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养殖水鱼

很好养啊,适当的喂食,有充足的光照,注意温度就可以了。

如何养殖水鱼

温度在12-25之间都可以,冬天它会冬眠,注意要保持室内的温度,还有最重要的是要给它排空体内的食物才能让它安全的过冬。

,就是冬眠的前几天不要给它喂食,夏天就更好样了,可以喂它瘦肉和黄粉虫,每天让它晒太阳就ok了。甲鱼又称鳖或团鱼,是一种卵生两栖爬行动物,其头象龟,但背甲没有乌龟般的条纹,边缘呈柔软状裙边,颜色墨绿。甲鱼常在水底的泥沙中生活,喜食鱼、虾等小动物,瓜皮果屑、青草以及谷物等也吞食。江西各地的江河湖泊中都有甲鱼的踪迹。其中以全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为最多,品质亦最佳。十年前,南昌市郊区大吉岭水库建起了人工繁殖甲鱼基地,现有甲鱼数已逾万只,成了一项颇有前途的养殖业。

甲鱼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动物胶、角蛋白及多种维生素,是不可多得的滋补品。甲鱼还可入药,其背壳具有滋阴补阳、散结平肝之功效,可医治咳嗽、盗汗、肾亏、闭经等症,甲鱼胆可治高血压;卵能治久泻久痢;血能治小儿疳积,民间还流传着甲鱼能医治癌症之说。

营养分析

1.甲鱼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并用于防治因放疗、化疗引起的虚弱、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症;

2.甲鱼亦有较好的净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胆固醇,因而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益;

3.甲鱼还能“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

4.食甲鱼对肺结核、贫血、体质虚弱等多种病患亦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甲鱼的营养价值

食用价值

在我国很早以前的记载中就有“鳖可补痨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滋补的营养保健品。鳖的营养价值受到世人公认,是水产品之珍品,高档酒宴之佳肴,是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食品,它不但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而且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补珍品。因鳖的种类和生活地区的不同,其营养成分不尽完全一致。据分析,每百克鲜鳖肉含:水分73-83克,蛋白质15.3-17.3克,脂肪0.1-3.5克,碳水化合物1.6-1.49克,灰分0.9-1克,镁3.9毫克,钙1-107毫克,铁1.4-4.3毫克,磷0.54-430毫克,维生素A13-2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20.037-0.047毫克,尼克酸3.7-7毫克,硫胺素0.62毫克,核黄素0.37毫克,热量288-744千焦耳。鳖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5.43%,其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占32.4%,是牛肉的6.54倍,罗非鱼的2.54倍,铁等微量元素是其他食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药用价值

鳖浑身都是宝,鳖的头、甲、骨、肉、卵、胆、脂肪均可入药。《名医别录》中称鳖肉有补中益气之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鳖肉有滋阴补肾,清热消淤,健脾健胃等多种功效,可治虚劳盗汗,阴虚阳亢,腰酸腿疼,久病泄泻,小儿惊痫,妇女闭经、难产等症。《日用本草》认为,鳖血外敷能治面神经,可除中风口渴,虚劳潮热,并可治疗骨结核。鳖血含有动物胶、角蛋白、碘和维生素D等成份,可滋补潜阳、补血、消肿、平肝火,能治疗肝硬化和肝脾肿大,治疗闭经、经漏和小儿尺癫等症。鳖胆可治痔漏。鳖卵可治久痢。鳖头焙干研末,黄酒冲服,可治脱肛。鳖的脂肪可滋阴养阳,治疗白发。现代科学认为,鳖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胶原蛋白和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有养颜美容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甲鱼的饲养

1.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的角,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每次投料前应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和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消毒1次。

2.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10%—40%。使用鲜料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

3.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ppm、漂白粉2—3ppm、强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ppm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

4.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5.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甲鱼病的几种常用治疗方法

注射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病情严重的鳖,是一种促进病鳖快速吸收药物,发挥药物疗效的给药方式。

(2)使用方法 注射部位一般在后肢基部,注射前,应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部位消毒,根据鳖的大小,选用25mL的注射器,5号~7号针头,针头与注射部位表面成约10度角,注入深度为1cm~1.5cm。注射的方式有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前者是将药物注入到鳖后肢的肌肉内,后者是由后肢与腹甲相接处注入腹腔,针头应不伤内脏器官。二者效果基本相同。

(3)优点 用药进入鳖体药量准确,吸收快,疗效好。

(4)缺点 麻烦,易损伤鳖体。

(5)注意事项 注入鳖体药液不可太多,一般500g体重的鳖注射量为0.5mL左右,200g以下的鳖为0.1mL~0.2mL;多次注射时,不应在同一部位注射。

口灌法

(1)适用范围 这是口服法的一种补充方法,适用于病重已失去摄食能力的个别病鳖。

(2)使用方法 用筷子或木棍塞入病鳖口中,然后将药水用注射器灌入。

(3)优点 可以保证病鳖获得一定的药物量,挽救病重的鳖。

(4)缺点 操作麻烦;易使鳖处于应激状态,加重病情。

(5)注意事项 操作应小心,不要使病鳖造成损伤;动作尽量快捷,避免病鳖过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药物一定要注入到病鳖的咽喉部位,避免灌入的药物从口中流出;口灌药物时,应配以一定的营养药物,以恢复病鳖的体质。

口服法

(1)适用范围 杀灭体内的病原体;籍以药物的吸收和分布,对体表病原体的感染也有杀灭作用。可用于预防和病情轻的鳖病治疗。

(2)使用方法 将药物与鳖喜欢吃的配合饲料混合,拌以适量的粘合剂,制成药面、药团或大小适口的颗粒,投喂到鳖食台上;将药物与适量的粘合剂混合,用水调成糊状,然后用鳖喜食的活鲜饲料粘上药物,凉干后投喂。

(3)优点 方便、安全、易于实施;对水体无污染,也不会对鳖造成药害。

(4)缺点 这是一种自愿给药方式,对病重已停止摄食的鳖,没有疗效;该给药方式与鳖的摄食能力密切有关,其摄食能力与鳖的年龄、大小、体质等有关,故给药量不均匀。

(5)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疗效,使更多的鳖能吃到药饵,应在投药前停食1天左右。药饵应多投几个点;鱼鳖混养池,因鱼的摄食能力比鳖强,应首先投够鱼所吃的饲料,让鱼吃饱后再投鳖的药饲;或者将饲料投到食台水面上鱼不能吃到的地方;药饲的投喂重要比平时投喂量少10%~20%,以便鳖能全部将药饲吃完。药饲所用饲料,最好选择鳖喜欢吃的饲料。不应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投喂,并严格控制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的投喂量,以免产生抗药性。

涂抹法

(1)适用范围 病情严重的体外感染病鳖,尤其是病灶深入到鳖体深层者。

(2)使用方法 在病鳖病灶部位涂抹较浓的药液或药膏,籍以杀灭病原体,促使伤口愈合。涂抹前,最好用一定的药液或人工的方法清洗病灶表面的污物。涂抹后,将病鳖置于无水处约半小时,让药液或药膏凉干。最后在外表涂抹适量的凡士林以保护药物不因鳖放入水中后立即被洗掉。

(3)优点 用药量少,副作用小,对病情十分严重的鳖疗效较好。

(4)缺点 操作麻烦。

(5)注意事项 治疗洞穴病和疖疮病时,要将药物涂抹在病灶的深层部位;涂抹药液的浓度要适度,不可过高;防治药液流入病鳖口部,以免产生药害。

浸浴法

(1)适用范围 体外病原体感染,常用于消毒和病重的鳖的治疗。

(2)使用方法 将较高浓度的药液置于较小的容器中,强迫病鳖在一定的时间里药浴,以便杀灭体表的病原体或促使体表病灶收敛、愈合。

(3)优点 用药浓度高,作用较强,治疗效果较好;用药量较少,比较经济;治疗过程直观,能观察到病鳖对药物的反应,可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缺点 需要干池将病鳖捞出,易造成鳖的损伤,比较麻烦;水体中的病原体不能杀灭。

(5)注意事项 使用本法最好在干池,转池或运输前后结合使用;浸浴时应注意浸浴水体的温度。温度高时,应适当缩小药物的浓度或缩短浸浴的时间,反之亦然。此外,还应注意病鳖的病程与体质对于体质虚弱的鳖应采取短时间多次浸浴的方法;发现鳖在药液中有不下沉的反应,应及时将其转入清水中;药浴水体的水温应与病鳖所处水体的水温基本保持一致。两者相差不应超过2℃;忌用金属容器浸浴;若容器中的药液要多次浸浴时,则每次浸浴后,要适当添加一定量的药物,以便维持原有的浓度;浸浴后的药液不要倒入鳖池。

挂篓(袋)法

(1)适应范围 适用于发病前期预防和疾病的早期治疗。

(2)使用方法 将药物装入篓(袋)内,篓(袋)挂在鳖的食台或晒台经常出入的地方,根据食台或晒台的大小而确定篓(袋)数,篓(袋)一般放在水下10cm左右处,每次持续挂3天~4天。

(3)优点 由于食台或晒台周围挂篓(袋)后,周围池水形成一定药物浓度的消毒区,鳖经常出入此处,可达到消灭体外病原体的目的。因食台周围残饵沉积多,水质较差,是病原体孽生场所,通过挂篓(袋),增加了该重点区域的药物浓度,可抑制和杀灭病原体。用药量少,没有危险,副作用小。方法简便,易于实施。

(4)缺点 只能杀灭食物场等挂篓(袋)区的病原体及常来此区域的鳖体表的病原体。

(5)注意事项 鳖对该药的回避浓度高于该药的治疗浓度,反之,则不能用此法。篓(袋)所用药物总量的确定:①根据挂篓(袋)后,鳖的吃食和晒甲情况进行衡量,若鳖不来吃食或晒甲,则药物浓度太大,应减少篓(袋)数量,至鳖出入此处而篓(袋)中药物没有溶完为适度;②各篓(袋)所用药物的总量应不超过该药全池泼洒时的用量。挂篓或挂袋应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而定,如漂白粉等有腐蚀作用。应采用挂篓;而硫酸铜等较易溶解,则应用挂袋。为了保证挂篓(袋)时鳖来吃食,挂篓(袋)前应停止投饲一天;在挂药期间选择鳖最爱吃的饲料投喂,投喂量应比平时略少,以保证鳖第二天仍来吃食。下雨、刮风天不宜采用。

甲鱼的挑选

一看主要看甲鱼的各个部位。凡外形完整,无伤无病,肌肉肥厚,腹甲有光泽,背胛肋骨模糊,裙厚而上翘,四腿粗而有劲,动作敏捷的为优等甲鱼;反之,为劣等甲鱼。

二抓用手抓住甲鱼的反腿掖窝处,如活动迅速、四脚乱蹬、凶猛有力的为优等甲鱼;如活动不灵活、四脚微动甚至不动的为劣等甲鱼。

三查主要检查甲鱼颈部有无钩、针。有钩、针的甲鱼,不能久养和长途运输。检查的方法:可用一硬竹筷刺激甲鱼头部,让它咬住,再一手拉筷子,以拉长它的颈部,另一手在颈部细摸。

四试把甲鱼仰翻过来平放在地,如能很快翻转过来,且逃跑迅速、行动灵活的为优等甲鱼;如翻转缓慢、行动迟钝的为劣等甲鱼。

二氧化氯——安全高效消毒剂

二氧化氯是溶于水呈现黄绿色的气体,在氧化过程中凭借cl4+到cl1-的5个电子转移,具有强氧化性。用有效氯表示,二氧化氯的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63倍、高锰酸钾的2.4倍、双氧水(H2O2)的1.26倍。因此二氧化氯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氧化能力,也具备优势显著的杀菌效果。

二氧化氯在与病原菌接触后,可直接作用于细胞壁含双硫键的蛋白,通过氧化破坏双硫键使蛋白失活达到杀菌目的。细菌、病毒、真菌都是单细胞微生物,其酶系蛋白分布于细胞膜表面,?易于受到ClO2攻击而失活,而水产动物等高等生物酶系位于细胞质之中,由此可避免ClO2的攻击和破坏。因此二氧化氯的高安全性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农业机构共同评定为AI级(人体摄取容许基准),在众多高水平消毒剂中ClO2也是唯一获此认证者!

食场——危害鱼类健康的重灾区

食场是吃食性鱼类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食场内常有大量的残渣剩饵,在高温期容易腐败导致大量病原菌繁殖,而鱼群在该区域的大量聚集,也增大了鱼体感染的机会。特别在鱼类体质偏弱、投喂量过大、存塘量多的时候,食场较为污染的环境更是增加鱼类患病的可能。所以在高温高投喂期定期对食场进行清洁消毒,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生十分重要。

海大集团研究人员通过对草鱼食场不同深度不同时间段的病原菌数量检测,发现食场的病原菌总数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并且越是接近池塘底部病原菌数量越多,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时段病原菌水体中活跃数量最多,中午时段(12-15点)水体中病原菌活跃数量最少。所以对于严重恶化的食场底部需要定期进行病原清除,还要在水体中病原菌比较惰性的时候进行高效杀灭

鱼体如果在自身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抵御外界病原的侵袭,但是随着现在养殖密度加大、投喂量增多,特别在高温期越来越追求高长速的情况下,都会对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带来较大负担,如果内服保健不到位,就会很容易造成鱼类抵抗力低下。如果鱼体有一些外部伤口,病原微生物就会直接通过伤口进入鱼体繁殖造成赤皮出血病,而即使鱼类体表完好,一部分病原微生物也会随着饲料颗粒和水中藻类进入鱼类肠道,在肠道不能彻底对病原清除时,会通过肠道侵袭鱼体造成肠炎肝胆症等病变。

因此在天气逐渐稳定的高温期,池塘水质也会逐渐保持稳定,而食场的重度污染是影响高投喂期鱼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定期消毒——还食场清洁环境

对食场消毒的方法一般有泼药与挂篓或者挂袋法两种,传统上选择的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两类,但这两种药物都会对鱼类有较大的刺激作用,特别在高温期对鱼类的生长影响较大,而二氧化氯泡腾片的安全高效、对藻类刺激小,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使用方法:高温投喂期每隔4-5天,选择晴天中午一餐投料30分钟之后,用二氧化氯泡腾片在食场区域抛撒,根据食场面积和存塘量多少选择二氧化氯使用量,抛撒均匀即可。

原因分析:

1、高温投喂期每隔4-5天使用一次:根据池塘病原微生物繁殖规律,在一次杀灭之后,一般隔4-5天病原菌会逐渐恢复到峰值,也是再次补充杀菌的最好时机。

2、选择晴天中午使用:该时段水温较高能提升二氧化氯的杀菌效率,同时病原菌数在此时也活跃度最低,能使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更佳。

3、投喂30分钟之后用:二氧化氯在食场较大剂量使用,虽然对水产动物无毒无害,但刺激性气味会影响鱼类吃食,因此在喂料之后食场鱼类逐渐游离,可最大限度减少消毒对鱼类的影响。

4、选择二氧化氯泡腾片:除了二氧化氯安全高效的特性之外,泡腾片剂一般在2-5分钟能完全溶解,可以达到对水体和池底全方位立体消毒的目的。

高温高投喂期是鱼儿生长的黄金时段,也是影响全年效益的关键时期。但每年都会有些池塘的鱼类在6-9月份仍会爆发出血病和肠炎,甚至一些大规格的鱼类出现死亡、损失惨重。还会有些池塘的鱼类会在高速生长时期患肝胆病,还有些鱼类肠道受到病原菌侵袭而影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造成年底饵料系数偏高。诸如此类在高温期常出现的问题,不妨一试用二氧化氯对食场定期消毒,投入成本不高、操作方便,却能为养殖带来莫大的益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