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中华蜜蜂养殖技术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

中华蜜蜂养殖技术

强群饲养管理

1、选王:宜选用评分70分以上二级以上种王。选用春季或冬季换王,1年应换王1次或2次,保持蜂群强势。

2、双王群、双箱饲养:提倡双王群和双箱饲养。采用朗氏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比十框箱大80mm),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可开设在箱前面,可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内产卵,箱中央供贮蜜;或用囚王笼扣1只蜂王,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蜂王限制在侧向1~2框内产卵,箱内其他部份供贮蜜。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用框式隔王板将箱内空间隔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均开设在箱前向,平时平箱饲养双王箱,流蜜期可叠加继箱取蜜。加继箱时应从巢箱提取3~4框盖子脾或大幼虫脾1张蜜粉脾放在继箱一侧,外加隔板,在巢脾内补加空巢脾,巢箱或继箱间加隔王板,让蜂王在巢箱内产卵,或不加隔王板让蜂王在整个箱体内产卵。产蜜期应在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

3、保持群内饲料充足:当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时,应采用灭菌的花粉灌脾饲喂,或花粉代替品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缺蜜时,用饲喂器盛蜂蜜置于蜂箱内蜂箱内饲喂。饲喂宜在夜间和每次饲喂量应可供蜂群食用2~3d为宜。

繁殖期管理

1、繁殖期:一般分为春夏、秋季繁殖期,繁殖期应注意保温,供应足够饲料,及时扩大蜂群群势,人工育王、双王同箱饲养、防治病虫害。

2、人工育王:选取5框以上蜂群,用隔王板把蜂群分为育王区和繁殖区,蜂王留在繁殖区内;育王区内放蜜粉脾和幼虫脾,育王区占原巢脾的2/3,或将育王群的蜂王暂时提出,待王台被接受后再放回。采用内径200~250mm,高200~220mm的窄式育王框,育王框上安装直径8mm、深11mm的人工王台,台与台之间距离9mm~10mm,每框内移入24h内的幼虫15条~20条,移虫后立即放入育王区;次日,再提出育王框,取出台基内的幼虫,再从母群内移入18h~24h的幼虫,培育成蜂王。

3、组织交尾群:选用与母群没有血缘关系或外地引进的良种,在人工育王前20d前培育雄蜂;育王复式移虫后10d,从强群提出1~2框粉蜜多的封盖子脾,带蜂放入1只优质王台(注意不要挤压、倒置)组成交尾群。蜂王交尾丢失后,再放入一个成熟王台,若两次丢失,则交尾群应合并。

4、人工分蜂后的饲养:从原群中抽出一框封盖子脾、一框蜜粉脾、一框幼虫脾入在隔壁板一侧,开侧巢门放成熟王台,新蜂王交尾成功后形成新群,新群同老群同箱饲养,以母女同箱或姊妹同箱箱饲养为宜,若工蜂偏集一群时,应调整群势,改变巢门方向。及时加基造脾,扩大蜂巢,并用新脾换老脾,当群势发展到5个巢脾时,应改为单箱饲养;流蜜期或气温25℃以上时,应改为单箱饲养。

越夏阶段管理

1、度夏准备:7月底至8月底野外蜜粉源缺乏,持续高温,这个时期为度夏期。度夏前应合并2框以下的弱群,每群应调整到4~5框群势,清除箱内或巢脾上的巢虫,群内应有1~2框封盖蜜脾。

2、降温管理:应将蜂箱移至树荫或屋檐下,或搭凉棚遮荫,中午高温时可在蜂箱四周洒水降温,打开通气窗和扩大巢门,以利于蜂群降温。气温超过35℃时,给蜂群喂水和箱外洒水,为蜂群降温。

3、检查:高温天气应以箱外观察为主,防止蜂群产生飞逃“情绪”。若发现工蜂出勤少,应选择傍晚开箱检查,及时改善箱内条件。

4、天敌防治:夏季高温时,应垫高蜂箱防蟾蜍、蚂蚁为害蜂群,并经常捕打胡蜂等天敌。

5、越夏后检查:9月初,野外出现零星蜜源,蜂群开始繁殖,应及时全面检查,调整群势,清除巢虫,合并弱群并进行奖喂。

蜂群越冬阶段管理

1、最后一个蜜源流蜜期,给蜂群预留封盖蜜脾。合并蜂群更换衰老、产卵力差的蜂王。

2、在最后一个蜜源即将结束时,用强群的蜂和封盖子脾补充中小群,同时撤出蜂群中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

3、保持巢内充足的产卵空间和蜜粉饲料,并进行奖励饲喂。

4、越冬选择地势高、干燥、避风、安静、半阴半阳的落叶树下摆放蜂群,中、后期树林落叶后,使蜂群采光充足。越冬初期,只需在副盖上加保温物。越冬中、后期,进行巢内保温。冬季气温降至0℃以下时,蜂群停止哺育幼虫,蜂群结团,并停止采集活动,并采取包裹蜂箱、留出巢门口等保温措施。

5、越冬蜂群管理。经常进行箱外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蜂群越冬的异常状况。在巢门侧耳倾听蜂群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或轻叩箱壁发出“嗡嗡”声,马上静下来,属正常情况。箱外检查发现工蜂在巢门口进出抖翅,箱内声音混乱,表明可能失王,应在晴暖的中午开箱检查,若失王应诱入储备王或并入他群。箱外检查发现蜂群喧闹不安,从巢内捣出断头缺翅的死蜂,并有巢脾碎块,可能有虫害,应及时驱杀,查找堵塞学习漏洞。箱外检查发现蜂群出现骚动不安,经久不息,可能是缺水或缺蜜。若蜂团散开,表明缺蜜,应加入蜜脾;若从巢门掏出蜂蜜结晶,可在巢门喂0.2%的食盐水。

土蜂养殖技术(书籍,资料)

养蜂时要使用木板制作蜂箱,为其提供一个密封安全的生长环境,并将蜂箱挂在高于地面且遮雨背风的位置,避免天敌入侵,在蜜源来源较少的时期,应该向蜂箱中喷洒白糖溶液或者蜂蜜,为蜜蜂提供足够的食物维持生长。

养蜂的方法

1、制作蜂箱

养殖蜜蜂时,要为其搭建一个安全且密封性好的蜂箱。首先需要准备六块木板,并将其拼接成一个矩形的木箱,然后向木箱中竖着放入木板,并将木板间距控制在三厘米左右,为蜜蜂制作蜂巢提供条件。

2、天敌防治

蜜蜂在生长的过程中,会被土蜂、老鼠、鸟雀等天敌捕食,养殖时要将蜂箱悬挂在屋檐下离地面两到三米的位置,减少天敌入侵的概率,并定期巡视养殖场所,一旦发现土蜂,及时灭杀,保障蜜蜂的安全。

3、提供食物

蜜蜂以花粉、花蜜为食,在蜜源充足的环境下,可以将蜂箱放在菜园、花园等区域,让蜜蜂自行采蜜,或者将蜂箱放在货车上,寻找蜜源充足的区域养殖,蜜源不足时,应该向蜂箱中加入蜂蜜、白糖等含糖量高的食物。

4、越冬准备

蜜蜂喜温暖,冬季温度降低时,其活动量减少,此时要向蜂箱外部包裹塑料布以及棉被,为蜜蜂提供温暖的环境越冬,并在蜂箱中放一杯蜂蜜或者白糖溶液,维持蜜蜂生长。

—— 想要学养殖技术最好还是亲自去请教相关方面的专家,下面是资料。

从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食用昆虫研究所获悉,经过历时3年、取蜂58窝和1000多组的艰难试验,德宏州科技人员一举攻克了土蜂人工养殖的世界技术难题,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成功培育出土蜂蜂王。

土蜂学名“金黄虎头蜂”,是胡蜂科蜂类中个体最大、蜂毒量最多、单窝职蜂数量最多、蜂蛹蜂幼虫产量最高的蜂类,也是开发昆虫蛋白质和从中提取蜂毒的最好的潜在资源。近年来,土蜂的蜂蛹、蜂幼虫、蜂毒、蜂毒酒等胡蜂科昆虫食品越来越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日益攀高。良好的市场前景,诱使许多人采取各种手段毁灭性地猎取自然界中的野生蜂蛹、蜂幼虫出售,导致野生优质胡蜂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更为严重的是,为最先获得野生蜂类的所有权,一些人甚至不惜血本到山林中寻找自然越冬成功的蜂王及其蜂巢。2005年以前,每年端午节前后,都有人用“带白”的方式寻找蜂巢,在蜂王或者职蜂取食时,在其腰部系一条白色的鸡毛或线,跟踪到蜂巢所在地,然后将蜂巢放入编织袋中移到自家附近的山林中养殖,这不仅对野生蜂王危害很大,还严重破坏了蜂类的生存环境。

保护土蜂,关键在于推广科学养殖胡蜂科蜂幼虫、蜂蛹技术。但土蜂人工养殖技术难度大,目前世界上尚未攻克。2009年,德宏师专食用昆虫研究所决定克服困难,实施人工科学养殖胡蜂科蜂类的试验研究。主持试验的德宏师专食用昆虫研究所所长、副教授郭云胶在大量收集野生土蜂类的蜂王在树洞、土洞等具有一定湿度的缝隙环境中越冬数据的基础上,带领技术人员,动员掌握土蜂习性和规律的百姓参与人工科学养殖金黄虎头蜂的试验研究。

3年来,在以黄国忠师傅为主的11个实验点的百姓和德宏师专生命科学系、理工系等近百名学生的配合下,郭云胶与技术人员跋山涉水,先后到芒市、陇川、梁河、盈江、龙陵、腾冲等地,取了58窝野生金黄虎头蜂种源,对其进行了1000多组的探索试验,终于攻克了收集金黄虎头蜂雌雄蜂、人工条件下雌雄蜂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筑巢产卵、培育金黄虎头蜂标准蜂群等5大关键技术难题,于2012年5月成功培育出200窝标准金黄虎头蜂蜂群。

据郭云胶介绍,新检索的资料表明,人工条件下金黄虎头蜂雌雄蜂交配、蜂王批量越冬、蜂王筑巢产卵育职蜂等技术均为世界首次完成。德宏人工科学养殖金黄虎头蜂实验研究成功,迈出了人工科学养殖胡蜂科大型蜂类的第一步,填补了人工科学养殖胡蜂科食用药用昆虫的空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3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