位置。一般的设置方法是使刹车把手末端位于把弯末端平直一段的延长线上。如果想调整刹车把手,将手变头橡胶部分向上翻起,找到锁紧螺栓,可能位于内侧或外侧。
第七“后背”。平直的后背是一名职业车手的标志。正确的把立和上管组合是关键,不过,臀部的柔韧性也同样重要。注意将你髋的上部向前转动。尝试想象用肚子接触上管,这样可以防止你的后背弯曲。
第八“坐垫高度”。计算这个高度的公式很多,不过不一定非要做数学题才能知道正确的高度。当踩踏到最底端的时候,你的膝盖应该稍稍弯曲,如果从背后观察,你的屁股不应该死死地压在车座上。
第九“坐垫角度”。坐垫应该保持水平,使用一根较长的直尺就可以调节。如果你使用 TT 把,坐的位置相当靠前的话,话,坐垫略微向下会更舒适,不过,向下太多会让你向下滑,也会增加手臂的压力。
对于在城市生活的骑行爱好者来说,附近有个湖,有个公园,有个景点等等,周末或者节假日拿出公路车,邀上三五好友,一起户外骑行,亲近自然,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1、我们要开心骑行,不要伤害和损失
最近入手了一辆公路车,跟着骑行的伙伴一起到周围的东丽湖骑行,夏日时分,草长莺飞,分外开心。我们最近的这次骑行就有一个小伙伴的车胎被扎了,还好带了补胎工具,路上修好车了,能继续骑行,要不然骑行活动只能暂时停止。以往骑行活动,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些意外,比如说跟车太近,前后自行车撞到了;下陡坡,刹车太急,从车上摔下来受伤了;夏天骑行,被做好防护,被晒伤了;或者被周围的汽车剐蹭到,造成受伤。
2、不期望场景分析
山地车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速度很快,好的选手能达到30km/h左右。速度很快的情况下,短距离的刹车制动反应时间很短,在1秒以内。人骑着公路车,高速骑行,具有一定的动能,跟前车相碰,跟路上的汽车,电瓶车等接触,就可能造成受伤。注意力应该放在行进的方向上,看到有人、有自行车、有汽车靠近,应该提早刹车,将速度降下来。这也是上路骑行的常识。还有遇到恶劣天气骑行时,比如说烈日炎炎,大风天气,低温天气,需要做好防晒和防寒。
3、缓解骑行风险的应对措施
3.1出门前
如果是头一次骑公路车,找有经验的或者找教学视频,了解一下公路车如何加速和减速,如何变速;
提前了解当地的驾驶规则;
骑行会消耗体力,提前休息好,保持充沛的精力;
为了缓解风险,出门前配备各种防护装备:
提前熟悉骑行路线,了解出发地点,聚集地点,目的地;
如果长期骑行,可以考虑购买一份保险。
3.2骑行中
应该按照交通规则行驶,与路上的行人和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
按照预定的旅行行驶,如果有自己的路线有变化,提前告诉队友;
带上提前配备的防护装备,至少戴上头盔、手套和水壶;
长期骑行,需要分配好体力,安排好休息,补充水分和能量;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靠边停靠,及时止损,避免进一步伤害。
3.3骑行后
整理好所有衣物和设备;
如果遭受伤害,呼叫同伴,立即进行处置;
复盘整个骑行的过程,好的做法继续保持,不良的习惯进行改进。
---------------------------------------------------------------------
我叫胡雪明,有着7年安全工程的专业学习,毕业后8年时间里都从事着直升机安全性设计与评估的工作,一直在跟风险打交道。目前正在创作一本关于个人风险管理的书籍, 帮你化解风险,助你生活更好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