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荔枝树苗怎么培植

一、实生苗嫁接繁殖

荔枝树苗怎么培植

苗圃地选择:选择田块标准长方形,阳光充足,地形开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利沟渠、田间道路配套完善,适宜苗圃地建设的作业需要。

苗圃地培肥:苗床土壤粘结性要适合砧木生长及起苗固土需要,对较为肥沃,粘性不强的土壤,并不适宜起苗器带泥团起苗等作业,所以需对苗床地进行不同土质的搭配,苗床地是水田的要控水翻犁晒垡,深耕熟化,有利于提高地温和土壤氧气含量,同时杀死土壤病菌和虫卵,疏松土壤。在做好控田翻晒的基础上,从其它地方拉运红粘土进行掺和搭配增强粘着性,有利于以后带泥团起苗,是不起裸苗保证定植成活的关键措施;苗床地土质瘦弱的要培肥,建议根据肥力程度亩增施腐熟羊粪500~600kg、普钙50~100kg,复合肥50~100kg,石灰50kg,与土壤充分混和均匀。

苗床地整墒:苗圃地土壤培肥熟化工作2个月后,即进行苗床的整墒,具体为:①墒面整理。整墒要求:墒面宽2m,长度依田块地形及墒形摆放而定,沟宽30cm,深30cm,排水沟深50cm。播种墒开好后碎土整平,等待播种。②设置围栏。为防止猪牛等牲畜窜入苗圃地贱踏危害,苗圃基地四周需设置围栏。具体办法为:苗圃地四周定水泥砖用铁丝密绑绞紧,或用竹竿做成栅栏。③建盖遮荫棚。标准:大棚跨度6m,长度15~20 m,肩高1~1.5m,脊高1.8~2m,棚底截面直径6m。程序:按棚宽(跨度)方向每2m设一立柱,立柱粗6~8cm,顶端形成拱形,地下埋深50cm,垫砖或绑横木,夯实,将竹竿固定在立柱顶端成拱形,两端加横木埋入地下并夯实;拱架间距1m,并用纵拉杆连接形成整体;拱架上覆盖遮阳网,拉紧后网的端头埋在四周的土里,拱架间用压网线或8号铝线、竹竿等压紧遮阳网。

砧木培育:根据经验,老品种荔枝对水东、小黑三月红、妃子笑等品种具有很好的亲和性,砧木选择本地老品种荔枝作为嫁接砧木。具体工作为:①种子收集及催芽。待4~5月份果实成熟后,集中收集老品种荔枝核,育10万株苗需要种子13万个左右。荔枝种子不能长时间放置,应分批收集催芽播种。催芽方法:选1块平整土地,在上面堆3~5cm的湿沙,把洗净的种子平放在沙面上,不要让种子重叠,再在种子上面盖5厘米厚的稻草,经常淋水,保持稻草湿润,经4~5天种子的胚根露出后即可取出播种。②播种育苗。播种规格:株行距18cm×12cm为宜。播种方法:实行单核播种,播种时先按行距开播种沟,沟深3cm左右,按原定株距将种子平放于沟中,淋水后覆土。覆土厚度以2cm为宜,太浅种子容易干死,太深幼苗出土困难。

砧木嫁接:①接穗选择。嫁接品种选择水东、小黑三月红、妃子笑为主,适当搭配其它品种。采稍前期应做好枝稍修剪管理工作,采穗要求:应选择3~5年树龄且长势旺盛的结果母树作为采穗树源,选择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充实、芽眼饱满、叶片全部老熟的1~2年生枝条。贮藏要求:条件具备的应随剪随嫁,不具备确需放置小段时间的要用新鲜的荔枝叶包扎接穗条,然后再包一层湿毛巾,并用塑料袋密封,放在阴凉处。②嫁接时间。根据经验,荔枝嫁接应选择在每年的3~4月份为佳,当年9~10月份进行补接。③嫁接方法。苗圃地苗木嫁接采用枝接切接的方法,嫁接方法:首先,切削砧木。在砧木离地面30cm处剪顶,选择平直一面向上横切1刀,成45°斜面,在斜面下方平直部位沿形成层或稍带木质部垂直向下切1刀,切口长3~4厘米。其次,削接穗。接穗枝条平直向下,将枝条下端削成45°角斜面,反转枝条,使平直面向上,下刀深达形成层或稍带木质部平切1刀,削出比砧木切口稍长的平滑长切面,留2~4个芽。最后,接合、密封。把切好的接穗长切面向内插入砧木切口,使砧、穗之间的形成层互相对准,用薄膜带缚扎、密封。

苗木出圃:①种苗标准。第一,砧穗亲和良好,嫁接口上下发育均匀,没有基部肿大或因解缚过迟引起的绞缢主干、叶片黄化等不良现象。第二,嫁接部位在30~35cm,不能过高,主干粗直,苗高50~60cm,具有3~4条分枝,生长健壮,叶片整齐,叶色浓绿。第三,枝干粗壮,根系发达。②起苗出圃。起苗方法:先制作出圆筒形起苗器,起苗时以苗木主干为中心,将起苗器从苗两侧插入土中,用大铁锤打起苗器,直至起苗器全部插入土中,然后握紧起苗器铁柄,把起苗器连泥带苗一同拔起,剪去过长的主根,打开起苗器便成为带圆筒形泥团的荔枝苗;再把控起的苗木用薄膜将整个泥团包好,用纤维带把薄膜扎紧,即可出圃供应。③运输供应。当嫁接苗第一个新稍老化成熟即可出圃种植,装运过程中要整齐摆放,可分两层装放,当天出苗在不超过三天时间即要移栽定植,常年出圃时间为6~10月份。

苗圃地管护:苗圃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要派人监守看管基地,管护人员除负责看守基地财物及树苗的同时,还肩负着苗圃的日常管理及农事操作等工作。

桂圆树的繁 殖

柚子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如下:

1、选地建园

柚子树的土壤适应能力比较强,对土壤没有硬性要求,都能正常生长。不过想要获得高品质、高产量的果实,尽量还是将果园建立在土壤肥沃、土质深厚疏松、通透排水性较强的沙质土壤上。

建园时,要合理规划果园布局,确定果园面积,合理分布种植密度,设置道路、排灌设施等一系列准备,便于后期的管理。尽量将果园建立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地方,这样便于后期的运输。

2、选种定植

确立好果园建地之后,选择一个优良的品种才是种植丰产的关键,要选择无病无害,长势强,生长健壮的幼苗。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不让幼苗受到机械损伤,影响幼苗的品质及生长。

柚子树成熟之后树体较大,所以定植时要将定植坑挖大,深宽宜在80x100厘米左右,定植时要与有机肥一起与土壤进行分层施压。定植后将定根水施足,然后用草料将其覆盖,保水保墒。

3、幼树管理

定植后对幼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幼树的施肥要以多施少量为主,每个月至少要施两次速效肥。并且可以在果树行间种植一些蔬菜类的作物,不仅可以疏松其土壤,还能在成熟之后将其翻入土壤中当作肥料使用。

适当的将徒长枝剪除,使用抹芽控梢等方法改善果园树冠中的通透性,促进加强果树的光合作用。然后后期根据果树的生长情况对树体进行适当的环割。

4、施肥管理

对柚子树的施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柚子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所以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柚子树生长所需的足够营养。在柚子树开花结果时不能使用化肥,特别是含氯肥。

对第一次结果的树至少要施三次肥,第一次是在采收后,然后在第二年春天萌芽时进行第二次,最后一次在壮果的时候。主要是以农家肥为主,后期的追肥工作根据果树生长情况与土壤肥力而定。

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⑴肥水管理。肥、水是龙眼生长的物质基础,及时给龙眼幼年树施足肥料,可以使生长较快、早日形成树冠、提早结果。

龙眼树苗定植后1个月开始施第一次肥。以后每次新芽长出来时和新叶开始转绿时各追肥一次,追肥时可以用沼气液、猪粪水等水肥,每棵淋施20-25公斤水肥再加尿素或复合肥0.1公斤。龙眼幼树耐寒能力弱,进入冬季低温时期,要增施磷、钾肥。除在11月以后扩坑埋施有机肥时加入复合肥外,还可在叶背喷施根外追肥,可用0.6%的氯化钾0.2%的尿素肥液喷施。

由于幼年龙眼树的树冠和根系小,需肥需水量都不大,加上幼树根系对肥料较敏感,故对幼年龙眼树的施肥原则应是勤施薄施,即每次施肥有浓度不宜太浓,但施肥的次数需多些,以保证其生长长需的肥料。

我国龙眼产区的雨量是完全能够满足龙眼生长的需求的,但由于雨量在全年的分布不均匀,往往是在5-8月雨量多,9月至第二年4月雨量少。所以,多雨季节注意对果园排水,而少雨季节需注意对果园灌水,特别是8-10月,正是龙眼秋梢抽生的时期,要注意做好果园的灌水工作。

⑵树冠管理。幼年龙眼树要进行必要的整形修剪。这是为了培养丰产稳产的树形,集中养分供幼树有效生长,使其尽快形成树冠,提早结果。

龙眼幼苗定植成活后,距地面30-50厘米选留角度分布均匀的新芽3-5个培养成为树冠的主枝。主枝萌发时,根据树形情况选留3-5个芽,培养成为侧枝。第二年春季如果苗木长年花穗,要剪去花穗,以保证枝叶长年,使树冠生长得更快。

龙眼结果树该如何施肥?

龙眼种植后第三年可以让它挂果。种后第三年起可以参考以下方法对龙眼树进行管理。 ①促花肥:2月下旬花穗抽出后株施氯化钾0.25—0.5公斤加复合肥0.25—0.5公斤,麸肥0.25—0.5公斤,兑水或浅沟淋施,以促进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抽穗率和增大花穗。

②花前肥: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开花前10—15天视树势和花量追肥,花多多施,花少少施或不施。株施麸肥0.2—0.3公斤,氯化钾0.2—0.3公斤,复合肥0.1—0.2公斤,尿素0.2—0.3公斤,兑水30—50公斤淋施。

③保果壮果肥:龙眼开花消耗大量营养,抽生夏梢又正值果实发育膨大,及时供给养分显得十分重要。在谢花后至果实黄豆般大小时施下株施腐熟人粪尿30—50公斤。加麸肥0.2—0.3公斤,复合肥0.2—0.3公斤。

④采果前肥:采果前5—7天用沤制腐熟的花生麸0.3—0.5公斤,氯化钾0.2—0.3公斤,复合肥0.2—0.3公斤,兑水淋施,促8月下旬—9月上旬抽生第一次秋梢,以利10月中下旬抽第二次秋梢。

⑤秋梢壮梢肥: 9月上、中旬第一次秋梢转绿时及时株施复合肥0.3—0.5公斤,兑水淋施。当第一次秋梢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充分老熟,及时施下攻第二次秋梢水肥,每株用0.3—0.5公斤花生麸(经沤制腐熟)兑水30公斤淋施。 ①疏花疏果:在清明前后,疏除病虫花穗,弱枝穗;短截结果枝组中直立、生长势过强的枝穗、花序稀疏花穗。

②采果后修剪:采果后对对过密枝、弱枝、病出害枝、枯枝,交叉枝、阴枝,从枝条基部剪除。

③适时留放秋梢:秋梢适放期正常年份一般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秋冬气温较高的年份最迟不超过11月下旬抽生晚秋梢。对当年挂果少或不挂果,树势强旺树,留两次秋梢,第一次秋梢在9月下旬老熟,10月中下旬抽生第二次秋梢。当年挂果适中,树势一般的适龄树,只放一次秋梢,可在采果后的8月下旬施足采果后水肥,9月上中旬修剪,并淋足水肥,促使秋梢在10月中、下旬抽生。

④冬季修剪:冬季修剪主要在秋梢结果母枝转绿后的12月下旬至花穗抽出并明显现花蕾时进行,只剪除阴枝、过度下垂枝,病虫害枝,弱枝(小于0.5cm,10片复叶以下),从基部疏除,不能短截结果母枝和大枝。 冬季龙眼如果长出新枝叶,第二年就很难开花结果,所以要控制结果树在冬季生长新枝叶。常用的方法有:

① 环割。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在主干或一级分枝,用利刃环割,强旺树环割一圈,中等树3/4圈,深达木质部,宽约0.3cm,不宜过深过宽。

②断根制水。12月中下旬结合扩坑深翻改土进行。在树冠根际亦可在树冠下,翻耕15—20cm适当断根,减少水分供给,使土壤适当干旱,可控制冬梢抽生,促进花芽分化。

③药物控制。在11月上中旬以后龙眼树叶叶片转绿后,用40%乙稀利10—15毫升兑清水15公斤喷芽端。喷乙烯利不宜在同一树冠上重复喷或全树喷布,或在一个月内重复多次喷,以免造成叶片变黄,严重时大量落叶、树势衰退。

④人工摘除冬梢:对零星抽生的冬梢,应及时地从嫩梢基部留1—2cm嫩梢摘除。 为害龙眼果树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霜疫霉病、霉斑病、褐斑病、鬼扫病,虫害主要有荔枝蝽蟓、金龟子、天牛、蚜虫、卷叶哦、吸果夜蛾,龙眼鸡等。防治荔枝蝽蟓、金龟子、卷叶蛾可用敌杀死1500 倍,或敌敌畏800倍+敌百虫600倍,或杀虫双600倍喷杀;金龟子在3—4月用呋喃丹撒施树盘、根颈,并在主干涂石灰。天牛重点在3—5月捕成虫,注意检查主干基部,刮去虫卵和幼虫,若幼虫已入洞,可注射50倍液敌敌畏入洞,并用黄泥封口,毒死幼虫。要注意开花期不能喷农药

保 护

在桂圆育种上,野生桂圆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木材结构细致,坚重,极耐腐、不受虫蛀,为工业强材,适作车、船、桥梁、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实可食。

建议将未遭破坏和分布较多的半常绿季雨林划为野生龙眼自然保护区,同时在附近国营林场建立种子园,为栽培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盛 誉

桂圆为中国南方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其树高一二丈,叶长而略小,开白花,成实于初秋。其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内里红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名之。

泉州是全国龙眼主要产区之一,自古盛产龙眼。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

历 史

桂圆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古时列为重要贡品。魏文帝(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

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 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枝真是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述:“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 皮黄褐色。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支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记述泉州一带“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泉州龙眼用嫁接技术繁殖方法的历史已很久远。明·徐勃《荔枝谱》(1597年)和邓道协《荔枝谱》(1628年)都有关于龙眼用嫁接繁殖的记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66—1668年)和郭柏苍《闽产录异》都记载用嵌接法换种,沿用至今。旧法用挂钵填土。 泉州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著名品种有普明庵本、红孩儿本等50多种。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1993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东璧”龙眼原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元寺僧人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内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开元寺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品质优良。其果皮有淡**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著区别。“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称“虎眼”。《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记载。泉语“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种,有8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曾荣获国际巴黎旅游美食金质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奖。 全省各龙眼产区均有大量种植,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据说台湾种植的大型龙眼,当地同胞也称“福眼”。

桂圆药用

桂圆即龙眼(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龙眼的由来

据说,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带,有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周围的百姓只好逃离家园,在石洞里躲起来。

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他看到恶龙兴风作浪,决心为民除害,与恶龙搏斗一番。到了八月,大潮来了,他就准备好酒、猪羊肉,把它们合在一起。恶龙上岸以后,一看到猪羊肉馋得口水直往下淌,几口就把猪羊肉吃光了。因为猪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过的,所以没等恶龙走多远,就躺在地上不动了。这时桂圆举起钢刀,朝龙的左眼刺去,龙眼被刺了出来,恶龙痛得来回翻滚,正要逃跑时,桂圆揪住龙角,骑在龙身上,当恶龙极力想摆脱桂圆时,桂圆用钢刀刺向恶龙的右眼,恶龙的双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经过一阵搏斗,恶龙流血过多死去。桂圆由于在搏斗中负伤过重,也死了。

于是,在这个地方长出了一种果品,人们称之为“龙眼”,也叫“桂圆”。

另有一说,古代人把桂圆的圆溜溜的球状果实比喻成各种各样的眼睛.大个儿的桂圆叫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现代人都把它们统一叫做龙眼或桂圆.

原料介绍

Longan桂圆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此外台湾、云南和贵州南部也有出产。其中福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

桂圆因其种圆黑光泽,种脐突起呈白色,看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新鲜的龙眼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实为其他果品所不及。鲜龙眼烘成干果后即成为中药里的桂圆。

营养分析

1. 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

2. 研究发现,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

3. 桂圆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体质虚弱的老年人、记忆力低下者、头晕失眠者、妇女食用;

2. 有上火发炎症状时不宜食用,怀孕后不宜过多食用。

食疗作用

桂圆味甘、性温;归心、脾经;

有开胃、养血益脾、补心安神、补虚长智之功效;

可治疗贫血和因缺乏尼克酸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同时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他相关

桂圆原产于中国南方,是亚热带的珍果之一。汉代以前即已栽培。传说南越王赵佗曾以桂圆进贡给汉高祖。《神农本草经》载有龙眼“久服,强魄聪明,轻身不老”。《南方草木状》谓“魏文帝召群臣曰:南方果之真者,有龙眼、荔枝”,并对其生、形态作了具体描述。对其保健功效,李时珍说“食品以荔枝为美,滋益则龙眼为良”。食籍也多有记载。今为民间常用滋补食品之一。

备 注

1. 购买时应注意与疯人果相鉴别,疯人果又叫龙荔,有毒,它的外壳较龙眼平滑,没有真桂圆的鳞斑状外壳,果肉粘手,不易剥离,也没有龙眼肉有韧性,仅有点儿带苦涩的甜味;

2. 龙眼作为水果宜鲜食,变味的果粒不要吃;

3. 国内还有学者发表过龙眼抗衰老的有关论文,提出龙眼将成为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食品。

[编辑本段]食疗价值

无患子科乔木植物龙眼的假种皮(果肉)。龙眼又称龙目、亚荔枝、桂圆。有虎眼、石硖龙眼等三十多个品种。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分布。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去果皮,鲜用,或将果实干燥后,剥取假种皮备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脾益胃,养血安神。

[参考]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C,磷、钙、铁、酒石酸、腺嘌呤、胆碱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气血不足,体虚乏力;心脾血虚,失眠健忘,惊悸不安。

[用法]生食,煎汤,熬膏,或浸酒服。

[注意]痰火郁结,咳嗽痰粘者不宜。

[附方]

1,代参膏:龙眼肉30g,放碗内,加白糖少许,一同蒸至稠膏状。分2次用沸水冲服。

源于《随息居饮食谱》,谓能“大补气血,力胜参芪”,用于“衰羸老弱”,“产妇临盘,服之尤妙”。

2,心脾双补汤:龙眼肉15g,莲子30g,大枣10个。加水适量,煎烫服。

本方主要以龙眼肉、莲子补脾养心以安神;大枣亦有类似功效。用于心脾两虚,食欲不振,心悸怔忡,自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