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对虾养殖过程中游边、偷死怎么办?这招解决不用愁!

南北白对虾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近年来也备受人们的青睐。有了庞大的市场需求自然也衍生了专业的对虾养殖户,随着养殖户越来越多,他们也发现对虾是一年比一年难养,好多人也调侃养殖对虾是,三分靠打拼,七分靠运气。其实不然,养殖对虾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技术管理。好的技术管理能让养殖户年年赚大钱,保证稳赚不赔。那么如何进行技术管理呢,以下金南农水产养殖服务团队就举其中一个例子,对虾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游边、偷死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结合实际案例和解决方案一起来看下吧!

对虾养殖过程中游边、偷死怎么办?这招解决不用愁!

一、养殖背景:

连云港的吴老板,共养殖30亩南北白对虾,现处于生长中期。

二、塘口问题症状:

吴老板养殖的所有塘口中有些塘口虾苗活力下降,采食量偏低,偏浓,有游边和零星“偷死”现象。经对虾苗检测后,排除了虾苗感染细菌和病毒,然后对水质进行检测,检测出亚硝酸盐严重超标,亚硝酸盐检测数值为0.3。

三、指导方案:

根据吴老板的描述和信息反馈,为他的塘口制定了快速调理方案:

首先控料2天,适当减少饲喂量。

第一天:早上固体过氧化颗粒3包+解无忧1瓶+聚维肽2包;

第二天:下午固体过氧化氢颗粒3包+解无忧1瓶+聚维肽2包;

第三天:下午固体过氧化颗粒2包+解无忧半瓶+芽孢2包;

四、效果追踪:

一周后回访吴老板,据吴老板反映塘口的水质已经非常清爽,虾苗恢复活力,吃料正常,游边、偷死现象消失,我们再三也和吴老板强调在日后要加强池塘改底工作,要充分保证池塘底部溶氧,才能稳定水质。

五、问题原因分析:

南北白对虾在后期的养殖过程中存在密度大、吃料多的情况,所以自然而然排便也多,这样就使得池塘底部的粪便和残饵增多,这样长此以往容易造成池塘底部溶氧不足,那么底部的益生菌就无法很快的分解他们的残留物,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水体底部的亚硝酸盐超标,虾苗就会出现游边、偷死等现象。

六、总结:

南美白对虾是的生活环境很重要,常年生活在水底的对虾需要稳定的水质,只有稳定的水质才能保证后期虾苗的健康生长,所以我们在养殖过程中也要做好经常改底的工作,只有将池塘底部的溶氧高低调节好,才能维持益生菌群的正常作用,这样的水质才能更加平衡和稳定,更有利于后期养殖的顺利,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收益。

金南农是南京农业大学打造的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型动物药品企业,公司内由多位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致力于兽药新制剂、水产养殖动保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目前拥有国家专利产品三类新兽药水产专用“固态过氧化氢”,在鱼对虾.小龙虾.河蟹蟹海参养殖市场均有较大成效,深受养殖户欢迎的一款产品。

水产养殖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其一,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未能摆脱产业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环境等生产力要素的大量占有、依赖甚至是破坏的基础上,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外部水资源紧缺和污染制约了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排污又影响了外部环境。

其二,养殖病害频发,引发较大经济损失。传统养殖方式和管理与现代渔业不相适应,盲目追求高产,造成病害频发,养殖产量和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对养殖业健康发展构成重大影响。不合理和不规范用药导致养殖产品药残,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消费和出口贸易,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

其三,基础工程设施薄弱,集约化程度亟待提高。养殖设施落后,技术含量低,已严重不能满足现代水产发展的要求,制约了我国水产的健康发展。我国的池塘养殖,基本上沿袭了传统养殖方式中的结构和布局,仅具有提供鱼类生长空间和基本的进排水功能,池塘现代化、工程化、设施化水平较低。

其四,良种选育研究滞后。人工选育的良种很少,占水产养殖总产量70%以上的青草鲢鳙等主要养殖种类目前仍依赖未经选育和改良的野生种。

其五,水产养殖产量与饲料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水产养殖方面,每年大约有3000万吨以饲料原料的方式投喂,粗放式水产养殖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恶化。比如草鱼养殖产量近510万吨,对饲料需求量为760万吨;鲤鱼养殖产量近300万吨,对饲料需求量为450万吨;鲫鱼养殖产量近260万吨,对饲料需求量为390万吨;鳊鲂养殖产量近73万吨,对饲料需求量为110万吨;青鱼养殖产量约53万吨,对饲料需求量为79万吨。

其六,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用地的扩张造成水面滩涂被蚕食和占用,内陆可养殖水面减少,养殖水面开发利用遇到了困难,引发了渔民权益保障和生产生活安置问题。

其七,质量安全和市场监管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新型替代渔药和疫苗研发滞后,种质退化、饲料技术落后等影响质量安全;开放式的养殖场所对外源环境污染难于控制,造成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执法监管手段有限,面对分散养殖和产品流通经销,监管难于完全到位;质量标准缺失和进口国标准缺乏衔接,使我国水产品在出口贸易中遭遇不公正的待遇。

其八,水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不高,加工能力十分有限。水产品加工技术特别是大宗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尚不成熟和配套,直接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