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生产线流程有哪些?都有哪些设备组成?
有机肥原料发酵完成后进入有机肥粉碎机内粉碎成粉状,粉状进入有机肥搅拌机内添加辅料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进入造粒机内制成颗粒、制成的颗粒进入烘干机内将颗粒水分降低至10—20%,后进入冷却机内冷却,冷却完成后进入筛分机内筛选,筛分出不合格的产品用回料皮带输送机重新进入粉碎机粉碎,筛分出成品可直接包装。
有机肥生产线的生产流程与设备的组成
1、有机肥发酵翻抛机
作用:对发酵过程中的物料进行发酵翻堆(翻抛);
2、有机肥粉碎机
作用:对生产过程中高湿物料等原料的粉碎制粉;
3、有机肥搅拌机
作用:对多种原材料进行搅拌混合;
4、有机肥造粒机
作用:拌合后的物料进行制粒;便于分选、封装;
5、有机肥烘干机
作用:把带有一定湿度的颗粒物料烘干;
6、有机肥冷却机
作用:对烘干后的物料快速冷却,增加生产效率;
7、有机肥筛分机
作用:对成品肥料进行筛分分级;
8、包膜机
作用:把制成的颗粒外部包膜,效防止肥料的结块;
9、自动称量包装机
作用:对制作好的成品进行定量装袋、封装。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到您。
未发酵粪便,施入土壤中会发酵,产生热量、有害气体,有烂种子、烧根、烧苗现象,而且发酵时间长,产生肥害反而影响农作物生长,没有发酵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施入土壤病虫害较多,动物粪便里、农作物秸秆、下脚料里含有病菌、虫卵、病毒,如果直接施入土壤,会在土壤中漫延、滋生、孵化,危害农作物生长,爆发病虫害疫情。
有机肥发酵原理
腐熟的猪粪有机肥一般需要两个阶段,即第一次高温堆肥腐熟发酵阶段和第二次陈化阶段。不稳定的有机物通过腐熟过程,通过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稳定的腐殖质。其温度变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阶段:温度初见降低,氧气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对于第一次堆肥腐熟来说,不能没有第二次堆肥,因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嗜温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从而有助于有机肥腐熟、减少植物毒性物质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阶段:通过配比原料基质,肥堆高氧吸收,产生高温,可降解挥发性固体大量减少,臭味逐渐降低,肥堆颜色逐渐变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气和水分控制。
温度升高阶段:有机肥腐熟温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线菌、真菌和细菌为主,主要分解糖类和淀粉。甚至有源生物动物和动物参与。高温阶段:腐熟温度达到45℃以上,嗜温微生物被抑制,嗜热主导。可溶解的有机物继续被氧化分解,复杂的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木质素)也开始被分解。50℃左右(嗜热真菌和放线菌);60℃左右(嗜热细菌和放线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经不能适应)。最佳腐熟温度为55℃,这是因为大多微生物在该温度最活跃,最易分解有机物,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大多数会被杀死。降温降低阶段:嗜温微生物又开始大量繁殖,占据优势,对残余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温度下降,肥堆逐渐趋于稳定。
有机肥发酵方法
厌氧发酵: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的堆肥化过程。最终产物除腐殖质类有机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还有氨、硫化氢和其他有机酸等还原性物质。工艺简单、不需进行通风,但反应速率缓慢,堆肥化周期较长。
好氧发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温度和通风的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这类堆肥无臭无蝇,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有机肥发酵工艺
静态条垛堆肥:无需翻堆,能够确保堆体有效的达到高温和病原菌体灭活,缩短堆肥周期。
动态条垛堆肥:通过人工或机械定期翻堆,来确保堆体好氧状态。
反应器堆肥:在一个容器或几个容器进行,能够有效的控制温度,水分,从而监控堆肥发酵程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