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饲养鹌鹑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具体要怎么养?

鹌鹑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强等特点。鹌鹑的肉、蛋营养丰富。饲养鹌鹑是一项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养殖项目。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饲养鹌鹑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具体要怎么养?

(1)场舍和设备

鹌鹑舍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鹌鹑笼一般采用重叠式笼,其规格长100厘米、宽2厘米、高150厘米,共分6层,每层之间有承粪板接纳粪便。产蛋笼可采用多层单只笼。食槽由于鹌鹑的大小和饲养方式不同,所以食槽的设计也应各有不同。食槽可用木板、竹子、镀锌铁板及塑料制成,食槽制作必须平整光滑,既便于鹌鹑采食,又不浪费饲料,同时还便于消毒。水槽目前使用较多的饮水器有塔式真空饮水器、长条形饮水槽和连续式自动给水槽。育维箱长90厘米、宽45厘米、高25厘米,箱脚高20厘米。出壳至30日龄鹌鹑可在此笼内饲养。产蛋笼供产蛋和配种用,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25厘米,笼分大小格,大格养母鹌鹑,小格养公鹌鹑。育肥箱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5厘米,每箱养20~30只鹌鹑,专供饲养肉鹌鹑用。(2)饲料配方

玉米12%、麸皮5%、甘薯叶粉3%、骨粉1%,另加食盐0.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量。雏鹌鹑的饲料配方玉米52%、豆饼27%、进口鱼粉适量。产蛋鹌鹑的饲料配方玉米42%、豆饼33%、进口鱼粉1%、麸皮7%、草粉3%、骨粉3.5%、食盐0.5%,另外添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适量。

(3)幼鹌鹑的饲养管理

①1~3日龄温度为36~38℃,4~10日龄温度为35~36℃,11~20日龄温度32~34℃,21~30日龄温度为26~28℃。温度适宜时,维鹌鹑在热源附近均匀分布,采食正常。如果舍内温度较低,可在育雏箱的每层设2~3个灯泡,或在室内增设煤炉升温。

②开食前先喂饮0.1%的高锰酸钾水,促进胎粪排出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最初1~2天每天喂饮温开水。出壳后10小时即可开食,用煮熟捣细的蛋黄加玉米粉或混合料撒在报纸上让其啄食。100只雏鹌鹑每次喂4个蛋黄,连喂5天,以后可直接用配合饲料饲喂。通常1只鹌鹑从开食到产蛋约需饲料0.5千克。

(4)产蛋鹌鹑的饲养管理

①笼养产蛋鹌鹑,每层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饲养蛋鹌鹑6~8只、公鹌鹑2~3只。如果生产商品蛋可不分单元,只分层饲养,每平方米饲养20~30只。

②饲料拌湿饲喂,料水比1:(1.5~1.8)。少喂勤添,每日喂4~5次,产蛋高峰期再加喂1次。也可以不限次数,让其自由采食。蛋鹌鹑每只每日的饲喂量为20~25克,如加喂青料,可以减少饲料喂量。喂料时按饲喂量的5%加入砂粒以助消化。

③防止惊群要消除各种应激因素,保持环境安静。蛋鹌鹑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为50%~55%。

④舍内应有通风装置,以便及时排出室内氨气及其他有害气体,并可调节温度与湿度。光照控制在14~16小时有利于提高产蛋量。及时收蛋,防止兽害,搞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

(5)疾病防治

鹌鹑是一种抗病力较强的禽类,但由于密集饲养,如果环境不良或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引发某些疾病。饲养鹌鹑者最好不要再饲养其他禽类,以杜绝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要搞好疫苗注射,7~10日龄用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滴鼻、点眼,30日龄以后重复用Ⅱ系疫苗进行免疫。其他疾病如禽霍乱、白痢、球虫、鹑痘等的防治,重点做好预防接种和预防性投药工作,发现病状及时治疗。

养殖鹌鹑需要准备场地、饲料、技术、资金等。

鹌鹑的饲养管理

1、鹑舍:建造鹑舍光线要微暗,夏季通风要良好,要防止狗、猫、鼠等危害。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鹑的产蛋率。饲养室内放置育雏笼、肥育笼、种鹑笼及安排孵化间。饲养笼可用竹木,也可用铁制成。笼子底部应制成网状,网孔大小以鹌鹑粪便能漏下为宜,间距大致为1.2cm,网底后高前低,稍带倾斜度,便于母鹌产蛋后滚出。

2、饲料:鹌鹑的饲料,尽量采用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品,品种宜多样化。一般由豆饼、鱼粉、玉米面、麦麸、米糠、苜蓿草、白菜、胡罗卜、骨粉、碳酸钙、食盐等组成。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饲料要相对稳定,如需交换要逐渐过度。

3、喂料:鹌鹑喂料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喂干料,另设饮水设备。另一种是喂湿料,喂湿料时干料和水比例是夏季1:3、冬季1:2、春季1:2.5。每天喂4次,作到定时、定量、定质供应。9~10周龄的鹌鹑,要做到“能吃多少就给多少”的饲养方法。

4、管理

①分群:雄鹑和雌鹑最好分群饲养,使之定时配种,这样提高种蛋的受精率。若不便分群亦可混合喂养。混养时雄鹑和雌鹑之比为1:3。除留下配种的鹌鹑外,其余雄鹑作肉鹑处理。

②密度:在饲养管理上要注意饲养密度,幼鹑平养密度为100只/1周龄/平米,85只/2周龄/平米,70只/3周龄/平米,50只/4周龄/平米。

③环境:养殖鹌鹑的周边环境要安静,如果受惊忧,会影响母鹑产蛋。

鹌鹑的疾病防治

1、雏白痢

症状雏白痢是常见危害大的细菌性传染病,病鹑精神萎靡,粪便呈白色浆糊状。

防治在病鹑饲料中添加0.4%磺胺嘧啶或0.1%磺胺喹恶林均有一定效果,笼舍要保持清洁干燥,温度稳定,防止过密拥挤。

2、球虫病

症状球虫病为肠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疾病,病鹑羽毛松乱,粪便带血。

防治可将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2%的比例拌入饲料或溶于饮水中,连服4~5日即可见效。

3、溃疡性肠炎

症状溃疡性肠炎是家养鹌鹑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能力的疾病,鹌鹑弓背,双目紧闭,拉稀。

防治双氢链霉素、泰乐菌素均为较好的治疗药物,四环素、呋喃类也有一定疗效。

4、白喉病

症状白喉病多发生在梅雨季节,病鹑眼肿流泪,食欲不振。

防治可将0.1%的二甲氧基嘧啶钠粉拌喂或溶水饮用,同时还应把病鹑的头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清洗消毒,效果更好。

5、马立克氏病

症状马立克氏病也是鹌鹑常发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病鹑表现为精神不振,瘫痪,贫血,两翅下垂,排绿色稀粪。剖检时常见内脏型,表现为心脏、肺、腺体、胃、肝、肾、睾丸及卵巢出现单个或多个肿瘤。

防治马立克氏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以预防为主,对初生鹑皮下注射马立克疫苗效果较好。

6、大肠杆菌病

症状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包括急性败血症、脐炎、气囊炎、肝周炎、肠炎、关节炎、肉芽肿和卵黄性腹膜炎等。

防治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改善环境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犬肠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脐部和皮肤创口感染。杜绝使用腐败变质和受霉菌、大肠杆菌污染的饲料。加强鹌鹑饲养管理,勤刷水槽及饮水器具,使用优质饲料,增强抗病力。

7、石灰脚病

症状石灰脚病病原体为突变膝螨,多寄生在鹑胫部和趾部。病鹑胫部和趾部发炎,有炎性渗出物,形成灰白色或**结痂。严重时可引起关节肿胀,趾骨变形,行走困难,生长受阻,产蛋下降。

防治治疗时可用20%硫磺软膏涂擦患部,每天2次,连用3-5天。也可以用温水洗去胫部和趾部上的痂疲,然后用0.1%敌百虫溶液浸泡4~5分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