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羊肚菌栽培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要详细的

羊肚菌栽培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名贵食用菌,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分,野生的一般生长在森林之中,目前奇货可居;人工栽培全国生产量也很低:因此羊肚菌市场价格较高。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高效农业园区积极探索,总结出羊肚菌大棚栽培和与小麦间作两种模式,亩效益均较高,而且后一种模式高达6000元以上。

一、大棚栽培

1. 环境要求。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其生长期较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需要较大温差来 *** 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18~22℃;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75%~90%。忌强烈的直射光,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大棚栽培地点最好选择在意杨树林中,时间应在10~12月。

2. 栽培料配方。配方一:粉碎的玉米芯42%、纯木屑20%、豆壳13%、麸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配方二:细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熟腐土3%。配方三: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熟腐土3%。配方四:农作物秸秆粉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1%、熟腐土2%。以上配方任选一种,培养料的料水比为1∶1.4,含水量宜为60%~70%。

3. 制袋接种。按料水比拌好培养料后堆积发酵20天,用规格17厘米*33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500~600克,在100℃条件下灭菌8小时后即可接入菌种。采用两头接种法,接完后封好袋口,置于22~25℃温度下培养,30天菌丝可长满袋,菌丝满袋后5~6天即可栽培。

4. 培育子实体。大棚经过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塑料薄膜,其上覆盖3厘米厚的熟腐土,盖土要均匀并且压平,然后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挨个排列在菇床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摆好菌棒后用喷壶均匀喷水1次,然后覆盖细土3~5厘米厚,表面再盖2厘米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后可长出子实体。一般在10~12月栽培,次年3月初至4月初即可出菇,每亩可产羊肚菌50~75千克。

二、与小麦间作

1. 环境要求。羊肚菌一般在熟腐土、黄壤土、砂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间作羊肚菌的小麦田,宜选择pH值为6.5~7.5的土壤,以利于羊肚菌生长。小麦种植以南北行向为好,并以大小行方式播种。其中,大行宽120厘米,中间走道宽40厘米,小行宽约20厘米。

2. 菌料培育方法。一种是先培育成菌袋后种入小麦田。菌袋培养料可用农作物秸秆粉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1%、腐殖土2%,或细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熟腐土3%两种配方,按料水比1∶1.3拌好料后堆积发酵21天,含水量为65%。采用规格17厘米*33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550~650克,后续灭菌、接种及培养方法和大棚栽培相同。菌丝满袋后5~6天即可栽培到小麦田间。

另一种是直接间作于小麦行间。羊肚菌于10月下旬开始播种,和小麦播种时间相当,待小麦出苗后羊肚菌也慢慢长大。操作方法:小麦播种后,将行间土地耙细,然后按木屑75%、麸皮20%、磷肥3%、石膏2%的比例配料,拌匀后均匀撒在条垄上(每亩可撒配料200~250千克),再将配料与土壤充分翻拌均匀,水分欠缺的土壤要一次性均匀灌足水,一般土壤要保持70%~90%的湿度。等灌入的水渗完后,直接将菌种接入土壤中,覆盖2~3厘米厚细土并喷适量水,以利菌种保湿。

与小麦间作模式羊肚菌每亩产量为75~80千克,间作技术好的产量更高。

三、栽后管理技术

羊肚菌喜湿,生长环境必须保持一定湿度。无论是大棚种植还是与小麦间作,种植后均要随时检查田间的干湿度,做到雨后及时排水,干旱时及时喷水。秋后气温下降时要及时采取加盖地膜、覆盖稻草等增温措施。早春雨水较多,温度合适,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良好。一般早春季节如几周之内温度在4~16℃之间,则能 *** 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低于4℃或高出18℃),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总之,在早春对羊肚菌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是栽培成功的关键。

大棚栽培的羊肚菌,春季如遇干旱,必须适时浇水或增加喷水次数。当田间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需进行喷水。与小麦间作的羊肚菌,春季小麦返青后一般不需要人工喷水,因为小麦具有根系发达的优势,正好能平衡水分、保持湿度。

采收时如遇阴雨天,应尽量在雨前采菇,或雨前搭拱棚用塑料薄膜遮盖,以免雨水将泥水溅在菇体上,影响产品质量。羊肚菌采收后应随即清理泥土,并及时晒干或烘干(忌用柴火烟熏,以免影响质量),按质量分等级装入密封的袋中,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待售。

羊肚菌种植是不是骗局

羊肚菌种植诱惑很大,风险不小,诱惑一方面是价格另一方面是种植极为简单,是所有食用菌中最简单的,但切记高回报的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

对于羊肚菌种植的风险,总结为两点:第一,栽培过程的风险;第二盲目投资的风险。栽培过程的风险主要是菌种的稳定性、栽培管理技术以及不确定的天气因素。

栽培管理是影响羊肚菌稳产的重要因素,掌控羊肚菌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土质、酸碱度等环境因素是进行人工栽培需要攻克的难题。在仿生或半人工栽培条件下,出菇期间土壤的高温(20℃)和阳光直射是最致命的,高温幼菇死亡和童菇顶灼伤畸形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再加上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困难可想而知。而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早播早出、高寒地区种植(早播晚出、晚播晚出)、工厂化栽培。

种植羊肚菌难在那里啊,本人也想试试!

羊肚菌现在还不能完全人工栽培,现在都是在做仿生栽培,就是仿照野生的环境达到大量出菇的目的,气候对产量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这是难点之一,关键还是现在对羊肚菌的生长习性还不是十分了解,这就导致了制出的栽培种有可能不出菇,比如,现在有的研究的人说羊肚菌只有双核菌丝才会长出子实体,但也有人说单核菌丝也能出子实体,究竟是整样的还没有定论。但子实体是由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组成的,现在制种多以组织培养法培养母钟,主要是方便和感染几率低。

假设真的只有双核菌丝才出菇,你培种的时候切的组织块正好单核菌丝多,或是因为什么原因只是单核菌丝萌发的较好,种子就可能不好。但直观上你是无法判断的,所以风险还是很高的。

说的可能不严谨但确实是此类种种原因造成的,可以慢慢尝试,但是不建议盲目扩大规模。绵阳食用菌研究所可以学,学费8000,我觉得有点贵。

一起尝试,祝你成功!。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栽培技术

1、土壤:种植羊肚菌时,需要选用肥沃疏松的偏碱性黑壤土。2、温度:羊肚菌种植后要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0℃左右,有利于植株旺盛生长。3、注意事项:羊肚菌与杂草共生,最好不要除草。4、采收:羊肚菌成熟后需要立即采收,以免其腐烂。

羊肚菌怎么种植

1、土质要求

羊肚菌对于土质的要求非常高,必须要种植在中性或者偏微碱性的土质环境中,建议选择肥沃疏松的黑土。在土壤使用前确保透气排水性俱佳,不可残留病菌或虫卵。

2、生长环境

羊肚菌的生长旺季是春秋两季,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都非常高,温度稳定在20℃左右最好,浇水灌溉要保证湿度在70%上下。避免强光照射,弱光下滋润就能够发育很棒了。

3、不要除草

这里说的不要除草,主要是指不用人工手段去松土除草。羊肚菌可以和杂草共生,翻土不当,羊肚菌会丧失和土壤的适应性伤害到土里的菌丝,影响其生长。杂草也是很好的遮阴道具,避免强光照射到羊肚菌上。

4、及时采摘

作为菌落实体生长的植物,有的单生有的同生,整个生长过程有不规则的延续性,所以要随长随采,及时采收。一来保证新鲜,二来避免羊肚菌正在生长的子实体被未及时收成的菌落影响。

一、种植时间

种植羊肚菌的时候,要保证环境处于低温高湿的状态中,当温度处于3~25℃时,它就可以生长,不过适宜的温度是在15~18℃之间,因此种植可以在10-12月份之间进行。

二、配栽培料

在进行种植前,要将种植的栽培料准备好,主要是以秸秆、木屑、麸皮为主的,还可适当添加腐殖土、磷肥等一些物质。在将栽培料准备好后要添加一些水进行发酵,发酵21天左右放置到塑料袋里,接着还要高温杀菌。

三、接种菌丝

接种菌丝的时候,主要以两头进行接种,接着要进行覆膜盖土,按实后平整的放到床苗上,还要适当喷洒水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子实体就能够长出了。温度在10~18℃之间,子实体可以进行生长,超出这个范围生长就会受到影响。要注意光线的强度,需给它提供一些散光找,光照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在出菇期为它提供30%的光照就行。

四、通风保湿

当羊肚菌子实体生长期间,应调整好土壤里的含水量,当处于60%的时候,它才可以正常的生长,而且菇棚里的要湿润,空气湿度可以维持在88%左右。另外,还应该适当通风,菇棚里面要有充足的氧气。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