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堆肥需要多长时间,需要添加什么发酵菌剂吗?
目前已到秸秆丰收时节,秸秆除喂牛外,还可用来制作无公害农家肥。玉米秸秆堆肥技术具体方案:利用乐贝丰有机肥堆肥发酵剂发酵处理秸秆有机肥效果很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x0d (1)选好堆肥地点:在漫长的冬季里,气温一直很低,为了加快秸秆的发酵速度,堆制场地最好选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四周夹上障子。这样既能提高环境的温度,又能防止牲畜和畜禽的破坏,保证秸秆肥的堆制质量。x0d (2)搞好玉米秸秆处理:先把玉米秸秆用铡草机或铡刀切成3~4厘米长,也可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但不要粉得过碎,然后用人粪尿或稀释的畜禽粪汤进行浸泡,以浸透为宜。x0d (3)原料配比要适当:堆制玉米秸秆肥,原料配比很关键。一般配制方法是:7 份切碎的玉米秸秆、2份畜禽粪、1份人粪尿;或是切碎的玉米秸秆、土、牲畜粪、人粪尿,配制比例为6:1:2:1;不管采取哪一种方法,秸秆和水的比例都应以1:3 为宜。x0d (4)选择适宜的堆制方法:把备好的原料用足量的水浇透后拌均匀,在平地或粪堆上进行堆制,如气温在0℃以上时可用热水引温,低于0℃时要点火引温。先在堆底土上堆一车马粪,在马粪中间扒个坑,坑内放些干柴点燃,然后再压上 20厘米左右的秸秆,见到冒烟后再盖上一层马粪,待堆的各处都透白霜或冒热气时,再往堆的四周添已拌好的配料。一次添料不可过多,哪里透出白霜就往哪里添料,不透霜不能添料。同时,要做到尽量堆大堆,以保持温度,加快发酵速度,堆高一般为1.5米左右。x0d (5)严格控制堆内温度:堆后7天左右开始发热,不久将会出现高温。在发酵期间温度应控制在50~60℃,这对微生物分解纤维细菌活动最为有利。如果温度超过70℃ 时,这种细菌活动就会停止。因此,在堆制时必须先将玉米秸秆浸湿、吸足水分,软化秸秆组织,便于微生物浸入进行分解活动;并且一些养分也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可加速秸秆的发酵腐熟速度。当然,也要防止温度过低,过低时会拖延发酵的时间。在降雪后要及时扫除堆上的积雪,防止秸秆堆表面结冰,而降低堆内温度。x0d (6)为微生物活动创造条件:玉米秸秆肥的腐熟过程,就是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过程,秸秆腐熟的快慢与秸秆微生物活动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堆制时要适当加入一些人粪尿或碳酸氢铵,增加碳氨之比,促进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堆制后10天左右翻倒一次,以后每隔7天倒一次,共倒3~4 次。翻倒的作用主要是使原料混拌均匀、受热一致和流通空气,保证好气性微生物活动繁殖快,促进秸秆腐烂,缩短堆腐时间。x0d (7)及时调节堆内的酸度:堆内的微生物适宜在中性和微碱性条件下进行活动,当酸度过大时,可适量加入少量的石灰或草木灰以中和堆内的酸度,保持微生物活动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堆制的玉米秸秆肥,经过25~30天就可达到黑、烂、臭的质量标准。
工艺流程主要是:前处理~主发酵~后发酵~后处理~贮存。
原料的预处理:包括分选、破碎以及含水率及碳氮比的调整。首先去除废物中的金属、玻璃、塑料和木材等杂质,并破碎到40毫米左右的粒度,然后选择堆肥原料进行配料,以便调整水分和碳氮比,可以使用纯垃圾,垃圾和粪便之比为7:3或者垃圾与污泥之比为7:3进行混合堆肥。
原料的发酵阶段:我国大都采用一次发酵方式,周期长达30天,目前采用二次发酵方式,周期一般用20天。一次发酵是好氧堆肥的中温与高温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具体从发酵开始,经中温、高温然后到达温度开始下降的整个过程,一般需要10—12天,高温阶段持续时间较长。二次发酵指物料经过一次发酵后,还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难分解的有机物存在,需将其送到后发酵室,堆成1—2米高的堆垛进行二次发酵并腐熟。当温度稳定在40℃左右时即达腐熟,一般需20—30天。
后处理阶段:是对发酵熟化的堆肥进行处理,进一步去除堆肥中前处理过程中没有去除的杂质和进行必要的破碎过程、经处理后得到的精制堆肥含水在30%左右,碳氮比为15—20。
贮存阶段:贮存是指堆肥处理前必须加以堆存管理,一般可直接存放,也可装袋存放。但贮存时要注意保持干燥通风,防止闭气受潮。分为三个过程:起始阶段、高温阶段、熟化阶段。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1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