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大棚猪圈建完多少天能养猪

1.圈舍的建设地基选择。

大棚猪圈建完多少天能养猪

选地势较高、干燥通风,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如南方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建议采用地上式或半地上式。远离城市水源、交通主干道;并尽可能远离其他的生产区域,如交通要道、村庄、工厂、铁路等,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传染的可能性;但也要交通方便,这样既有利于防疫,又便于解决运输等问题。同时,要求建在地下水源丰富、地势高燥、排水畅通的地方。如果自然条件满足不了这个要求,就应当采取垫高地势和猪舍周围开挖排水沟的办法来解决。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300~4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100米。同时,要距离居民点、工厂500~10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距其他养殖场应在500~1500米以上,距屠宰场和兽医院宜在1000~2000米以上。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2.

猪舍一般选择东西走向,圈舍的朝向最好坐北朝南,也可根据自留地实际情况定。每栋猪舍的间距一般要8-10米左右。猪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植树种花草(包括蔬菜、花草等)。

①地势地形

地势应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地势应避风向阳,猪场不宜建于山坳和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按可繁殖母猪每头40~50平方米、商品猪3~4平方米考虑。地面应平坦而稍有缓坡,以利排水,一般坡度在1%~3%为宜,最大不超过25%。

②土质

要求土壤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且未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沙土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小,但导热性强,易增温和降温,对猪不利。粘土透气透水性弱,吸湿性强,毛细管作用明显,抗压性低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固,导热性小。沙壤土兼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但不必苛求。

3.育肥舍一般8-10米宽,40-60米长,单列式走道宽1.2米。种猪舍一般10米宽,50米长,双列式中间走道1-1.2米。采食台和水泥台留0.6米。肉猪圈最好建成正方形,30-40平方米为宜。小猪阶段单圈还可再大些。哺乳母猪圈1.8米×(3.0-3.5米)。

4.南方屋檐高3米,屋脊1.4米,合计4.4米。

5.结构若采用砖瓦结构(南方砖墙0.18米厚),屋顶要做隔热设施,南方采用彩钢板厚度8-10厘米。保温隔热好,经久耐用。最好采用敞开式结构,用卷帘。

6.设置天窗。

要安装天窗,在屋脊下行30厘米处开天窗,口径为40-50公分,每4-5米装一个,走“之”字型排列。可以无动力风机和有动力风机交错安装。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80%。试验表明,在气温14~23℃、相对湿度50%~80%的环境下猪的生长速度最快,肥育效果最好。发酵床的垫料湿度不能太大,否则容易造成发酵床缺氧,进而死床。猪舍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大允许值,二氧化碳为3

000mg/kg,氨为30mg/kg,硫化氢为20mg/kg。若超出标准指标,则易刺激猪的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炎症,感染或激发呼吸道疾病,如猪气喘、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等。

7.安装降温设施。

大猪阶段外界气温在15℃以上,或者保育阶段外界气温在20℃以上时,可以完全开启卷帘。温度稍低时根据情况适度开启卷帘,同时结合天窗和地窗灵活掌握通风。炎热季节,不但要排放废气,更要降温。由于发酵产生热量,发酵床猪舍的降温负荷比水泥圈舍更大。这时要开启机械通风和降温设备。发酵床圈舍使用冷风机通风降温,效果较好。冷风机本质上是密闭的湿帘,但比湿帘有明显优势。冷风机是正压吹风,运行时需完全开启门窗,通风效果好,不明显增湿。正好符合发酵床圈舍开放式通风降温的需要。负压风机。一般在密闭的配种、怀孕、分娩舍使用。通过风机的运转,带动舍内空气产生气流,可将舍内的热量、有害气体、粉尘等排出舍外并将舍外的新鲜空气带入。注意猪舍长度与安装风机的数量关系。湿纸帘。湿纸帘主要是通过水的蒸发带走通过湿纸帘空气的热量。在密闭的猪舍内使用,且需要与负压风机配合,合理的使用负压风机与湿纸帘可有效降低猪舍内的温度3-5℃左右。工业风扇。在敞开式猪舍多使用风扇来进行降温,风扇的风量大,降温效果明显。泡沫板。加厚猪舍屋顶泡沫板,增强隔热性能,各类猪舍内均可使用,效果良好。从长远来看,最好在猪舍周围种树,即经济又环保,且能起到良好的隔热降温效果。

8.新建的圈舍可地窗和普窗合一,门窗尽可能大,可全敞开式。

天窗地窗起到对流作用,排湿透气。老猪舍改造:加开天窗和地窗(即墙根的通风孔)。天窗要安装在屋顶最高处,每两间开一个。地窗每个大小约40×70平方厘米,下沿高度在圈舍地坪上方20-30厘米左右。过高影响地面湿热气体的上升,过低可能会在雨季进入舍内雨水

9.围栏不宜用实墙,要用钢管或铁丝网。

这样不但便于通风,而且不占空间,同时还不影响发酵床整体的连通,增加猪群之间的交流。围栏的下沿要深入垫料表面以下10-15厘米,以防止猪从栏下空隙进入其他圈舍。围栏最好容易拆解,以便调整猪群和猪出栏后的垫料翻动。

10.地面不硬化,以便透气,渗水。

发酵池底面保留土地面的好处,一是土壤能给发酵功能菌提供部分营养物质;二是在发酵床中多余的粪水可及时渗透到土壤中,起到部分消除和缓冲粪尿负荷的作用;三是土层的透气性好,有利于发酵的氧气供应。采用土地面时,地面应略加平整、尽可能晾干。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可预先在发酵床床底部加沙石10-15厘米,以防地下潮气倒吸入发酵床内(这种方法适合建设新床时的设计)。

11.建设时留有发酵床槽,槽深度大于50公分,可以控制在60-70公分。直接在水平面上做50公分发酵床。

在圈舍的平面设计方面,尽量加大发酵床面积,减少水泥地面。原则上除了必要的走道、料槽下面和饮水器下面的引流台以外不留水泥地面。容纳发酵床垫料的空间叫发酵池。发酵池尽可能大。原则上在一个猪舍内用一整体贯通的发酵池,这样不但发酵效率高,而且建设成本低。发酵池的深度,等于垫料的厚度。干撒式发酵床发酵池深度50-60厘米。发酵池的四壁要做成较陡的斜坡,并用水泥砌好,池角最好砌成弧形,不用直角。

12.饮水器下部要做导流台,避免饮水流入发酵床内而导致发酵床湿度过大。

料槽摆放在靠走道一侧的采食台上。育肥猪圈舍饮水器与料槽一般处于相对的两边。饮水器下面建一40×40平方厘米大小的引水台。引水台与圈舍墙壁结合处凿一引流孔,把饮水器漏下的水引流到圈舍外。种公猪和母猪的饮水器可安在料槽前上方。

13.圈舍东墙或西墙要安装引风机,根据面积定数量,风机尺寸1.4*1.4米,离床高度0.6米。夏季通风排湿。

14.室外排水沟要挖通,一般沟深要比发酵床床底低10厘米,宽度30-40厘米。雨季要特别注意猪场内的排水通畅。

15.可采用上下两层养殖模式。上方漏缝地板,下边是带有自动翻倒机的发酵床。此种模式成本高,但是更加科学、方便、卫生。钢筋混凝土板块、板条,其规格可根据猪栏及粪沟设计要求而定,漏缝断面呈梯形,上宽下窄,便于漏粪,其主要结构参数:金属编织地板网,由直径为5毫米的冷拔圆钢编织成10毫米×40毫米、10毫米×50毫米的缝隙网片与角钢,扁钢焊合,再经防腐处理而成,这种漏缝地板网具有漏粪效果好、易冲洗、栏内清洁、干燥、猪只行走不打滑、使用效果好,适宜分娩母猪和保育猪使用。塑料漏缝地板,由工程塑料模压制而成,可将小块连接组合成大面积,具有易冲洗消毒,保温好,防腐蚀,防滑,坚固耐用,漏粪效果好等特点,适用于分娩母猪和保育仔猪栏。翻倒机成本一般4米长的自动翻倒机在1.5万左右。以上皆为建议性方案,具体建设根据实际情况

建一个标准养猪场多少钱?

1、首先如下:

(1)首先,你要知道水文情况,比如降雨量,集水面积,然后求控制多少年一遇的洪水量,设计标准,然后根据洪水量推求过水面积,根据水力计算公式试算,最优的断面,流速要满足不淤积及不冲刷的流速。?排水沟的布置需要综合考虑绿化,水景,场地标高,等等,给排水专业可以作为提资和复核,比如排水是否能满足要求,哪些地方需要布置排水沟(不光是雨水,可能还有喷淋泄水等,这些是建筑不知道的)。?

(2)排水沟设计(design ?of ?drainage ?ditch)按照排水系统工程布局和工程标准,确定田间排水沟深度和间距,并分析计算各级排水沟道和建筑物的流量、水位、断面尺寸和工程量。 ?田间排水网排水沟间距和断面尺寸由排水要求和机耕要求确定。除涝排水沟的农沟间距一般为100一400米。沟深一般为1米左右。

(3)设计排水沟,一方面要使沟道能通过排涝设计流量,使涝水顺利排入外河;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控制地下水位等要求。 ?排水沟的设计水位可以分为排渍水位和排涝水位两种,确定设计水位是设计排水沟的重要内容和依据,需要在确定沟道断面尺寸(沟深与底宽)之前,加以分析拟定。

2、猪舍设计的标准化场地面积:场地面积一般一个饲养100头生产母猪、年出栏1800—2000头育肥猪的小型猪场,占地面积7—10亩;饲养500头生产母猪、年出栏猪9000—1000头育肥猪中型猪场,以占地面积30—40亩为宜。养猪场总占地面积也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2.5—3.5平方米的参数计算。

3、猪舍规划:各类猪栏所需数量的计算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妊娠舍猪栏数=年分娩数×妊娠舍饲养时间÷365;分娩舍猪栏数=年分娩窝数×分娩舍饲养时间÷365;配种舍猪栏数=年分娩窝数×配种舍饲养时间÷365÷每栏饲养头数;后备猪舍栏数=年更新头数×更新猪舍饲养时间÷365÷每栏饲养头数;种公猪舍栏数=常年平均饲养母猪数÷15(或20);保育仔猪栏数=年分娩窝数×窝平断奶仔数×保育舍饲养时间÷365÷每栏饲养头数。每一阶段猪栏都要比计算数多10%,亦即所得数乘以1.1倍,为生产计划安排留一定余地,便于管理。

4、猪舍功能分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等。生产区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80%。其中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离,形成种猪区。各猪舍由饲料库内门领料,用场内小车运送,并在靠围墙处设置装猪台,在生产区入口处设置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室、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应建在上风处,距生产区距离不宜远。

(4)隔离舍、粪便处理区:包括病死猪处理室、污水处理(或沼气池)设施等,这些设施应远离生产及生活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

建一个标准化化养猪场大致需要投资的有:

1.场地费用,主要是租金,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养猪场,处于城市边缘的乡村,租金也需要上万元,视具体的面积大小而定;

2.场地建设费用,如果是未建设的场地,养猪场建设费也得需要五万到十万元左右,一个初具规模的养猪场,基本设施需要的费用和场地建设费加起来大概在十万元左右;

3.饲养人员的薪酬,这个也得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饲养人员只是用家里人,不需要支付工资的话,这部分可以忽略,但是技术顾问还是需要的,所以大概最低也得需要几千元每年;

4.猪仔的购买费,最开始一定会购买一些猪仔或者成年猪,这个也需要不少钱,按照一头猪三四百元算,需要多少头就乘以三四百元;

5.饲料费,养猪,饲料是必不可少的本钱,具体需要多少还得看养殖多少头猪。

除了以上费用之外,还有一些零星的费用,比如兽医诊费等,疫苗费等。

总的来说,建设一个标准化养猪场应包含以下费用:养猪场投资费用=场地费+材料费+建设费+设备费+工人费+买小猪费+饲料费+疫苗兽药费+其它杂费。

以建设一个能养1000头猪的养猪场为例:

1.1000头猪舍的造价。农村普通猪场纯猪舍占地面积是1.5平方米/头,养猪所有设备和活动场包括在内的生猪占地面积是3平方米/亩。这样一千头生猪所占地面积是3000平方米。标准化养猪场,一般场舍造价是200元/平方米,3000平方米场舍造价就是60万元。这样的标准化场地造价是目前最低的水平,作为农民创业也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2.1000头猪设备造价。1千头生猪所需要的设施有料线设备大约需要12万元,护栏设施大约1万元,水电安装大约2万元,排污设备和粪便处理系统大约5万元,饲料加工设备需要2万元,附属设施需要1万元,共计大约需要23万元。

3.1000头猪母仔猪本。现在,农村养猪场都不建议购买仔猪的方式养殖,会存在非常多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建议自繁自育的养殖方式。目前,母猪和公猪都可以在当地畜牧良种场购得。1000头生猪养殖的计划,一般需要100头母猪和两头公猪。母猪一般需要4000元/头,100头母猪需要投资40万元,公猪需要5000元/头,2头公猪需要1万元,一共需要41万元。

4.1000头猪所需饲料。一般生猪出售时合格标准生猪重是220斤,普通养猪技术条件下的生猪料肉比是3:1,每头生猪到出栏时需要660斤猪饲料,大约1500元/头,1000头生猪需要饲料投入大约是150万元。102头公母猪饲料大约16万元。全场所养生猪在起步一个生产周期内,需要饲料投放166万元。

5.1000头猪其它费用。在养猪过程中,有生猪防病治病的医药费用,防疫的投入费用,日常消毒灭菌的费用,水费,饲料加工、废弃物处理和照明等等的电费,交通运输费等等必须的开支费用,每头猪大约100元,大约需要10万元。

总之,在农村建造一座能养1000头生猪的标准化养猪场,场地造价需要60万元,所有设施设备需要投入23万元,自繁自育成本41万元,所需一个养殖周期的饲料费用166万元,其它防病防疫等等零星开支需要10万,一共大约需要300万元,其中不包括人工成本和土地资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9284.html