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对虾怎么养殖
对虾塘冬季养殖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底质管理
放苗前:排完水后,均匀施撒乾界底康菌菌剂于底泥表层,深度翻搅后静置1个月,注水覆盖5-10公分并深度翻搅,沉降一夜后将水抽出即可。轻中度连作障碍的化解和底质改善,每亩用量为20Kg,严重时可适量增加用量。
放苗后:冬季养殖(尤其是冬棚养殖)过程中的底质处理非常关键。冬棚池塘空气流通不畅,水体氧化还原电位偏低,容易积累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常常会使用增氧类或解毒类底改产品,如乾界底净片等。
水质管理
无棚池塘:水质基本变化不大,但也要注意适当换水,避免因换水造成虾的应激反应。
冬棚养殖:需要更加注意水质调控,适当换水,保持菌藻稳定,减少亚硝盐升高的机率,切断弧菌的繁殖条件。避免随意使用消毒剂和抗生素,保持水体中氮循环稳定。
水质改良:视水质情况,越冬养殖期间晴朗的天气适当使用乾界光合菌、乳酸菌、优水菌等水质改良微生物菌剂产品,保持越冬棚养殖水质稳定。
防冻管理
加深水位:深水有助于保温,水深最好高于1.8米。如果已经放苗而水位又较浅时,一天加水量不宜过多,尤其在初一、十五蜕壳期间。
保温措施:冬棚养殖对虾最关键的就是保证温度。当水温降到23℃~24℃时,华东地区冬棚养虾的用户基本都安装锅炉,加热,保证水温达到对虾生长所需的温度。
科学投饵
控制投料量:水温降低到20℃左右时,适当控制投料量,水温低于16度严格控制投料。
增强体质:在饲料中添加肝胆宝等保肝护胆的产品,增强虾的抗应激能力。
疾病防控
彻底清塘消毒:收虾后排干池塘水,彻底冲洗塘底,清除淤泥,充分晒塘至塘底泥层龟裂,杀灭隐含于塘底的病原,消除其残留隐患。
定期检查冬棚:防止冬棚破损,经常检查和修补大棚,及时导流棚顶积聚的雨水,保证冬棚达到不漏水透风,采光和保温的效果。
水质监控:经常监测水质,保持良好的“绿水”或“褐水”,透明度在30-50厘米,定期施用石灰,调节pH值。
其他管理
合理肥水:冬季日照时间短,阴雨天气比较多,容易造成“倒藻”现象。因此,需要以3-5天为周期补充水体中的营养,保证藻类不断的更新,并每5-7天补充一次菌种,以保证水体中的藻相,菌相平衡。
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机能促使虾池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增加溶解氧,减少底层硫化氢、氨等有害物质,抑制病菌的繁殖,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冬季对虾养殖的难度,保证对虾安全过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97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