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能耐多高温度?
一般的烹饪是不能完全去除农药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清洗还是能去除作物表面农药的,我不同意那位说农药融入植物组织内部的说法。农药有内吸性的,但是不是每个都会进入作物内部。比如说苹果皮的农药残留量比苹果内部要多,谷壳比米粒要多,香蕉皮比香蕉果肉要多,等等。
针对楼主的重新提问,我再来回答几点:1)什么农药在多少度可分解破坏?这个不太好回答,第一农药太多,每个都不太一样。只能举几个例子,百菌清-开放条件烹调-降解85-95%;百菌清-密闭条件烹调-50%水解,水解产物在汤中被发现;溴氰菊酯-沸水-半衰期9min;马铃薯种的滴滴涕-煮沸-不降解;稻米中的乐果-煮沸-降解20%。2)其实,内吸性的农药并不是太多,大部分的农药在使用后,只要还是存在于作物的表面,油梨、香蕉、柑桔、称猴桃、芒果和菠萝等实际上都能完全将农药残留从果实上去除。比如说甲基嘧啶硫磷在柑橘试验中,果皮中可能存在0.5-5ppm的残留,但是果肉中基本检测不到。而三唑酮在菠萝上使用后,果肉中的残留仅为果皮的0.5-1%。莴苣上的氯菊酯水洗后减少64%。如果楼主有兴趣,可以参考文献:贮藏和加工过程对农药残留的作用--《世界农药》1995年02期。
另外楼主还要有一个意识就是农药也是一种化合物,它在环境中间是会不停的降解转化的。一般而言(除了那些出名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现在市售的农药大部分都是低毒易降解的农药,我们做过很多农药残留试验,一般的降解半衰期都是10天以内,一些用在黄瓜等作物上的药更快,可能半衰期不到1天,因此,其实只要农民伯伯按照农药包装袋上的说明打药,按剂量按安全间隔期采收(就是打了药后多少天可以收),送到楼主餐桌上的食品时绝对安全的。现在国内农药残留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伯伯不管这么多,打了药就上市,每次还多打一点,一些打长时间采收作物的药,拿来打短时间采收的作物。他们只要看着效果好,真心不管打了之后怎么样。
选用哪种果蔬农药最安全
这是标准答案,但是我想说的是,出题的人脑子有毛病吗?假如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量是0.01g,难道要用0.02g的水来洗蔬菜吗?理论结合实际就是这么结合的?要把孩子们都培养成傻瓜吗?
农作物一般都得用药,可用药不当,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在选用农药时,要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如敌白虫、多菌灵、甲霜灵、百菌清、粉锈宁等。在使用时,要控制用药量和浓度、次数,这些农药最多只可施用一次在作物上,用药到收获的间隔应在10天以上。严禁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久效磷、灭多威、杀虫脒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