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蛤蜊是常见的海鲜,蛤蜊养殖注意事项有什么?

有干播和湿播两种方法:干播是在退潮后成道干露,从停泊的育苗船上卸下蛤蜊苗放在地上。播种时,要求播种均匀,防止成堆集结,如果潮水已涨不能继续播种育苗或播种育苗未完成,应将蛤蜊苗取出,浸泡在水中,待下一次潮水到来时再播种;当潮水未出埕面时,用船将蛤蜊苗运到做好标记的埕地,在标记的区域内按量均匀播种。

蛤蜊是常见的海鲜,蛤蜊养殖注意事项有什么?

播种时间应在平潮或缓潮时进行,以避免蛤蜊苗的流失。播种时间视苗种大小而定,一般在4~5月白苗,中苗在12月至次年春天,大苗在产卵前。注意,水需要保持浅棕色。如果它变清了,我们需要施一些肥料。一般来说,养殖1-2年就可以成熟,长到3厘米以上就可以收壳了。蛤蜊的养殖区域要选择在潮汐流动、地势平坦、含沙量高的低潮区滩涂,或在水质和底质条件较好的池塘,养殖区域的交通要好。

做好远离工业污染区的工作。潮间带养殖要翻滩换地,将翻出的淤泥经过潮水冲刷和阳光暴晒后,再进行平整,在易受潮水冲刷和淤泥覆盖的地区筑堤防洪,防止苗种流失。池塘养殖则要做好水坝、水闸的修复工作,在放苗前一个月将池水排干,暴露在基质中,进行消毒处理,在出水口过滤养鱼。主要是在第一埕附近的港湾道路和潮下带边缘,用木麻黄来防止蛤蜊苗的流失。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1、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杀菌,采用生石灰(100kg/亩)和茶子饼(100kg/亩:按水体面积计)进行双重消毒清理。池塘消毒后,选择底质较硬的滩面进行平整、铺沙(最好选择靠近环沟的滩面、并做畦、畦宽4—5米、高25—30厘米),铺沙面积约占池塘总面积的1/3—1/4,应根据池塘水体具体调整。养殖面积过大会影响文蛤生长速度、面积过小则不能充分利用池塘的养殖容量。

2、苗种放养。

投苗应该尽量选择阴天、黎明或黄昏。特别在气候炎热、苗种规格又小时尤为重要,投苗要均匀撒播,切忌成堆。规格50—60颗/500克的苗种亩投放量,掌握在500—700公斤左右。养殖文蛤面积少于虾塘总面积1/4,投苗量可酌情增加,但不宜超过1000公斤,养殖文蛤面积大于池塘面积1/3应酌情减少投苗量,投放小苗规格300—500颗/500g每亩投放量不宜超过200公斤。

3、养成管理。

(1)水温水质监测:做好水温水质监测工作,每天早(6:00)和中午(14:00)测量水温,并且观察水色。日常以蓄水为主视水质换水,池内的PH值应控制在7—8之间,溶解氧要达到4mg/l以上,水色应以保持较理想的黄绿色为主,透明度控制在20—40CM。

(2)定期取样测量:每隔半个月取样一次,测量及观察其生长情况。如发现密度过大或局部发现成堆的文蛤要及时疏散放养。只要环境适宜,文蛤一般很少迁移。

(3)饵料管理:主要是培养塘内饵料生物量为主。早春采用鲜小鱼虾浆全池泼洒以肥水及增加池塘有机碎屑量;夏秋季晴天利用复合肥、有机肥肥水;晚秋、冬季采用豆浆全池泼洒投饵。

(4)病害防治措施:每隔一个月采用生石灰(10kg/亩)或二氧化氯(0.125kg/亩)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杀菌以及疾病预防。

(5)敌害清除:拦挡敌害、防止逃逸的拦网一般高1.2米,埋入滩面0.2米,但必须经常检查,发现倾倒或破损要及时修理。每次排水后,应仔细检查滩面有没有青蟹等敌害侵入,一旦发现,及时将敌害清除。

(6)防止滩面浒苔滋生:浙江沿海基本上都属正规半日潮,池塘养殖文蛤每隔半个月换水一次,换水时让滩面干露1—2天,冲入场地的淤泥,要立即清理,以有效防止滩面浒苔滋生。特别是春、秋季,文蛤涂上极容易生长浮苔,应采用人工清除或药物清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3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