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什么防护措施
其外壳应有(保护性接零或接地)防护措施。
一、防止触电技术
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火线,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导致人身伤亡的。所以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防止人身触电。一般人的平均电阻为1000-l500欧姆,通常,女性的人体阻抗比男性的小。
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保护性接零或接地防护措施。在照明电路的保护线上不应该装设熔断器,否则照明电器因漏电发生对地短路,使保护线上熔体首先熔断时,会造成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带电,从而引起触电事故。
装用漏电保护器,是基本保安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基本措施。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时,为保证安全,应该装设漏电保护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使用漏电保护器。
安全用电
二、安全电压、电阻、电流
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设备对地电压高于250V为高电压;在250V以下为低电压;安全电压为36V以下;安全电流为10mA以下。在阻、容、感串联电路中,只有电阻是消耗电能,而电感和电容只是进行能量变换。电流互感器的外皮最高允许温度为75℃。
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则阻值较大的电阻发热量较大。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是由一次回路的负荷电流所决定的,它不随二次回路阻抗变化,这是与变压器工作原理的主要区别。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或什么
使用的电气设备其外壳应有的防护措施是保护性接零或接地。
为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
接地保护用于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三相三线制)的供电系统中,用以保证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漏电时产生的对地电压不超过安全范围。
扩展资料1、产品在新安装前, 如果需要检查漏电断路器能否分断, 用户必须将N线( 零线) 和C线( 火线)或者N线( 零线) 和A、B、C线( 三根火线) 同时接入产品的进线处。然后在合闸通电情况下, 按动试验按钮, 如果漏电断路能分断, 说明产品正常可靠, 可投入使用。
2、保护器自动跳闸后, 必须查明原因, 排除故障后, 方可送电使用。
3、严禁漏电断路器处于闭合位置时或在出线端之间检查相间介电性能, 以免损坏电子元件。
4、 当人体同时触及负载侧的两条线时, 由于人体实际成为负载, 漏电断路器不能提供安全保护。
可靠的接地或者是RC,(如果导线很长,电流很大,在1000伏以下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假设电动机的A相绕组因绝缘损坏而碰金属外壳。绝不允许在插座内将粗孔与接工作中线的孔相连:
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与外壳相连的金属构架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地连接起来。保护接零一般用在1000伏以下的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还要考虑导线与大地间的电容)而形成回路,应该采取图所示的保护接零,所以一般只在相线上装熔断器,保险丝不断。但要看你是什么供电系统。电度表的接线盒中有一个端子是接零线,这根零线在互感器的一侧要接地,所以电度表的安全性得以保障。而电度表外壳一般都涂了绝缘漆,如果接地,起不到安全作用。
1、接地(earthing)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可以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
2、电流流经以上三种接地电极时都会引起接地电极电位的升高,影响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此必须对接地电极的电位升高加以限制,或者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