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水稻除草剂药害,该如何防治?

每年进入梅雨期后,我省迎来较多的降雨天气过程,暴雨频发。这样的天气状况不仅影响了水稻化学除草的正常运行和防治效率,也增加了农药危害的风险。农民和经销商都在 "谈草色变",所以除草问题很复杂。最近,笔者与许多种植大户和植保专家交流,了解到每年稻田除草剂药害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因素。

水稻除草剂药害,该如何防治?

稻田化学除草剂药害的原因分析?药害补救损失小,如何补救?

1,盲目加大药量。

由于受阴雨天气的影响不能及时清除和改变种植方式,特别是小麦套种的出现,导致水稻苗龄小、草龄大,为了提高防治效果便盲目加大药量或采取重喷的方式,导致药害的发生。此外,杂草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导致除草剂用量过大,也导致了药害的出现! 由于杂草的抗药性,农民也很无奈,于是继续混用各种药剂,希望达到高效除草的目的,但一旦使用不当,就很容易产生药害!

2、田间排水不畅或不及时排水,施药后没有及时回水

稻田施用化学除草后24-48小时,水要回流,这在除草环节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当温度逐渐升高时,化学除草后48小时内必须回水。回水可以促进杂草的快速死亡。如果施药后没有回水,杂草的根部会继续生长,可能会出现新叶死根重生的现象。当我们进行反水时,杂草的根部处于无氧呼吸状态,很快死亡。如果水层保护的好,对后期杂草发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3. 除草剂的选择不合理。

为了防治田间老龄恶性禾本科杂草,我们选择了未在水稻上登记的精恶唑禾草,但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控制用量,导致了药害的发生。同时近两年比较热的除草剂有以不同含量的氰氟酯为载体的俗称。"全打 "这类药剂农民朋友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避免以次充好导致除草没有效果,过量的农药危害也会很严重! 建议选择正规大公司!

水稻最怕什么农药不能生长,附种植和管理技术

利用农田蜘蛛或在农田里放养青蛙等方法来防治农业害虫,这种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叫做生物防治.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有些动物是人类某些害虫的天敌,它们可以对害虫的数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青蛙常以严重危害农作物的蝗虫、蚱蜢、黏虫等为食.能捕食稻田中大量的农业害虫,维持生态平衡.

故选:B

水稻最怕广谱性除草剂。广谱性除草剂使用的范围比较广,既能杀禾本科草,又能杀死阔叶草,常见的种类有草甘膦、五氟磺草胺、双草醚、二甲戊灵、嘧啶肟草醚等等。给水稻除草时,要注意水肥管理,使用茎叶除草剂时,要先排水再施药。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地形选择。

一、水稻最怕什么农药不能生长

1、水稻比较害怕广谱性除草剂。广谱性除草剂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既可以防除禾本科草,又能防除阔叶草,常见的种类有草甘膦、五氟磺草胺、双草醚、二甲戊灵、嘧啶肟草醚等。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避开高温,南方有很多地方气温在35?C以上,所以用药时间尽量选择在下午凉快后。

2、给水稻田进行除草时,一定要注意田间的水肥管理。使用茎叶处理除草剂时,要先排水再施药,药后一定要复水保水5-7天左右,否则会导致药效降低。药后一定不能马上追肥,这样会造成杂草返青,影响药效。稗草2-4叶期是最佳的防治期,这一时期一定要抓紧机会施药,如果错过最佳时机,就会导致药效大打折扣。

3、用药时一定要注意,药物必须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地形进行选择,比如在北方寒冷的地区就不能使用乙草胺,在地势不平的地区不能使用丁草胺、乙氧氟草醚等药物。药剂的用量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不能超量使用。大多数农户认为想要将杂草防除干净就必须加大剂量,如果药量加大2-3倍,会造成秧苗长时间不扎根。特别是低温年头,秧苗插下去不扎根苗发黄会出现大片死苗,所以一定要按说明用药。

二、水稻种植和管理技术

1、水稻种植技术

(1)整地

①种植水稻之前一定要先将稻田的土壤翻整1遍,这个过程主要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

②以前的农户一般会利用水牛进行整地,现在基本上使用机器。

(2)培育秧苗

①培育秧苗的田地也叫做秧田,培育秧苗时要先撒下稻种,然后再往土上洒1层稻壳灰即可。

②目前大部分的秧苗都是由育苗中心进行培育,好的稻苗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3)插秧

①秧苗培育好之后可以将它插进稻田里面,传统的插秧法一般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

②如果使用手工插秧,可以先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这样能帮助农民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

(4)施肥

①当秧苗长出第1节稻茎时,一定要注意施肥。

②施肥可以让稻苗健康成长,并促进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2、水稻管理技术

(1)水分管理

①水分管理主要采取浅、湿、干的间歇灌溉方法,除了在孕穗期及扬花期不能使用之外,全期都可以采取间歇灌溉的技术。

②尽量不要使用大水漫灌的方法,长期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中的前茬根系和秸秆腐败释放出氨气以及含硫的有害气体,毒害根系。

③土壤如果长期处于浸水的状态,会导致孔隙度降低、通透性下降,不利于根系发育。

(2)肥料管理

①肥料管理可以采取分段施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或者是侧深施肥技术为主的方法。

②分段施肥主要是指施用底肥、返青肥、蘖肥以及穗肥,合理分段的施用肥料,在水稻生长的几个需肥量大的生育期都能有肥效供应。

(3)除草

①除草主要有插前和插后封闭以及后期茎叶处理2种方式。

②插前和插后封闭要注意保持水层7-10天左右,不要漏出田面,避免影响封闭效果,部分药剂1个生育期只能施用1次,比如西草净。

③茎叶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孕穗期及扬花期不能使用,这时秧苗对除草剂比较敏感,施药容易导致颖花败育出现大量空瘪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0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