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猪链球菌病在猪群的流行情况、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很大差别。美英等国的调查表明,发病率可以小于1%直至大于50%,但一般不超过5%,卫生条件差及存在并发感染时则导致发病率升高。我国的发病率虽无精确统计,但据认为在暴发时可超过50%,一般持续流行数周。流行特点为: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1)任何日龄的猪均可感染,但大多在4~12周龄的仔猪暴发流行,饲养条件极差的饲养户及养猪场尤为严重。断奶及混群时期往往是发病的高峰期。

(2)引入带菌猪可导致全群发病。带菌猪可不表现任何症状,也可能是病愈猪症状消失成为带菌者。关于带菌率、感染水平及发病情况迄今未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带菌率并不能作为是否发病的指标,即使带菌率高达100%,该猪群的发病率也可能低于5%,但是发病情况与带菌率有相关性。

(3)母猪可能成为传染源,其子宫或产道可能带菌,仔猪可在出生前或出生时经产道感染。猪链球菌的入侵门户通常为口、鼻腔而后在扁桃体定居繁殖。可从亚临床带菌猪的鼻腔及生殖道检出该菌,已证实此种带菌在传播疾病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4)应激可激发猪链球菌Ⅱ型感染,拥挤、通风不良、气候骤变、混群运输、免疫注射及混合感染均是应激因子,高密度的养猪场表现尤为明显。昆虫媒介在传播疾病方面可能发挥作用,家蝇可带Ⅱ型菌5天,并在不同猪场飞来飞去。老鼠可经口服或鼻腔人工感染,并可传染未接种鼠,推测在鼠与猪之间可能发生疫病的自然传播。另外,牛、羊、马、猫、犬等动物都可以携带猪链球菌,并且有时也会偶尔引发疾病,这些动物在疾病的传播中也可起作用。

(5)人的感染是通过与病猪接触而传染的,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及伤口侵入人体而感染发病,未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中国(包括台湾)、泰国、奥地利等国有报道此菌致人脑膜炎等症状,病人有的死亡,有的经治疗后,虽没有危及生命,但却导致永久性耳聋等后遗症,病人大多直接与猪或野猪有接触,且皮肤有伤口。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